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究竟谁发明了MBR?
如果不是因为李光耀水奖,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山本和夫。这里小编觉得新加坡水周这个决定还是很正确的,起码头一回让亚洲的个人获此殊荣,这也让西方水业媒体有兴趣来挖一下东方的水故事。
关于MBR的历史,英文媒体很多资料都指向一家叫Dorr-Oliver的加拿大公司——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期,该公司基于平板超滤膜,研发了第一个侧流MBR,但通量只有17 L/(㎡·h[M1])。但当时的设计经常面临堵塞的问题。当然,随着不断的迭代优化,以Andrew Benedek(更早的李光耀水奖获得者)和他的Zenon公司为代表发明的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开始在市场走红,成为业界熟知的MBR产品。
但也许是因为Benedek和他的Zenon膜太过成功,致使大家都忘了山本和夫的名字——要知道,他才是第一个尝试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的人啊!但在1980年代,当他第一次和同行分享研究成果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的研究不太可信(too good to be true?),甚至是个玩笑。
山本和夫是怎样想出浸没式MBR的设计的呢?说起来也是有点歪打正着的味道。
在质疑中的坚持
在1984年,博士毕业没多久的山本教授开始搭建自己的实验室,但实验室太小了,小到没办法搭建“常规“的外置式膜分离系统。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浸没式系统了。
这次试验也没有什么奇迹——膜系统最终堵了,但出水也是足够的清澈,足够到让山本教授看到了浸没式MBR的前景。接下来的几年,大概就是日本人一根筋埋头苦干的剧情了。时间一晃就到了1988年,这时候山本教授觉得自己的东西足够好了,就拿到当年的国际水协会大会上展示(当时还叫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Water Quality)。他的设计亮点在于他的膜系统采用了间歇式浸没,通过抽吸进行过滤。现在听起来好像平平无奇,但他这种思路规避了早期的MBR系统高能耗循环回路和膜污染的问题,在当时是一个极大的突破,他的设计被后人认为是浸没式MBR的原型(prototype)。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放弃了为这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并把研究成果发表在1989年IWA的期刊《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上。这篇文章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后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项技术从此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也是新加坡水奖给他颁奖的重要原因。
时势造英雄?
想要了解山本和夫教授,得看看他的学术履历:
本科(1977)、硕士(1979)和博士(1983)都就读于东京大学;
1985年评为该校工程院的助理教授;
1987-1989年借调到位于泰国的亚洲理工学院(AIT) (据IWA的李涛博士介绍,山本教授是在泰国练好一口好英语的,因为他在那里得全英授课,而且也是在那里真正打造出iMBR的原型);
1995年后他终于拿到了教授头衔;
2010年还当上了日本水回用促进中心(Water Reuse Promotion Center)的主席一职。
眨眼间,山本教授今年也已67岁,但仍是东京大学的荣誉教授,同时在东京一家咨询公司担任监事。
被问到为何从事水处理研究,山本教授是这么说的:“我出生在东京,当时日本的水污染非常严重。这就是我决定选择攻读污水工程的原因,也因为如此,解决环境问题是我人生的关键任务。”(I was born in Tokyo and at that time the water pollution was very serious in Japan. That's why I decided to choose my major in wastewater engineering, so 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a key issue for me)
刚才提到,山本教授据说是在1984年开始研究浸没式MBR的。话说当时日本的大环境也是有利于MBR的研发——当时的日本推出了一个名叫“水复兴90(Water Renaissance 90)”的水再生计划,其焦点是厌氧发酵和膜处理技术,这也是日本膜技术得以快速实现商业应用的原因之一。
但小编个人认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成长环境下,山本教授作为一个学者,不为这个举国发展的技术注册专利其实也是正常的事情。他在新加坡水周接受采访的回答也支持小编的这点猜测。他说:“我感兴趣的是技术研发,而不是知识产权。此外,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大学没有向任何教授和研究人员施加压力去做太多保护知识产权的事。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申请专利。那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而在被问到曾否为当年的放弃后悔过,山本教授笑着回答说:“I didn't care!”
行业需要他获奖
小编在开头提到了一个问题:“为何山本和夫获得本届水奖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不就是表彰山本教授对水行业的贡献嘛?但在小编眼中,这个决定也许有几个更深层的原因:
第一,李光耀水奖此前八次都授予了欧美白人或水业团体(包括中国水利部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从政治正确性来说,水奖是时候第一次颁给来自亚洲的个人了;
第二,MBR技术对新加坡的再生水计划做出巨大贡献,而他们的Tuas再生水厂,预计在2026年成为世界最大的MBR案例。新加坡可以借这次颁奖为自己的水务做广告;
第三,我们当下的时代就需要山本和夫教授这样的故事。
其中第三点,也是小编自己最愿意相信的理由。因为像山本教授这样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一面。这与当今世界的运作方式背道而驰的,也许组委会觉得世界需要这样的救赎。
看到商机的时候,我们现代人的文化本能(这点应该是无国界的吧?)是抓住机会利益最大化——我们可不只会觉得“够用就好”,“多多益善”才是正确答案,甚至可能幻想过造一个商业帝国的梦?
当我们拜读那些打造了商业帝国的成功人士的自传时,似乎能总结出一些成功方程式——例如他们通常有一个普通的起点,例如从车库开始创业、或在学校里开发一个算法,然后辍学,之后就突然一夜成名,财富扑面而来,像雪崩一样挡也挡不住。
但我们也知道,这些财富都是水到渠成的后话。那些成名的发明者,大多在故事的开头并没有过多期望,毕竟这不是他能控制的事。但所谓“贫穷限制想象力”,一旦他的发明得到市场的青睐,迎面而来的财富绝对会超过他/她曾经最疯狂的幻想。
所谓的市场,就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游戏。我们都期待自己成为下一个命运的宠儿,赶上一波浪潮,继而乘风破浪。到了那时,即使只是随波逐流,也可直上云霄。
但很多时候,金钱和财富也会让这些发明者的人生变得复杂,因为金钱会引来关注、带来权力,而由权力引致堕落的故事,我们也听过不少。
在疫情还未过去的当下,大家也许都会对未来有些迷茫,山本教授的故事来得正是时候——一个水科学家,在质疑中选择了坚持,在诱惑前又选择了放弃,他这人生两次重大选择,让更多人更容易地获得清洁用水。在这个追逐利益的时代,山本教授的故事,也许能重新点燃我们人性中的一点火花,找回所谓的“生活的目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者:梁振飞1王兴兴2胡皓晨3李艳红2欧阳博学2孙晓云3高瑞茂2叶骏2王德仁3单位:1.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海西817000;2.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3.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引用:梁振飞,王兴兴,胡皓晨,等.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印发《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优化治理路径技术指引》。详情如下:关于印发《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优化治理路径技术指引》的通知沪环生〔2025〕47号各相关区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为优化调整本市农村生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贵阳市乌当区400吨厨余垃圾处置设施提标改造建设项目环评一次公示,项目工程总投资5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前端餐厨垃圾收运系统更新完善1项、400t/d预处理工艺段提标改造1组、400t/d资源化利用工艺段提标改造1组、污水处理工艺设备更新1套、沼气利用及锅炉设备更新改造1项。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2018]第4号)的相关规定,现将贵州盘北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公众参与情况进行第三次公示,公告如下: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贵州盘北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2)建设内容:污水处理规模为2000m3/d,同时配套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汕尾市生态环境局拟审批《陆丰市(东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飞灰填埋场(南塘)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5个工作日(2025年3月6日至2025年3月12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
各有关单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其重要意义。为落实党中央最新部署,响应生态环境部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有关意见,中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光大环保能源(莱芜)有限公司莱芜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拟审查的公示,二期项目总投资22815.08万元,新建1条处理能力400t/d的垃圾焚烧线,配套1台40.5t/h的余热锅炉和1套10MW汽轮发电机组。公示如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南昌市人民政府发布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预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项目由南昌首创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综合主厂房(设有1条处理规模600t/d焚烧系统、68.96t/h余热锅炉)、汽机房(设有余热利用系统、20MW凝汽式汽轮机)、新建炉
近日,中铁上海局南京水务环保公司中标南京城北污水处理厂省地标提标改造工程。本次省地标提标改造工程设计总规模30万m/d,工程规模1.6亿元,在现有厂区范围内对曝气沉砂池内格栅进行改造,并增加超细格栅,将现状Unitank乙池改造为A2O-MBR,曝气生物滤池改造成12格硝化/12格反硝化。改造后有助于提升
2月6日,全球催化剂龙头庄信万丰(JohnsonMatthey)与汽车供应商巨头博世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已同意就零排放氢技术开发展开长期合作,加速未来项目推进。此次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开发和生产燃料电池用(Carbon-CoatedMembrane,简称CCM)催化剂涂层膜的意图。庄信万丰(JohnsonMatthey)于1817年建立现在于
风电整机出口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各国风电设备本地化要求提升,2024年可以说是我国整机商海外投厂的元年。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2024年主流整机企业海外布局的情况:金风科技,布局巴西2024年12月,金风位于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Camaçari市工业园的厂区,下线了首台满足巴西国家社会发展银行,低息
2024年新加坡国际水周将聚集2000多名水资源领导者和专家,以及500家全球参展商,展示创新并促进合作伙伴关系,以应对城市用水和相关的气候挑战。中国,上海,2024年4月19日——作为专注于创新和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水资源活动之一,第十届新加坡国际水周(SIWW)将于2024年6月18日至22日在新加坡金沙博览
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应用科学学院中一个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及环境领域。Kluyver生物技术实验室主要以TUDelft微生物学专业为背景而成立(该专业在TUDelft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以微生物学家AlbertKlu
导语:再生水厂是现代城市发展和水资源保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市再生水厂在国外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总体来讲,美国、新加坡、纳米比亚、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在再生水回用量与回用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开展污水回收利用,推广再生水使用已经在各国水资源规划与利用中凸显出越来越高
新加坡在20世纪末提出新生水技术路线,经过处理的污水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不但解决了新加坡水资源问题,同时打造了完善的水科技及产业创新体系。本文对新加坡NEWater发展历程和关键决策进行了分析,希望给您带来思考与帮助。一、新加坡NEWater的发展历程探索阶段水资源匮乏一直是新加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
JamesBarnard博士是2007年美国Clarke水奖和2011年新加坡李光耀水奖的获得者。自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事污水处理的研究,Barnard博士一直参与全球各地再生水厂的设计顾问工作,在探索BNR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其研发的营养物去除工艺在世界很多污水厂得到了应用,被誉为生物法脱氮除磷之父
李光耀水奖(LeeKuanYewWaterPrize)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当天公布了评选结果。现年83岁的美国环境微生物学家RitaColwel教授凭借她多年来在霍乱细菌及其他水传播病原体上的突破性研究斩获了今年的大奖。这是她继2010年斯德哥尔摩水奖后获得的又一重要国际奖项。RitaColwel教授研究证明了霍乱细菌在进入休眠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干旱使得污水处理直接回用于饮用的兴趣与日俱增。几十年来,特别是加州OrangeCounty的污水处理后回灌于地下蜚声国际,回灌后的再生水与地下水混合,这一项目的巨大成功也使其获得了李光耀水奖。但是,现在由立法机关提议,州水资源管理委员会(StateWaterResourcesControlBoard)已责
GatzeLettinga教授,UASB技术之父,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技术的发明者,国际厌氧生物技术领域的知名学者,亦是美国泰勒环境奖(素有环境科学诺贝尔奖之称)、第二届新加坡李光耀水奖获得者。他研发的UASB技术,不仅在70年代末掀起了世界厌氧技术的第二次进化高潮,时至今日,该项技术依然是厌氧污水处
上周IWA微信公众号分享了污水行业三位国际知名专家针对中国污水排放标准的一些观点。他们都认为标准越发严格的趋势无可厚非,但标准的科学性更加重要。从排放标准中指标的绝对数值上看,中国的一些排放标准(北京和天津的地方排放标准,以及国标的修订征求意见稿),在国际上虽说不是最严格的,但从取
国际水协会杂志TheSource的记者RidForster采访了MarkvanLoosdrecht教授,他在访谈中谈到了Nereda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学术研究与行业应用的关系等话题。QNereda工艺与传统生物处理法的区别是什么?对于操作人员,它的优势是什么?ANereda工艺与传统生物法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唯一差别是微生物的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