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 黄孝河的历史沿革
黄孝河形成于1861年,起初是作为船运通道,因为船运联通黄陂和孝感而得名黄孝河。1905年沿湖河建设了张公堤,随着张公堤的建设,黄孝河的水运功能就终止了。随后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建设变化,黄孝河又逐渐演变成了上游是暗涵,下游是明渠的建设形式。功能也从水运转变成一个城市的主要行洪排涝通道。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地标性面流污染未经处理直排黄孝河,黄孝河就成为了一条黑臭水体,也成为汉口地区的一块心病。
纵观黄孝河的治理史,我们发现武汉市人民其实从未停止过对黄孝河的治理。在2018年,开展了对黄孝河水质提升较为全面、系统的工程,黄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也是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工程。
这个工程主要解决的是黄孝河主要合流区的旱季全收集、全处理,以及雨季的CSO污染问题,并且提升了汉口黄孝河流域的排水安全性。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收尾投转运行的阶段。未来武汉市水务局以及区水务局也将持续对黄孝河流域汇水范围内的管网缺陷进行修复,也会更进一步关注分流区的地表径流面源污染,力求从根源上解决黄孝河的黑臭问题,将 “十里画、岸柳若栉、清波漾舫”的景象还给黄孝河。
2 现状存在问题
2.1 排涝标准低,渍水风险高
流域范围内排水管涵过流能力不足,无法应对50年一遇的排涝要求;
黄孝河流域排涝瓶颈在明渠;
机场河流域排涝瓶颈在暗涵。
2.2 管网端—污水收集效率低
·管网健康度较低:混错接,逆坡,结构性缺陷等大量功能隐患存在;
污水收集有效性低:外水量大,地处长江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地下水位 1924m)普遍高于污水管网管底标高,加之管网存在大量缺陷,导致地下水入渗率较高(局部高达40%,污水浓度低;
管网系统不完善:部分地区污水管网建设滞后。
2.3 厂站端—处理效能不足
目前流域范围内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部分污水需经临时设施处理,无法实现旱季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
汉西厂日均负荷率113%,三金潭厂日均负荷率106%,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污水泵站抽排量高于污水处理厂进水处理量,仍存在溢流现象。
2.4 入河污染—量大且成因复杂
污染量高:入河年污染总量为COD9766吨,总磷141吨,是渠道纳污能力98-220倍(IV类水质目标),远超明渠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
成因复杂:合流与分流排水体制并存,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并存。
2.5 河道—水质差、生态机能确实
缺少自净能力:目前水质为劣五类,无环境容量;
水动力不足:黄孝河、机场河为雨源性排水通道,无自然源水补给,所以水动力不足。
2.6 运维管理低效
排水体系精细化监管程度低,部分区域存在无序排放,缺乏高效的运行调度手段。
3 工程解决方案—以黄孝河流域为例
分析完问题之后,提出工程解决方案,黄孝河流域和机场河流域的治理思路和解决方案比较类似,时间有限,今天重点对黄孝河工程解决方案展开介绍。
工程的治理策略是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需求出发:
针对现状排涝能力不足,开展了河道拓宽及末端排涝泵站的扩建工程,补足排涝设施功能不足的短板;
针对排水管网的健康度较低,开展了管网结构性、功能性缺陷修复工程,雨污分流及管网混错接改造工程,夯实管网基础;
针对污水处理效能不足,建设黄孝河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工程,补充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能;
针对主要合流区存在的CSO污染治理空白,建立了黄孝河CSO调蓄及强化处理设施工程,填补CSO污染控制盲点;
针对渠道内源污染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缺乏自净能力,开展河道清淤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雨水排口进行生态化改造工程;
针对渠道水动力不足、水质不稳定,开展生态补水工程,构建健康流动的水系格局;
针对运维管理低效,建立高效、系统、智慧的管理平台。
3.1 提高排涝能力
下图阴影部分是黄孝河流域的面积,也就是汇水范围。黄孝河在非汛期可以通过重力自排到受纳水体负荷,但是在汛期外河水比较高,必须依赖末端排涝泵站、后湖泵站进行抽排才能排到符合。
所以要提高黄孝河明渠的排水能力,要从扩大黄孝河明渠本身的过流能力和增大末端排涝泵站的抽排能力两个方面考虑。
因此, “双管齐下”开展黄孝河明渠拓宽工程,以及末端后湖泵站的二期重建工程:
黄孝河明渠拓宽工程:将现有明渠断面宽度由30m左右扩宽至40~90m,全长4656m。
后湖泵站二期重建工程:废除1976年建设的抽排能力为43.5m³/s(高起排水位)后湖泵站二期工程,原位新建抽排能力88m³/s(低起排水位)的泵站。
3.2 后湖泵站—亚洲最大城市排涝泵站
后湖泵站前后共分四期建设,其中一期泵站建于1959年,抽排能力为13m³/s,已于1978年退出运行并拆除;二期泵站建干1976年,当时抽排能力为43.5m³/s三期泵站1989年建成,抽能力为81m³/s,四期泵站2017年底建成,抽排能力为110m³/s。
新后湖泵站废除了现有高起排水位的二期工程,原位新建88 m³/s抽排能力的泵站,新后湖泵站总抽排能力279 m³/s,为亚洲最大城市排涝泵站,年平均运行抽排水量1.4亿立方米,约占中心城区城排泵站年抽排量的五分之一。
3.3 填补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治理空白—黄孝河CSO调蓄及强化处理工程
下图阴影部分是黄孝河主要的河流区是老城区,建成度比较高,雨污分流改造难度比较大,所以保留了合流体制。晴天时,合流区的污水通过暗涵收集汇集到明渠起端,在明渠起端做了一个钢坝,对暗涵污水进行末端截流。污水通过现状铁路桥污水泵站抽排到后端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在黄孝河明渠起段建设了铁路桥地下净化水,一部分水可以通过重力自排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完的准四类水又可以回补到黄孝河明渠,为黄孝河明渠提供水动力。
雨天时合流区的雨水和污水混合之后超过了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明渠起端会发生溢流。黄孝河CSO调蓄及强化处理设施工程解决的就是溢流的问题。采取的治理方案是1截流,通过2转输箱涵进入到3调蓄池,调蓄池的水再进入4强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污染削减之后再行排放。调蓄池规模为25万m³,强化处理设施为6m³/s。
实施后的目标:
控制黄孝河明渠起端CSO溢流次数≤10次/年;
污染物削减量:COD:2556t/年,SS:4090t/年,TP:38t/年。
调蓄水池设计概况:
调蓄池进水:重力进水;
调蓄容积:25万立方米;
调蓄池分格:5格,最大程度应对不同的雨情,提高运维管理的灵活性;
调蓄池冲洗方式:智能喷射器+门式冲洗;
调蓄池排空时间:12小时;
除臭:离子除臭。
设计亮点:
出水顺序同进水顺序;
出水至黄孝河CSO2强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下图是黄孝河CSO2强化处理设施鸟瞰图及平面布置图,强化处理设施的规模为6m³/s,相当于53万t/d。采用投入产出比相对比较高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来水先进入进水分配井,然后进入细格栅、曝气沉砂池、高效沉淀池,经过精密过滤,最后紫外消毒之后排放。因为这个强化处理措施是专门用于CSO污水处理的,只有在雨天才会运行,所以要求是间歇运行,快速启动。针对这个需求,对核心处理单元高效沉淀池也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可以使高效沉淀池快速启动。强化处理设施旁边居民区,邻避效应比较明显,所以进行了全场的离子除臭,污泥部分也采用了比较严密的除臭方式。另外做了屋顶花园提升景观效果。
3.4 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
为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在黄孝河明渠起端建设了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
规模:10万m³/d;
位置:厂址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周边人流量、车流量大,对厂区环境景观设计要求高,对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染控制要求高;
占地:红线面积约2.91ha;实际可用2.0ha;单位水量的建设用地面积0.29m²/(m³.d);
建设形式:全地下式建设,对土地进行复合利用;
地质:场地地貌单元属于长江北岸I级阶地,地质条件复杂;
取水与尾水:闸前自流取水,闸后对黄孝河实施生态补水。
铁路桥污水处理厂厂址用地为一狭长形地块,形状不规整,用地面积紧张,单位水量的建设用地面积仅0.29m²/(m³.d),仅为常规污水建设用地面积的1/4-1/3。为了满足用地条件,除了选择节地又可靠的十艺方案外,总平面打破常规的中间道路,两边对称的布置方式,结合用地红线的特点,将地下道路布置在红线的弧形一侧,两条水处理生产线并列紧凑的布置在另一侧,尽可能减少对用地的分割;根据池体深度在竖向上的分布特点,利用生物池对应路段下方的空间安排应急溢流调节泵房和排水泵房,最大程度发挥竖向空间的作用。
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进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出水水质要求稳定达到地表准V类的标准,采用进水结合井(粉碎型格栅)→细格栅一曝气沉砂池→膜格栅→A²/0生物池→MBR膜池一紫外消毒设施一巴氏计量槽的工艺流程,该工艺具有技术先进可靠、出水水质优、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排放较少、抗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处理后的尾水作为黄孝河明渠的生态补水,源源不断为黄孝河注入活力。
目前铁路桥污水处理厂在收尾阶段,实现了土地复合利用,全地下建设形式,地上无建筑物;重力流进水,进水流量控制准确和防淹设计得当;布置紧凑占地小,10万m³/d的规模实际用地仅2ha。建成后可以补足旱季污水设施处理能力不足的短板,实现旱季全收集全处理,消除旱季污水溢流,是华中地区首座地下式净化水厂。
3.5构建高效、系统的智慧调度管理系统--河道水环境监控和调度工程
建设全面监测、实时预测预警、厂网河联动联调干一体的智能化调度管控体系,实现高效、系统的智慧运维与管理,助力厂网河湖岸一体化管理,实现真正的“岸水共治”,整体服务干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水环境、水安全、提质增效的核心治理目标。
4 项目展望
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是湖北省首个入选全球基础设施中心(GIH)项目库的项目,是湖北省重点项目,是武汉市“四水共治”头号工程,投入使用后将整体提高大汉口地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武汉市人居水环境,有效促进“长江大保护”工作。项目开创了多个第一:地上公园,地下水库的CSO调蓄池及强化处理设施群规模全国第一,铁路桥地下净水厂是华中地区第一座全地下花园式净水厂,机场河截污箱涵是华中地区第一条浅层污水转输隧道,搭建适用干高密度建成区的“源-网-厂-站-河”优化调度模型是华中地区第一个城市级流域治理体系下的智慧水务管控平台。
将来将进一步治理分流区的地表径流面源污染,持续开展源头雨污分流以及城市海绵建设,建立长效运维管理机制,以流域视角进行全要素管控与治理、从根源上治理污染,实现真正的岸水共治,实现黄孝河的长治久清,再现百年黄孝河、十里再流芳的盛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吉首市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方)、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成员方)中标,中标价格:72292976.68元。详情如下:吉首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中技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受吉首市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详情如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鲁环发〔2025〕7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生态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2月24日,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乡镇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特许经营权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河南君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预中标。周口市淮阳区乡镇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特许经营权项目建设内容包含:1、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10座(含智慧监控云平台建设),建设总规模为14500m/d。2、配套污水管网长度约91.88km。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在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2月20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0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其中提到,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推进能源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
CSOs污水是以城市污水为本底,混有因降水而产生的径流污染,并因冲刷作用而携带管道底泥,具有非连续性、爆发性、随机性的污染特点;对水环境危害较大,将其进行截流并削减污染后再行排放已成为行业共识。CSOs污水水质及核心处理工艺的选择是确保CSOs污染削减效果的关键。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因具备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间歇运行、启动迅速、表面水力负荷高、去除效率高、出水效果稳定、维护简单等特点,成为CSOs污水的主流处理工艺,对比分析了以投加微砂、磁粉和回流污泥作为絮凝核心对絮凝过程进行强化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在出水水质相同的情况下,加砂高速沉淀池水力负荷最高;普通高
摘要:合流制溢流(CSO)控制子系统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科学合理制定CSO控制策略、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必须解决好的基础性、系统性问题。结合各城市CSO控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误区,详细剖析CSO控制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及制约关系,以及这些基本关系受现实条件的影响。进而提出通过系统优化配置实现CSO
摘要:选取长期实施合流制溢流控制,并有一定区域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梳理其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及其溢流控制的发展历程、主要管理政策与技术策略,剖析了美国、日本、德国在合流制溢流控制的长期实践与发展过程中,针对合流制系统问题的认识、施策手段与技术策略选择等方面所呈现出
导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近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要求中提出,加强排水管网改造和完善。排水体制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上海市中心城区有较多的合流制排水系统,20世纪末对合流制溢流污染采取调蓄池控制及合流制排水系统改为分流制系统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在服务范围202hm的汉阳排水系统开展实践,经过1
小编说:黄孝河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中心片区,历史悠久,承载着武汉市的沧桑巨变,伴随城市的发展,水环境逐步恶化。黄孝河、机场河和巡司河是武汉市最难治的三条河,被形象地比喻为武汉“三大名流”,黄孝河在治理前的情况非常糟糕,目前已然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黑臭水体,是建设部跟环保部挂牌督办的
导读:《金山湖大口径深层截流管道系统水力流态模拟研究》是镇江沿金山湖CSO污染综合治理工程9项专题研究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TAP模型对大口径排水管道系统浪涌分析、末端泵站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分析和跌水竖井CFD模型分析。该专题研究科学分析了镇江金山湖大口径管道系统的水力学、泵站运行和
导读:《基于TMDL理念的金山湖水环境模型模拟耦合与规模论证》是镇江沿金山湖CSO污染综合治理工程9个专题研究之一,主要研究目的是:以镇江金山湖水环境容量为出发点,制定最大日负荷总量(TMDL)计划,通过水质水量的模拟耦合,对本工程系统性建设方案进行模拟评估,优化确定系统工程的建设规模,最终
导读:合流制溢流(CSO)具有污水与降雨径流双重特性,受随机降雨、多污染源、阶段数据等条件影响,CSO控制标准以基于控制效果的年均溢流频次、年溢流体积控制率和年污染物总量削减率为主;CSO控制标准的确定以受纳水体水质为目标导向,以数据为基础,采用“流域治理、污染分担”策略,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导语:合流制溢流(CSO)污染控制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水体整治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灰色与绿色设施结合作为CSO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策略,在美国应用较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分析美国应用绿色基础设施(GI)控制CSO污染的背景,对纽约市、圣路易斯都会区、亚历山德里
近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批准了《宿迁市海绵城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0月30日起,《条例》将正式施行。该条例是全国第五部,也是全省第一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广场和绿地、水系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首倡“守护好一江碧水”。三年来,岳阳扛牢政治责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五新”“三主”定位要求,用实际行动加快建设“三区一中心”,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岳阳最响亮的发展号角。红网岳阳站推出大型专题报道《三年见证——岳阳“守护好一江碧水”》,全面展现岳阳绿色答卷。
近日,记者从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昆明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已达92平方公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削减城市雨水径流面源污染,提升城市及滇池水环境质量。为保障海绵设施有效落地,昆明强化了海绵设施建设管控,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建设、验收等环节提
黑臭水体整治是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从芜湖市住建局获悉,今年上半年,三山区油坊沟已完成治理,进入日常维护阶段;市区内8条黑臭水体正在实施治理,计划年内全部完成,通过“初见成效”验收。过去,由于截污系统溢流污染、城市径流面源污染、附近居民区污水直排等原因,导致水系环境恶化,水面不仅
作为全国首批由中央财政支持的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嘉兴,一方面,借助外部的专家力量,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则积极培育和发挥本地科研院所的技术实力。取长补短,相互融合,通过将近3年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创新探索,不仅在积水排涝、建筑与小区海绵化改造、饮用水源水
昨天,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年度绩效评价工作正式展开。来自中国城市规划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住建部等国家部委的专家通过查看台账资料,现场考察,全面了解两年来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情况。106个海绵城市项目开工建设据了解,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区占地面积约18.44平方公里,包括旧城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