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召开。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监事长韩水、特邀副理事长郭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大勇等出席会议。来自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的60余位委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
会议选举产生了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当选为主任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郭强、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饶建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任东明、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孙永明、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军华、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立群、大唐集团南方事业部原顾问张良当选为副主任委员。饶宏主任委员提名并聘任张良为秘书长,王乐乐为常务副秘书长、杨波为副秘书长。
饶宏主任委员表示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将团结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发挥好绿色低碳高端智库的作用。努力搭建好”五个”平台:一是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协同解决低碳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能源行业低碳技术综合示范,促进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二是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平台,为实现绿色低碳关键材料、核心部件、重要装备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规模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三是绿色低碳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构建融合学术研讨和新技术孵化的新型交流体系。四是绿色低碳科普平台,普及绿色低碳科学知识,营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推广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新模式;五是绿色低碳服务平台,为绿色低碳转型供决策咨询服务,为新技术、新产品及示范工程等提供成果评价服务,组织会员单位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相关团体标准制定。
韩水监事长在讲话中表示,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确立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双碳”目标的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推广绿色低碳领域的相关先进成果和技术,开展与绿色低碳技术相关的咨询研究服务,开展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行业能力建设等工作宗旨和发展方向,完全符合我国全面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大政方针。相信专委会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紧抓“双碳”发展机遇,一定能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取得卓越的成绩。
史玉波理事长在总结讲话中对绿色低碳技术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和当选专委会负责人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专委会今后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专委会找准定位,服务国家大局。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密切联系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紧密结合国家战略,聚焦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落实,发挥专委会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联合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会员企业、绿色低碳技术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等,聚焦解决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努力把专委会打造成为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及科技成果推广平台。
第二,希望专委会重视凝聚人才,打造行业智库。聚焦绿色低碳技术领域人才资源,紧密团结行业人才,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激发人才活力,带头主动深入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相关重大课题研究,积极为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发展重大问题提出专委会观点与意见,努力将专委会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智库机构。
第三,希望专委会积极打开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立足自身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平台作用,为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各相关主体牵线搭桥,加强与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联系,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更具生命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26日,义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义乌市体系化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工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五年目标: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供应安全可靠、企业用能成本稳中有降,推进电网、储能、天然气管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系统总结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开展数字中国发展地区评价,展望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编制形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5月22日,2023年温州市绿色低碳工厂和绿色低碳园区名单公示,公示时间2023年5月22日-2023年5月26日。2023年温州市绿色低碳工厂和绿色低碳园区名单公示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度温州市绿色低碳园区、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拟入选的2023年温州市绿色低碳工厂和绿色低碳园区名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5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发布关于精准落实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发挥绿色税费政策调节功能,助推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通知如下:关于精准落实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通知各市(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5月19日,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瑞安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到2025年,由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时尚轻工构成的“321”现代产业集群体系基本形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5月22日,钦州市直属机关服务中心等部门印发《钦州市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促进碳达峰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对标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协同推进公共机构降碳、减污、扩绿,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市公共机构实施绿色低碳引领推动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绿色
新华社西安5月19日电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2023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西安,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共商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大计。西安古称长安,
5月15日,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战略落地推进柔性团队小组研讨会上,小组成员研讨如何以“绿电”实践推动吉林省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吉林省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战略落地实施,国网吉林电力打破单位层级、部门专业、岗位级别三重壁垒,选拔覆盖省市县公司、涵盖25个专业领
国内外油气行业形势分析(2023年5月)(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海油观澜号”投产在即,海洋油气绿色低碳开发再进一程·国际要点·欧佩克减产提振油价,美联储加息扰动市场天然气市场进入需求平季,天然气价格进一步下跌·国内要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5月17日,钦州市直属机关服务中心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钦州市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促进碳达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能源利用绿色低碳转型(一)分步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推动公共机构终端用能以电力替代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直接燃烧和
5月15日,京能集团与中国银行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银行总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金,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小东,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晓明;京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帆,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阚兴参加并见证仪式。中国银行总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葛春尧与京能集团副总经理陈国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就调整能源行业余热利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按照《能源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完善能源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为适应余热利用设备行业标准化工作需要,我局拟调
4月17日,从中国能源研究会公布首届能源行业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评选名单,国网天津电科院水泥制品快检仪成果获评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当前在大基建背景下,电缆铺设范围日益增加,电缆水泥保护盖板生产与施工需求急剧增加。针对部分水泥盖板存在的少筋、漏筋、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和钢纤维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12日表示,我国能源行业将聚焦能源安全保障、清洁低碳转型、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推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这是章建华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他表示,一是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一方面,发挥好煤炭“压舱石”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预计,2023年全球清洁氢产能将增加27万吨,其中大部分来自绿氢项目,绿氢产能与2022年相比将增加5倍;世界各国将更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氢能贸易平稳进行。目前,全球计划建设输氢管道约5.8万千米,在运输氢管道约5500千米,所有拟建的输氢管道需投资850亿美元。2023年,清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7周年成果丰硕刘泊静3月29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成立7周年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合作组织成立7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邀请能源行业组织、电力企业、研究机构、知名高校专家代表共同谋划未来发展合作之路。历经7年发展
近日,能源行业智能巡检标准编制启动会在广东电网公司召开,启动编制电网设备智能巡检术语等在内的7项电力行业标准。据悉,7项标准涵盖智能巡检技术名称术语规范,变电站智能巡检作业和系统建设系列标准,加快卫星、人工智能和能源互联网等领域标准供给等3个方面内容。会议讨论得出标准编写大纲,明确
3月20日,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举办的第二届电力建设行业数字经济论坛在厦门召开。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推进电力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论坛以电力建设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为主要内容,深入探讨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如果希望控制全球升温并加速减排,必须在能源行业资本配置方面进行颠覆性调整,比如将高碳燃料和清洁能源的资金投入进行“对调”,否则以目前的绿色投资增速和增幅,远不足以让世界走上实现碳中和的道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和气候政策倡议组织日前联合发布的报告《2023全球可再生能源金融格局》指出,绿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着眼于科学技术、金融监管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源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金融服务的保障。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大幕已然拉开,能源行业又将
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能源行业怎么干?——从全国两会看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力量①“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及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时,将核心关键归为科技创新。在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清洁、经济、安全的现代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的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给配电网发展带来挑战,要求现代配电网向“有源+智慧+自治”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专家吴俊宏为助力快速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双碳”目标下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发布局,北极星电力网于2023年5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记者余璇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如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深入阐述。其中“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新时代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南,擘画了我国能源体系发展新的蓝图。现阶段,应如何深刻理解
3月24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电碳耦合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广州成立,这也是国内首个电碳耦合领域行业学术组织。该专委会支撑单位为南网能源院,旨在紧紧围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立足电碳耦合领域,组织开展能源电力规划、能源市场体系协同、碳排放监测、碳排放核查、碳排放认证等方面的基
3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广州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能源企业等的60余名委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首席科学家
“十四五”“十五五”,煤电稳,则行业稳。在能源保供、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双碳”目标、稳住经济大盘、创建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等多重目标下,如何综合施策提升煤电企业的多维价值与存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煤电企业严重亏损以及“生存难、改造难、发展难、保供难”的问题?根据
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期间,“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论坛”召开。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作主旨发言。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电是特殊能源,一方面关乎国计民生,另一方面,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具有实时平衡的特点。电力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安全、二是效率、三是清
8月31日,中国能源研究会氢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氢能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视频方式在北京、澳门、深圳、横琴等地同时召开,标志着氢能专委会正式成立运作。本届氢能专委会由9名院士和79名委员组成,吸引48家会员单位和300多名专家成为创始会员,由国家电投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以
5月25日下午,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能源大讲堂”第五期精彩开讲。本期线上演讲活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来自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千余位会员和能源科技工作者线上观看并互动交流。第五期“能源大讲堂”邀请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做了
2022年4月28日,中国能源研究会抽水蓄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抽水蓄能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标志着中国能源研究会抽水蓄能专委会正式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清国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相关设计咨询、建
陈海生在发言中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储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来了全新发展局面。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增新型储能(含规划、在建和运行)项目个数257个,储能规模11.8GW,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6倍和9倍。新增投运项目规模304.4MW/623.9MWh,百兆瓦以上规模的项目个数是去年同期的8.5倍;百兆瓦级的大型项目陆续开工,吉瓦级的巨型项目也被列入开发日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