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月27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进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21场,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黄润秋先生作介绍。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非常感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我们能够在这里见面,每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我首先都要代表生态环境部向各位媒体朋友表示感谢,今天同样如此。这些年来,各位记者朋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鼓”与“呼”,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今天上午,我将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这个主题和大家分享交流。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个月17、18日,时隔五年之后,党中央在北京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这次大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大的会议,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又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
这次大会创新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部署了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和新发展,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其主要内容可以用“4561”来概括:“4”是“四个重大转变”,“5”是“五个重大关系”,“6”是“六项重大任务”,“1”是“一项重大要求”。
黄润秋:
“四个重大转变”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应该说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这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五个重大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双碳”承诺与自主行动这五大关系。这五大关系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理论概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充满了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为以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六项重大任务”是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战略部署。未来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这“六项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战略部署,瞄准今后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
“一个重大要求”是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过去的实践表明,党的领导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根本保障。面对新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各位媒体朋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
我先作这样一个开场白。谢谢大家!
邢慧娜:
谢谢黄部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其中第一个就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请问黄部长,怎样理解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生态环境领域,我理解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个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要把生态环保工作放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大局中考量。首先,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应有之义。离开绿色环保的发展,既不符合新发展理念,更谈不上高质量。其次,高水平保护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环境影响评价这样一些手段,为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好底线。再者,高水平保护可以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环境标准提升,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从而倒逼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开发绿色金融、生态补偿机制这样一些政策工具,推动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从而助力高水平保护。
近些年,生态环境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我们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国共划定了约4万个环境管控单元,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画边框。在强化项目环评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严格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守牢了高质量发展底线。我们健全生态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加强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项目盲目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约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
二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我们强化环境质量改善和碳排放协同管理,推动实施结构减排。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近50万台降低到目前不足10万台,减少燃煤使用量4亿多吨。北方地区完成农村散煤治理3700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7000多万吨。我们有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6.8亿吨钢铁产能完成或正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老旧及高排放机动车辆超过3000万辆。
三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大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项目开发(EOD)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去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2万亿元,已经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力量。我们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城市品质,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四是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我们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健全优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共保联治的良好格局。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命名了6批468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引导各地积极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请问目前各地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实践和经验?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让祖国的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次大会的新闻报道中,“美丽中国”是个高频热词。“美丽中国”最早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来的,要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步走”的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每到地方考察调研的时候,他必提美丽中国的地方实践。比如,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使青海成为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美丽新宁夏、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强富美高新江苏等。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发出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员令、集结号。
按照党中央部署,生态环境部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在研究部署方面,我们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持续研究美丽中国建设的指标体系,锚定到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的目标,研究分阶段战略安排,就是“十四五”深入攻坚、“十五五”持续巩固、“十六五”全面提升的总体路径。
在典型推广方面,我们突出“美”为核心导向,将系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为导向,宣传、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去年以来,我们已相继推出了18个美丽河湖、8个美丽海湾典型案例。比如,深圳茅洲河从曾经“深圳脸上的一道疤痕”重回渚清沙白、水草丰美、白鹭翔集,沿河生态长廊人流如织,不仅治出了秀水美景,更治出了百姓口碑。
在地方实践方面,我们专门出台关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江苏、四川、河北等省份努力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模式。比如,福建提出了“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的五美体系;四川将美丽空间、美丽文化作为重要内容。杭州、深圳、青岛等城市提出更富雄心的美丽城市建设要求和目标。
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着力打造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省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域覆盖,营造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生动画面,绘就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谢谢大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黄部长刚才您介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您能否就这一块再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非常乐意把中国这些年由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转变过程,给大家再作一个补充介绍。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了大国责任、展现了大国担当,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我理解,有以下几方面的标志性成就。
一是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习近平主席多次在重要的国际场合阐释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主张,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成为引领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力量。我们还宣布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宣布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启动和稳定运行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这些都彰显了我们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二是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中国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了具有历史性的兼具雄心又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这是得到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全国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了30%,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是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中国这些年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已经突破了13亿千瓦,装机总量超过了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属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达1620万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我国向全球提供了50%的风电设备、80%的光伏组件设备。也正是由于风能、光伏这样一些再生能源在我国的技术进步和大规模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成本较2010年下降约82%,风电装机成本下降了35%-40%,这不仅为推动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也为全球的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我们与沿线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已经有43个国家的150多个合作伙伴。我们建设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开展“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了合作文件,通过援助气象卫星、光伏发电系统,帮助他们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是加强对海外项目的环境管理。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明确的环保要求。我国企业在承建海外项目的过程中,引入了先进的环保理念。比如,加纳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建立了“海龟孕育中心”,孵化放生1万多只小海龟。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为保护象群生存家园,多次延长隧道、以桥代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黄部长您好!我们注意到,今年上半年PM2.5浓度上升了6.2%,请问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空气质量问题是每次新闻发布会的热点问题,感谢您这次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在2013年是89.5微克/立方米,去年降到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58天降为仅3天,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为“北京奇迹”。
就像刚才您提到的,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出现了反弹,PM2.5浓度上升了6.2%,优良天数比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我们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过去三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去年上半年全国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为近8年同期最低。二是今年以来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受亚洲冬季风周期性活跃影响,全国沙尘过程明显增多,上半年达到37次,其中15次为大范围沙尘过程,为15年来同期最多,沙尘过程使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上升了1.4个百分点。同时,预测显示,我国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厄尔尼诺事件,极端高温天气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的“新常态”;今年6月,华北地区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2天,致使当月臭氧超标天数异常偏高。三是排放有所增加。随着疫情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冶金、建材、石化这样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增加。比如,上半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了8%,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即便如此,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的PM2.5浓度仍下降了1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总的趋势呈明显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严控增量。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和水路。
二是减排存量。加快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公转铁”“公转水”等重大工程,以更大减排量冲抵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是继续加大监督帮扶力度。今年以来,针对重点地区和空气质量改善压力比较大的城市,我们直接抽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骨干累计达2400多人,组织“专业组+常规组”两支队伍,开辟“线上+线下”两个战场,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围绕排放大户和重点领域专项任务深挖细查,共发现各类涉气问题3.2万个,地方已经整改完成2.6万个,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升了环境治理水平。我们将持续组织开展好重点区域监督帮扶,推动攻坚任务落实落地。
各位记者朋友,蓝天保卫战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仅靠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需要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特别是强化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我们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为人民群众守护好美丽蓝天。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利剑作用。请问,前两轮督察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如何?第三轮督察预计何时开展,与前两轮相比将有何不同?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大家知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体制创新和重大改革举措。2015年,从河北开始试点,到去年6月份,圆满完成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两轮督察全覆盖,对20个省(区)开展了督察“回头看”,对两个国务院部门、6家央企开展了督察。
督察中,我们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敢于啃最难啃的骨头,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了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截至2023年6月,第一轮督察“回头看”明确的3294项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超过97%;第二轮督察明确的2164项整改任务已经完成超过64%。两轮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的信访举报28.7万件,到目前为止,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8.6万件。一些重大突出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比如,甘肃祁连山从曾经的乱采乱挖、乱占乱建逐步恢复到林草繁茂、河清水畅,从大乱到大治;宁夏贺兰山无序野蛮开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历史“疮疤”逐渐愈合;昆明长腰山,滇池一、二级保护区内违规建筑已全面拆除,大地重披绿装。
这些年下来,对督察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督察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效,最关键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先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90多次,明确指示我们该查处的查处、该曝光的曝光、该整改的整改、该问责的问责,特别是关键时刻一锤定音、撑腰打气,是我们深入推进督察的底气所在和动力源泉。在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要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利剑作用。
二是问题找得准。注重精准、科学、依法督察,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这些年,我们重点关注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十年禁渔”、黄河流域“四水四定”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关注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和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关注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这样一些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为被督察对象精准画像、把准脉。把各地的问题查实查细查透,对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紧盯不放。
三是追责问责到位。对督察发现的重大问题、典型案例移交地方依规依纪依法严肃精准有效问责。两轮督察下来,我们共移交责任追究问题667个,被督察对象共追责问责9699人,其中厅级干部1335人,处级干部4195人,切实发挥了督察的警示作用。
四是注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强督察人员的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既做到政治强、本领高,又做到作风硬、敢担当,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提升精准高效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在长江、黄河警示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和央视一起,每年现场调查拍摄的时间长达7个多月,行程超过60万公里,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红外等新技术新手段,保障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今年是第三轮督察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任务,谋划开展好新一轮督察,利剑高悬,动真碰硬,推动被督察对象切实扛起美丽中国建设重大政治责任,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贡献。谢谢!
央广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碧水保卫战工作,并下了很大功夫,最近开展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请问接下来如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工作?谢谢。
黄润秋: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你提了一个我们正在深入思考的问题,怎么样进一步巩固提升碧水保卫战成效。人类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水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通过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等一系列重大行动,碧水保卫战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不一一列举了,就说说结果。到去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我们的总体思路就是在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同时,重点突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在这方面,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在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方面,一是以入河排污口整治为抓手,切实解决河流沿岸污水违规溢流直排等突出问题,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去年,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查、测、溯、治、管”各项工作,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倒逼岸上城乡各类污染源全面整治。今后几年,我们仍将紧紧抓牢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力争在2025年底前完成长江全流域整治,完成黄河等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二是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全面启动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第二,在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生物多样性是衡量长江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标志,我们将以长江流域为重点,推进水生态考核试点。今年6月,我们已经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明确2022年到2024年在长江流域17个省份开展考核试点,确定考核基数,2025年开展第一次考核。我们将通过开展水生态考核,引导地方切实履行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责任,着力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第三,在推进落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面,一是我们将制定实施规划重点任务措施清单,强化流域统一监管,完善突出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压实地方主体责任。二是我们将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按照已经印发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参考指标(试行)》,推动2700余个水体到2035年基本建成“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三是我们将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巩固提升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对已完成整治的2863条黑臭水体返黑返臭情况加强监管,保障“长制久清”。加大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2025年全部完成整治。谢谢!
中宏网记者:
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请问,生态环境部在保障核与辐射安全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还有哪些安排?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核安全监管是生态环境部的一项重要职能。核安全是核事业的生命线,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核能核技术的利用大国,大陆地区现有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77台,居世界第二位。多年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状况总体是良好的,未发生过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二级及以上事件或事故。去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对全球387台运行机组进行了综合指数排名,有74台满分机组,其中我国大陆地区就占了37台。在今年的《核安全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各方认为我国实现和维持了高水平的核安全,业绩显著。
我国良好的核安全业绩得益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核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始终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事业。习近平主席在全球核安全峰会上提出了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强调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在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维护核与辐射安全再次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多年努力,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安全之路。
一是构建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我们出台核安全法,发布了《中国核安全》白皮书,每5年制定实施核安全中长期规划,统筹各项工作。形成了一套既接轨国际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法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2部法律、7部行政法规、26项部门规章、100项安全导则和1000多项技术标准,确保管理要求从高不从低、尺度从严不从宽。
二是开展了严格有效的核安全监管。我们坚持独立、公开、法治、理性、有效的理念,建立由行政机关、派出机构、技术支持单位“三位一体”的核安全监管体制。对核产业全链条从严审评许可,颁发了AP1000、“华龙一号”等全球首堆许可,对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退役全生命周期从严监管,对重点核设施实行24小时驻厂监督。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风险指引型监管,对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零容忍”。去年底,我们完成了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累计检查6141次,对发现问题拉条挂账、逐项督促整改。
三是夯实了核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我们建成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设施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三张网”,布设了1835个监测点位,实时获取和发布辐射环境数据。完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体系,指导建成了三支快速支援队伍以便及时有效处置核事故。建成投运国家核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建成龙和处置场,解决我国核电低放废物处置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核安全责任,全面提升核安全监管能力,严格开展核安全监管,强化核安全科技创新,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绝无一失。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黄部长好!我的问题是,新污染物治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请问新污染物新在哪里?治理上难在哪儿?今后将如何发力?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您提了一个环境领域非常前沿的问题。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新污染物治理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也体现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的新要求。
所谓新污染物的“新”,是相对于大家所熟悉的传统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来说的。新污染物通常是指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环境与健康风险比较隐蔽,即使以低剂量进入环境,也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环境安全带来风险和隐患。
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动落实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摸清家底。我们筛选4000余种具有高危害、高环境检出的化学物质,开展生产使用情况摸底调查,逐步掌握分布情况。二是评估环境风险。将国际上已经禁止和限制使用,且在我国仍有生产使用的化学物质优先纳入评估计划,对其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环境风险评估。三是严守风险底线。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对14种具有突出环境风险的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管控措施。比如,用于生产学生书包、塑胶跑道、儿童玩具等的短链氯化石蜡,将在今年年底淘汰。今年还将淘汰国际上关注的全氟化合物中的两大类,并对全氟辛酸类实施用途限制,禁止用于防水防油的服装、烘焙纸、胃镜管等。四是强化监管执法。我们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去年查处了15起违法生产用于建筑保温材料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五是加强指导帮扶。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印发了省级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
同时,我们也看到,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治理技术的研发难度大,需要多部门跨领域协同治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工作基础薄弱、资源配备不足、治理能力严重不足等缺陷。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一方面,加强科技支撑,把新污染物治理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遵循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理理念,加强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最大力度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谢谢!
2023-07-27 11:24:32
邢慧娜:
最后两个问题。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黄部长您好,严格生态保护监管是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请问围绕加强生态保护监管,目前开展了哪些工作?今后还将开展哪些工作以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自然生态系统是个有机的生命躯体,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为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秀的生态空间。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立足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的职能,坚持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监测评估、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四统一”,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外部监管,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构建生态保护监管体系上下功夫。我们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暂行办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暂行)》等,基本形成了“53111”生态保护监管体系,也就是开展全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等五个层面的监测评估,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管三方面制度。同时,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二是在提升发现问题能力上下功夫。我们充分利用卫星资源、航空有人和无人机、地面固定和移动巡视监测等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重点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发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5000多个,5个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省份生态破坏问题79个。
三是在督促问题整改上下功夫。一方面,我们通过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曝光涉及生态破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87个,长江、黄河警示片揭露了生态破坏问题226个,有力推动了一批突出生态问题的解决。比如,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得到彻底整治,旧址变成了公园绿地;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里,一度消失的普氏野马重回“故乡”。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绿盾”行动,推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重点问题94.24%已经完成了整改,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重点问题数量和面积实现了“双下降”,这是这几年出现的可喜现象,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和要求,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对所有者、开发者乃至监管者的统一监管,当好生态卫士。一是完善生态保护协同监督机制。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交机制。二是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持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用。三是严肃查处生态破坏行为。坚决杜绝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形式主义。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加大了执法力度,特别是202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检、公安部三部门连续四年共同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请问专项行动的成效如何?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黄润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个很有力度的问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决不手软,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
生态环境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和处理问题,以及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案件多发频发的态势,我们联合最高检、公安部连续四年开展打击两类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四年来,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和涉自动监测数据违法案件1998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667起。
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先后带队到全国不少省份,采用“四不两直”突击检查方式,直奔企业检查污染治理情况,发现部分企业存在严重的监测数据造假行为。比如,有的拔掉或者遮挡采样探头,有的以自来水或好水充当采样水体,有的修改了仪器参数甚至内置计算公式,有的植入黑客程序,远程遥控篡改监测数据,有的编造虚假数据台账等。这些造假行为往往是排污企业与第三方服务机构沆瀣一气,恶意所为,造假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且有的专业化程度极高,查处难度极大。这些行为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突破底线,触犯刑法,必须严肃查处,坚决打击,决不放过。
连续四年的专项行动,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
黄润秋:
一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依法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我们发布了10批80起涉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造假的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比如,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破获49人利用网络平台跨省处置铝灰污染环境案,涉及江苏、山东、浙江三省6个地级市,累计处置涉案铝灰8226吨,18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最长的五年、最短的七个月,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
二是多部门联动,不断加大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力度。我们与检察机关、公安等部门逐步形成了联席会议、双向咨询通报、专家协助办案的联动机制,在案件调查、司法鉴定、证据保全、行政强制等方面开展了多维合作。对重大疑难复杂、集团化链条化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联合专案组合力攻坚。今年1月,我们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对3起第三方服务机构在环评编制、验收监测、机动车检测等领域弄虚作假的重点案件实施了联合挂牌督办,严肃查处了以山东锦华案为代表的一批环评造假案件,山东锦华案是查处和判决的环评领域犯罪第一案,进一步强化了震慑效应。
三是压实地方整改责任,促进行业规范管理。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相关省份高度重视,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召开督办调度会、推进会,推动突出问题的全面深入整改,同时举一反三,组织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防止类似问题反复发生。在专项行动中,地方对于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坚持追根溯源、深挖扩线,有效斩断了非法利益链条,倒逼行业规范全链条管理,逐渐强化行业自律共识。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加强监管执法,持续强化部门联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拳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推动问题整改,推动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谢谢大家!
邢慧娜: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黄部长,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再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30日印发《南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3—2030年)》,力争用8年的时间,南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合理,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城乡人居环境和谐共融,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市得到
四川省巴中市生态环境局10月31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美丽巴中建设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目标生态空间格局逐步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稳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到2027年,巴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国省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
崇明区人民政府10月10日印发《上海市崇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5年)》,立足多重战略的叠加优势和东海瀛洲、长江门户的区位优势,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固根基”的总体思路,聚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名片”“长三角绿色发展新标杆”“上海生态宜居新典范”的战略定位,力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首都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见》,已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关于做好绿色金
10月29日,上海崇明印发《上海市崇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5年)》(沪崇府发〔2024〕41号),同时发布《上海市崇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5年)》重点工程项目清单(请看文末),共42个项目,投资估算共计60.52亿元。其中指出,推动内河混合动力船舶、纯电动船舶
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建设绿色龙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10月12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修改
2023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南省开展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24年2月27日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反馈了《河南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经深入研究、征求意见、会议审议,制定上报了《河南省贯彻
2023年11月21日至12月21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海南省开展了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24年2月26日向海南省反馈督察报告。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了《海南省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
为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保障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南省自然资源厅9月30日发布《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公开征求《河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意见建议的公告按照自然资源部工作部署,我厅组织编制了《河南省生态保护
《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经由2024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该条例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4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权益,推进生态文明建
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办法〉有关事项的函》(湘环督办函〔2023〕70号)要求,平江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度滞后问题已完成整改,现将整改完成情况公示如下:一、反馈问题相关工作推进不力,应于2020年实施的岳阳市
浙江省台州市财政局台州市生态环境局11月19日印发《台州市市级绿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1.环境质量改善。包括水、大气、土壤、固废、海洋、辐射、移动源、噪声、新污染物等污染物减排和污染治理修复工作。2.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及减污降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督管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三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陆续进驻江苏、安徽、四川、贵州4个省,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4家中央企业,于近日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各督察组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生态环境先进适用技术清单》,VFL垂直流迷宫技术、集中管控分布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化村镇污水处置设备、土壤覆盖型微生物多级协同净化污水技术、人工强化湿地深度处理北方寒冷地区污水厂尾水的组合技术、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基于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系统的河道水
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11月12日印发《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更新后,全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总数62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4个、重点管控单元31个、一般管控单元7个。详情如下: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有关要求,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上海市第二轮第三批市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正式启动。本次督察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督促各级党委、
11月16日至1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六师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黄润秋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
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竞争性评审项目申报和管理暂行办法》。全文如下:关于印发《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竞争性评审项目申报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资环〔2024〕1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
2024年4月9日至29日,山东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烟台市开展了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7月24日正式向烟台市反馈了督察意见。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烟台市贯彻落实第三轮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现按要求予以公开。《整改方案》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11月15日发布《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分级分类全域覆盖,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生态环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南部,有一条河孕育着丰饶的天山北坡,她的名字在蒙古语中意思是“巡逻者”——玛纳斯。玛纳斯河流域的主要径流水源为高山区的冰雪融水与上游的降水,最大支流为清水河。而玛纳斯河流经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乌
生态脆弱是黄河流域的突出问题,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在生态脆弱区,如何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成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必答之题。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督察通报典型案例中提到,中卫市中宁县北部山区非法采矿问题突出,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督查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且贻害无穷,必须痛下针砭,综合治理,一要止住继续损害生态环境,二要消除贻害,这是止痛治病之要。止痛治病固然重要,但问题是病已上身,已经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并非人们愿意看到的景象。不管怎样,有病总是要治的,而且,要科学施策和综合治理,不可敷衍应对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务必做到亡羊补牢。
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河北省第十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7月26日进驻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集团),开展为期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这是河北省首次对省属国有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河北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对省属国有企业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省份。
江西省积极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增色添彩。南昌市红谷滩赣江市民公园1月5日,江西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汇报会在南昌召开。邓小勇摄今年3月~4月,江西省组织对11个设区市101个项目(点位)进行了暗访督导,重点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5月,组建
走在大棉涌岸边,市第五生态环境督察组成员仔细察看水质,记录下现场调查情况,随后形成问题清单,向区协调联络组交办问题。最近,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佛山五区。今年5月以来,佛山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启动市级生态环境督察,以五区党委和政府为督察对象,开展为期3个月的督察行动。5个生态环境督察小组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17年8月至9月组织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生产建设兵团)等8省(区)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18年1月完成督察反馈。反馈后,8省(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督察整改工作,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整改方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