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跨界非法倾倒,突破耕地红线 上海上千万吨建筑垃圾去向不明!

2024-06-12 10:29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薛丽萍关键词:建筑垃圾非法倾倒建筑垃圾处理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建筑垃圾非法倾倒成为上海罹患的“超大城市病”之一,周边省份亦深受牵累。督察发现,2023年,上海市上千万吨工程渣土去向不明,其中多数被非法倾倒。上海周边城市查处的非法倾倒建筑垃圾问题很大部分源于上海。

2024年5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上海时指出,上海市建筑垃圾存在私拉乱倒现象,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监管不力,违法违规处置问题频发,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建筑垃圾污染监管不力

除了大众较为熟知的装修垃圾外,建筑垃圾还包含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等。在建筑垃圾收集处置方面,上海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监管措施乏力。

近年来,上海每年产生的工程渣土和泥浆约为1亿吨,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近10倍。

同时,上海本地消纳空间在持续萎缩,低洼地、废沟浜不断减少,资源化处理能力满足不了实际产生量。二者冲突下,建筑垃圾违法违规处置问题频发。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亦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排放的建设工程垃圾进行分类。建设工程垃圾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但督察发现,一些本应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却仍与建筑垃圾混在一起非法倾倒、填埋。

督察组前期摸排时看到,浦东新区大治河入海口,一辆修整河道的挖掘机在作业时,竟挖出大量混合着生活垃圾的建筑垃圾。暗黄色的渗滤液漫延近百平方米,现场臭气熏天。检测结果显示,此处渗滤液COD浓度达1435mg/L,氨氮浓度达22mg/L,超地表水Ⅲ类标准的70.8倍和21倍。

闵行区浦江镇一荒废的砖瓦厂中,上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被督察组在前期暗查时抓了现行。公司多辆挖掘机正在违规处置建筑垃圾,其中同样混有大量生活垃圾。现场污水横流,严重超标。

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存在短板,上千万吨渣土去向不明

3月,相关媒体报道称崇明上实现代农业园区东滩处存在建筑垃圾违法倾倒现象。

5月17日,督察组前往现场核实相关情况,发现河道被堆放了大片工程渣土。相关部门称,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尚未完成,为保护现场,故未采取措施处理。

5月18日,督察组再次前往现场时,现场原貌已被破坏。原渣土堆点已被开挖成四方形积水坑塘,部分工程渣土被用作围堰,坑塘正被大量灌水。地块承包人表示挖掘原因是“打算开展水产养殖”。督察组成员询问相关部门为何不保护现场,换来对方沉默以对。

进一步调查发现,此处违法倾倒的建筑垃圾源自铭大创新中心工程,其申报处置量1万吨,实际出土量达12万吨,其中7000吨建筑垃圾非法倾倒至此处。

类似情况还有许多。督察发现,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3标段申报处置71万吨,实际出土量达216万吨,违规处置量145万吨。国际新文创电竞中心项目申报处置量12万吨,实际出土量78万吨,违规处置量66万吨。

督察组核查了2023年上海市951个土方完工项目,渣土申报处置量少于实际产生量30%以上的达289个,上千万吨渣土去向不明,多数被非法倾倒。

督察指出,上海全过程管理制度落实不力,虽然建立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但主管部门发证时把关不严格,发证后监管不到位。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有关部门应负责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

根据上海市有关要求,工地渣土处置申报时需明确合规消纳场所,有关单位根据消纳场的接收量核准处置量。这意味着,只有找到合规消纳场所的工程渣土才能进入正规“白名单”,进行申报。

至于实际产生了多少工程渣土?是否都能找到合法去处?这些问题并不在申报考虑范围之内,工地渣土处置申报并未做到“应报尽报”。

另一方面,绿化和市容管理部门也只以文件形式审批申报的处置量,却未按照《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要求核实运输量和处置量,导致大量建筑渣土和泥浆游离在监管之外,造成潜在的环境风险。

倾倒工程泥浆突破耕地红线,相关部门称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不实”

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耕地红线,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最低值。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的基本农田。截至目前,我国实际划定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

前期摸排时,督察组调阅卫星影像,发现长兴岛可能存在建筑垃圾违法倾倒迹象,疑似侵占耕地。

督察人员在现场发现,盛涛市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涛市建)违法倾倒的5万吨工程泥浆侵占了大量耕地,其中还有17亩永久基本农田。现场可以看到,工程泥浆构成的围堰比正常地面高出约两米,督察组成员爬上坡看到,大量的上清液汇集在一起,耕地及部分永久农田变成一片由工程泥浆汇成的“湖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堆放固体废弃物。

“2023年,上海市生态环境警示片就曾指出这一问题,没想到这家公司竟还在违法堆填,破坏耕地。”施工方屡教不改的态度令督察人员震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占用基本农田堆放固体废弃物,毁坏种植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复原种植条件。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2022年9月“国土三调”后,这17亩耕地被划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内。2022年年底,盛涛市建已经开始侵占行为,截至督察组发现前,相关部门未责令其全面清理泥浆。

2023年9月,有关部门竟然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划定不实”为借口,计划将这片永久基本农田调出保护红线外,准备一调了之。

建筑垃圾非法跨界倾倒,周边省份深受其累

督察指出,上海周边城市查处的非法倾倒建筑垃圾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上海。

2022年10月,江苏省南通市启东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海复镇均里村鱼塘掩埋固体废物。

当地调查发现,部分生活垃圾裸露在地面,挖开表面覆土后,基坑内存在大量废塑料袋、布条等生活垃圾和砖头、石块、涂料桶以及大量渗滤液,现场散发出阵阵腐烂臭味。调查发现,这里被违法倾倒了来自上海市数千吨建筑垃圾,地块被严重污染。

被违法倾倒建筑垃圾的还有苏州市。2021年以来,苏州查处274起跨区域非法倾倒建筑垃圾案件中,与上海有关的高达243起,占比超88.6%。

其中,来自上海市普陀区、嘉定区、杨浦区的多处工地、项目自2023年12月起,陆续将3960吨工程泥浆非法倾倒至昆山市陆家镇,侵占了林地,甚至还包括江苏省级公益林。

记者注意到,2020年6月,浙江省嘉善县曾破获一起特大跨省非法倾倒固废污染环境案件,当场查扣两辆倾倒车及近百吨尚未倾倒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打掉了一个盘踞在上海市闵行区、浦东新区等地从事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共计40人。

对于跨区域违法行为,被倾倒地提出建筑垃圾联动查处需求,但上海一些部门并未及时回复。2023年6月以来,昆山市共计向上海市移交建筑垃圾违规倾倒案件线索20条,上海市均未向昆山市反馈调查结果。20条案件线索中,仅有一条查实处罚到位。其中2023年8月15日以来,累计向上海市相关部门移交6条线索,均未收到上海市回复而终止调查。

建筑垃圾“围堵”上海郊区农村和周边城市的窘境,已经摆到了相关部门眼前。相较于全国各地,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方面都有巨大的优势,这些优势是依靠建设工地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各类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换来的。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现代化的附属品——难以消纳的巨量建筑垃圾,最终让城市的外围、郊野和其他区域埋单。

当前,上海正在以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一些地方和有关部门应对建筑垃圾处置工作提高重视,加强规划,加严监管,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责,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垃圾非法倾倒查看更多>建筑垃圾处理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