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垃圾发电运维增效项目正文

深圳市宝安垃圾发电厂二期工程详述

2024-06-27 08:43来源:深圳能源集团关键词:垃圾发电厂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宝安垃圾发电厂二期工程详述,信息如下:

(一)建设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在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惊人成就的同时,流动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垃圾排放量增长迅速,原有环卫设施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城市的高速发展,日益凸显土地的稀缺性;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对环卫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宝安区日益严重的垃圾处理难题,宝安区区委、区政府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对宝安区垃圾处理得出的结论是:“宝安区垃圾只能以焚烧处理为主”。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垃圾处理工作,在2000年即决定兴建老虎坑垃圾焚烧处理场。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位于宝安区松岗街道境内,是宝安区的重点工程。一期工程于2003年11月开工,已于2005年12月投产,但老虎坑焚烧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只有1200t/d,尚不能满足宝安区新安、西乡、福永、沙并、松岗和公明几个镇现有垃圾处理需求,更不能满足全区垃圾处理的需求。而原有的老虎坑卫生填埋场一期库容为550万m3,自2002年底投入使用,平均日达处理垃圾已经远远超过原设计规模,剩余库容使用不足一年。老虎坑卫生填埋场二期扩容工程目前正在筹划中,该填埋场设计库容1200万m3,有效库容1100万m3。如果仅仅依靠老虎坑焚烧厂一期工程来减容垃圾量,预计十年内老虎坑填埋场二期工程也将填完,因此扩建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规模极其必要。

(二)重大节点:

宝安二期工程自2010年4月16日签订电力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示范工程合同以来,就一直以“创行业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为目标,至今共经过中建电协9次大型检查,相关单位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制定专项整改措施,责任到人,对不符合项形成整改闭环文件,并举一反三,发动全体员工排查现场不符合项,并逐一改进。

2010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评优相关专家组前后5次深入现场,在对宝安二期工程建设不同节点中的亮点给予高度赞扬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指导。针对专家组的综合评价及具体的整改建议,管理团队和施工团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精益求精,认真落实。最终于2013年9月以92.31分的高分顺利通过达标投产复验及质量评价。随后,在2014年5月和7月上旬,宝安二期工程又顺利通过创行优和土建专项检查。

2014年9月15日,宝安二期工程顺利通过中建电协的最后一次督导检查,专家组现场检查中看到机组运行稳定、主要辅机运行正常、技术参数指标优良、生产管理有序、生产现场干净整洁,纷纷表示宝安二期工程作为一个超大型垃圾处理场所,能展现这样的新面貌,难能可贵。并表示:“老虎坑垃圾发电厂一直将‘创国优金奖’的质量目标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质量受控,未发现任何重大不符合项;两台机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环保排放指标居国内同类工程领先水平,机组投产后的整体质量优良。

(三)社会影响力:

作为全国第一个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的垃圾发电厂,宝安区老虎坑垃圾发电厂二期项目高质量的设计、建设、运营水平,吸引了大批设计人员、焚烧发电同行、政府决策人员的参观学习,成为其项目设计、日常运营、项目建设的重要参照。

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是国内已建成的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代表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一个成功案例,同时也表明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同样可以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整个宝安二期项目的技术选择,工艺路线和全厂设计都做了大量的专题研究,设备采用国际招标方式,为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项目创造了同级别垃圾电厂从工程开工到机组整套启动并网国内最快的速度,多个节点进度都优于和超前于行业标杆值,为国内后续规模焚烧厂的建设、调试提供了参照及目标。

进入运营期后,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正以一个具有先进技术、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垃圾焚烧示范工程的姿态傲然屹立在世界垃圾焚烧处理行业之林,投产以来,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北京市朝阳区、东莞市、西安市、潮州市、鄂尔多斯市、桂林市、随州市等三十多个省市的政府和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及相关同行单位都慕名前来参观指导工作,并高度肯定了本项目的运营水平,现已经成为全国的行业标杆。同时接待中小学生、环保人士、市民群众7000余人次的参观。《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等媒体对本项目的实施效果给以了高度评价。

(四)创新应用亮点及成果:

1.设计、技术创新成果

(1)采用垃圾焚烧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国内零的突破。

(2)“厌氧+MBR +纳滤+反渗透+蒸发浓缩”渗滤液处置新专利工艺的应用。

(3)尾部烟气深度再利用,有效降低能耗。

(4)采用垃圾焚烧高效热能利用技术(中温中压技术),实现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热电联供为城市工业节能减排。

(5)国内首创将SNCR系统应用于750t/d垃圾焚烧炉。

(6)采用全自动垃圾抓斗起重机。

(7)全自动垃圾渗滤液控水冲洗技术的应用。

(8)大跨度钢管桁架屋顶结构设计技术,个性鲜明、更具特色主体建筑外观设计。

(9)先进、适用的电气及控制设计,全面满足操作巡检等各种工况的要求。

(10)环保节能的太阳能+热泵双源供热水技术。

(11)完善的“3R”节水技术,先进适用的化水处理系统。

(12) 根据花园式厂房概念进行总体设计。

2.工程管理创新成果

(1)建立健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精心组织、积极协调、有序管理、到位监督,确保了工程建设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委托专业单位进行监理、预算、安全环保等管理工作。细化分工,按专业按区域划分管理责任区。

(2)严控施工质量,成立了项目达标投产创优领导小组,编制了《达标投产创优规划》和《达标投产创优实施细则》。质量目标明确,质量体系建立健全,主要参建单位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3)有效落实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重要建设节点,由建设单位、监理、施工方相关人员共同见证及监督实施。

(4)重视绿色环保施工,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施工区域文明卫生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噪声、粉尘等环境因素检测。

(5)高度重视资料档案工作,成立了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常务副组长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各参建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档案人员组成的档案管理网络,项目档案室配备档案专业管理人员3人。建立电子、纸板双档案库,方便查询。

3.工程施工创新

采用专门的焚烧炉排模块吊装工具,解决750T/d大型垃圾焚烧炉炉排安装难题。垃圾池网架安装技术、主厂房、控制室、办公室外窗采用双层中空钢化玻璃,具备良好的隔热、隔声性能。

4.工程调试创新

合理组织、严格把关、精心调试,及时跟踪安装施工进度,细化试运计划及要求,建立试运日报制度,及时反馈问题,与安装单位联动,尽快落实解决和完善缺陷,动态跟踪检查处理结果,使得设计、安装过程中的遗漏、缺陷、不合理的部分得到了及时解决,确保了分部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按计划安全、有序地进行和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为机组的达标投产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主要荣誉:

1.工程获得“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

2.工程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3.工程荣获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颁发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先技术蓝天奖。

4.工程获2014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5.工程获奖共计43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荣誉23项,国家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依托本工程主编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参编6项。

(六)国优金奖项目掠影:

1.葛洲坝水利枢纽

葛洲坝水利枢纽它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复工,1988年12月全部竣工。坝型为闸坝,最大坝高47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其中二江水电站安装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机组;大江水电站安装14台12.5万千瓦机组。年均发电量140亿千瓦时。首台17万千瓦机组于1981年7月30日投入运行。葛洲坝工程具有发电、改善航道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76.8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千瓦•时(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保证出力可提高到158万~194万千瓦,年发电量可提高到161亿千瓦•时)。电站以500千伏和220千伏输电线路并入华中电网,并通过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向距离1000公里的上海输电120万千瓦。

库区回水110~180公里,使川江航运条件得到改善。水库总库容15.8亿立方米,由于受航运限制;2013年无调洪削峰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对三峡工程因调洪下泄不均匀流量起反调节作用,有反调节库容8500万立方米。

2.南京长江第二大桥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公里处,全长21.337公里,由南、北汉大桥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线组成。其中:南汉大桥为钢箱梁斜拉桥,桥长2938米,主跨为628米,该跨径目前居同类桥型中“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北汉大桥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桥长2172米,主跨为3×165米,该跨径在国内亦居领先。全线还设有4座互通立交、4座特大桥、6座大桥。

工程于1997年10月6日正式开工,2001年3月26日建成通车,比国家核批工期提前近7个月,同口径比较投资节省3亿多元,工程质量优良。2002年6月22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被评为优良,综合得分96.6分,获得了目前国内特大桥竣工验收评分的最高分。国内相关行业专家、交通部专家组和国家计委重大项目稽察办一致认为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建设管理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交通部在为南京二桥开通仪式发来的贺电中称赞:“二桥的工程质量和建设管理代表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水平,在我国桥梁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是全国交通行业的光荣和骄傲。

3.昆明新机场

昆明新机场是我国的大型门户枢纽机场,是实施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的重要项目。作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唯一新建的大型枢纽机场在2007年2月11日正式奠基。其地址为官渡区浑水塘,总投资超过230亿元,其中主体工程投资大约为150亿元。机场建成后,昆明成为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全国第四个拥有国家门户机场的城市。新机场建设了4条跑道,从整体外形图上看,新机场呈树状,所有办公区、员工生活区等分布在根部以上的“树干”上,候机楼、停机坪、跑道等分布在树枝树叶位置。它拥有4条跑道、108个停机位,两组跑道分布在停机坪两侧。跑道之间有快速脱离道相通,方便飞机降落后及时腾出跑道,满足更多飞机起降。在整个机场布局中,最核心、最亮丽的便是候机楼。整个候机楼的外型就像一只展翅飞行的燕子。候机楼采用框架结构和大量玻璃幕墙,显得十分通透。“人”字形屋顶有玻璃瓦,采光性较好。燕子的翅膀底下是出港和到达大厅,燕子的腰身和圆弧形尾部,是登机通道。通道两侧,呈圆弧形分布着若干停机位。沿登机通道和停机位之间的引桥,旅客走几步就可进入机舱,不必再乘摆渡车。

昆明新机场于2014年12月相继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发电厂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