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全文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改环资〔2024〕1479号
外交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中国民航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局)、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夯实碳排放双控基础制度,构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制定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统计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能源局
2024年10月8日
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有关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着力破解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面临的短板制约,提升各层级、各领域、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到2030年,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完成,国家、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转,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标准和规则更加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碳排放数据能够有效满足各层级、各领域、各行业碳排放管控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一)健全区域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
1.全面落实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对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开展统计核算,建立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数据年报、快报制度,提高数据时效性和质量。(国家统计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2.按照国际履约要求,逐年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完善数据收集机制,推动清单编制方法与国际要求接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参与)
3.鼓励各地区参照国家和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按照数据可得、方法可行、结果可比的原则,制定省级以下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4.强化省级及以下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能力,推动地市级编制能源平衡表或简易能源平衡表,明确基础数据统计责任。(国家统计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二)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
5.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作用,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行业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根据行业特点和管理需要,合理划定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范围,依托能源和工业统计、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证交易市场等数据,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中国民航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依托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纳入行业碳排放核算工作。深化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核算工作的基础支撑。(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中国民航局等部门参与)
(三)健全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
7.组织制修订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明确统计核算、计量、监测、核查等配套规则。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特点,细化制定重要工序或设施碳排放核算方法或指南,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中国民航局等部门参与)
8.在重点行业企业间接碳排放核算中,研究企业使用非化石能源电力相关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在企业碳排放核算中进行抵扣的方法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中国民航局等部门参与)
9.有序推进碳排放自动监测系统(CEMS)试点应用,鼓励电力、水泥等行业企业先行先试。出台相关监测技术指南、标准规范,开展与核算数据对比分析,提高碳排放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加强对监测系统的计量检定、校准、测试评价,明确数据采集处理方式、数据记录格式等要求。(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四)构建项目碳排放和碳减排核算体系
10.研究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核算指南,开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方法研究,研究设定重点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准入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11.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规范或指南,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12.针对减碳增汇贡献突出的项目,研究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构建立足国内、衔接国际的项目碳减排核算体系。(生态环境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
(五)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
13.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等国家标准,统一产品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明确可再生能源消费认定方法和核算要求,加强与企业和项目碳排放核算基本方法及相关标准衔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14.加快制定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研究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确定行业标准、团体标准采信规则及程序,将实施基础好的团体标准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强化绿色电力证书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中的应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加强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规范产品碳足迹专业服务,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机构。(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参与)
(六)建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16.制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方案,组织开展因子库的开发建设,建立配套的因子库管理制度,规范因子库的数据管理和日常运行,尽快公布一批主要能源品类和重点基础产品碳排放因子,为地方、企业开展核算提供基准数据。(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17.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收集、调研、实测和分析,研究完善电力平均排放因子核算方法,定期更新全国及各省级地区电力平均排放因子和化石能源电力排放因子,为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等层面开展碳排放核算提供支撑。(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参与)
(七)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和新型方法学研究
18.建立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碳排放核算机制,完善“电—碳分析模型”,组建专业团队开展碳排放数据测算、分析、应用研究,规范数据采集、核算、验证、应用等要求,持续提升模型测算科学性、准确性。(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
19.研究建立碳排放预测预警模型,综合考虑全国及各省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分析展望全国及各省级地区控排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为制定政策和推动工作提供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
20.升级“地空天”一体化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建设温室气体高精度观测站网和立体监测体系,加强卫星遥感高精度连续碳排放测量技术应用。(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
21.加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核算方法学研究,明确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的核算范围及方法。制定清洁低碳氢能认定方法和标准,开展碳减排效应核算。(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参与)
(八)加强国际合作
22.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在碳排放核算规则上的沟通衔接,围绕碳排放核算、计量、检测、监测、分析、标准、认证等方面开展国际协调和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制修订和国际计量比对。(生态环境部牵头,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中国民航局等部门参与)
23.强化碳排放核算基础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与外方在方法学研究、技术规范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鼓励中外企业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在背景数据库共建、参考数据共享、产品碳标识认证等方面开展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中国民航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工作统筹。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协调机制,协调重要政策、强化数据管理、加强数据应用、开展基础研究,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数据管理。全国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数据按照“谁核算、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应用。面向碳排放双控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碳排放数据汇总、分级管理和部门共享,依托有关数据开展形势研判、提醒预警、评价考核等工作,有关分析结果及时与数据提供部门共享。
(三)强化调度落实。各地区要制定落实相关工作的具体方案,切实加强本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夯实碳排放统计核算相关基础,前瞻性做好本地区碳排放分析展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部门适时对各地区落实情况进行调度检查,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地区进行督导帮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11月23日发布《湖州市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坚持标准、机制、数智、项目“四位一体”,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能源清洁、产业绿色、治理协同、环境清丽的绿色发展体系,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
为提升全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确保碳排放数据准确、全面、公开、透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月5日印发《陕西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全文如下:陕西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提升我省碳排放数据质量,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确保纳入全
12月11日,南网碳资产管理公司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碳协同优化技术2025年-2026年研究服务采购项目招标,预计采购金额760万元。为做好电碳协同优化领域的技术支撑工作,拟对相关研究及项目建设服务进行采购,内容包含:(1)电碳数据诊断及改进技术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电力大数据异常识别及修正技术研究、
近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关于印发《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17号——碳资产评估》的通知中评协关于印发《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17号——碳资产评估》的通知中评协〔2024〕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有关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指导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执行碳资产评估业
根据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由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湖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湖北省地方标准《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分级评价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征求意见,详情如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
日前,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WFEO-CEE)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建筑专委会授予爱旭股份“建筑与环境领域碳中和技术与应用优秀案例一等奖”,获奖项目为珠海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珠海市民服务中心是国内首批进行零碳设计的综合服务公共建筑,于今年7月1日正式启用。该项目是爱
ESG不是选择题。ESG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组成,是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和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纳入考虑的经营投资理
12月6日,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与秦皇岛市发展改革委就企业级碳排放核算研发及验证情况进行深入交流,持续深化秦皇岛市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中心建设。据悉,冀北智能配网中心联合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完善碳排放统计计算核算体系工作方案》,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规划,以提升“电—碳计
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983号(工交邮电类593号)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提到,加快建立户用光伏参与绿证绿电市场,对于激发绿证绿电市场活力、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水平、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还指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提出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碳足迹,就像脚印一样,简单来说是一件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开始到最终废物处理处置等
12月10日,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方案》。其中提出,到2030年,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或数据集基本建成,完成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及标识应用,碳标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应
12月5日,国家能源局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983号(工交邮电类593号)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提到,加快建立户用光伏参与绿证绿电市场,对于激发绿证绿电市场活力、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水平、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还指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提出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碳足迹,就像脚印一样,简单来说是一件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开始到最终废物处理处置等
2024年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金壮龙主持召开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部党组成员、领导小组副组长谢远生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实现碳达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11月29日发布公开征求《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和数据质量计量支撑试点,探索开展碳足迹场景应用、分级管理、信息披露和贸易绿色化水平统计监测等工作。选择工作基础好、产业集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深圳市关于促进绿色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鼓励绿色属性突出、消费量大的民生产品和储能设施设备、电子信息等重点产品积极开展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示范,对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的且企业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1月27日印发《山西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晋政办发〔2024〕53号),目标到2025年,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宣贯实施碳排放核算及产品碳足迹等国家标准,为全省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2026年起,全面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
近日,由中铝集团所属郑州研究院牵头,云铝股份、中铝股份、包头铝业、中铝环保等单位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电解铝》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布的首个碳足迹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电解铝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与要求,既适用于以冶金级氧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11部门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鄂环函〔2024〕148号),现予以发布,目标到2027年,聚焦磷化工、动力电池、纸及纸制品、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出台一批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基本建成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工作体系,显著
欧盟于2023年出台《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基于碳定价、碳足迹形成碳壁垒政策,对我国“新三样”(指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外贸出口造成冲击,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国家相关部委正在推进建立中欧高级别对话机制,江苏等地方政府积极为出口企业寻求绿电供应方
2027年2月18日起,进入欧洲的大部分动力电池需持有一份合格的数字“电池护照”。11月7日,全球电池联盟(GBA)公布了2024年“电池护照”试点项目结果,共10个项目,其中6个项目为车用动力电池。该试点项目共8家电池企业参与,中国企业6家,分别为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
为提升全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确保碳排放数据准确、全面、公开、透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月5日印发《陕西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全文如下:陕西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提升我省碳排放数据质量,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确保纳入全
2024年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开幕第一天,会议东道国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题为“COP29在巴库开幕:全球碳市场取得突破”的消息,引发了业内对全球碳市场启动的热议。11月22日,COP29针对《巴黎协定》第6.2条、6.4条形成了新的决议草案,并在11月23日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仅是技术系统的革新,更是涉及经济社会全局性问题的复杂过程。在系统梳理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中,国网浙江电力发现,必须正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经济性与持续深化改革问题,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聚焦效率和效益,国网浙江电力提出构建大经济下
12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为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范
近日,从湖北省国资委获悉,湖北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09亿吨、成交总额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首批7个试点碳市场中交易总额首个突破百亿的市场。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商品的碳交易,是全球公认能有效推动企业减排的市场化手段——减排企业出售多余的二氧化碳配额,超标排放的企业则需购买碳配额。
先说结论:新CCER在碳市场今年履约前大概率签不出来了。(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气候未来)截止到文章发布,公示结束的项目一部分正在申请登记,但还没有一个项目真正完成登记。而后面还有减排量核算报告公示和项目减排量登记两个步骤,现在已经11月底了,所以按正常流程来讲,新CCER的签发已经无法
一、培训项目背景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市场配额总量约40亿吨,市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11月13日发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福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履约清缴工作的通知(闽环保大气〔2024〕4号),要求对于履约存在缺口且确需通过交易市场购买的重点排放单位,可于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其余重点排放单位应于2024年12月25日前完成履约清缴工作。福
根据智库CarbonBrief的最新分析,截止2023年中国的历史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7个成员国总和。自1850年以来的累积排放量已经达到了2,60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94%的全球碳预算用于1.5摄氏度的目标已经用尽。(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1992年,中国的历史排放量大约是欧盟的五分之二(41%)。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成为共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政策。中国也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8月2日,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导向转变,进一步加大能源经济绿色转型的力度与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简单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