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建筑碳交易”相关结果188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3-07-31

      2015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开展低碳城镇、低碳产业试验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的试点,全面推进低碳试点工作。...此外,要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来源:投资者报2013-07-08

      邹骥对记者说,不管峰值何时到来,之后是持续的平台特征还是迅速下降,取决于那个时候的能源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出口结构、消费特征(特别是交通和建筑方面的能耗)、各主要部门的效率和关键技术应用状况。...显而易见的是,发改委在各级政策、文件、会议中明显强调对碳市场、碳交易试点的重视,较少提及碳税。发改委与世界银行、欧盟都有碳市场方面的项目合作,额度颇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6-19

      虽然197栋大型公共建筑也被纳入了管控体系,但不同于工业板块,2013年,碳排放限额线以上的建筑没有强制履约义务。...两年多的筹备中,深圳创下数项第一:中国第一部规范碳交易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中国第一个组织层面温室气体量化、报告和核查规范和指南;中国第一个主要采用基准法进行分配的碳交易体系;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3-06-18

      按照目前的碳排放配额计划,未来五年深圳将基本建立起工业企业碳市场、建筑碳市场和交通碳市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碳排放管控体系,碳排放量总体下降25%左右。...排放超标的企业须到碳交易市场购买配额,配额有盈余的企业则可选择到碳交易市场出售配额。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5-28

      635家企业和200栋建筑纳入交易体系据我了解,在对纳入碳排放交易的工业企业做碳盘查时,主要核查2009-2011年这三年的数据。在以后的碳交易中,是以自然年为碳排放周期进行计算。...理论上而言,只要用了油、煤、气、电的企业和单位都要排出二氧化碳,都应该作为碳交易纳入的对象。但基于深圳碳能耗排放的实际情况。试点阶段,深圳只纳入了两个能耗比较大的行业,一个是工业企业,一个是大型建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5-21

      碳交易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目前试点的缓慢进展来看,预计全国碳交易的时间要推迟。前述接近国家发改委专家对本报分析。...)系列报告,同样预计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最早到2025年达到峰值发改委分析,目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将基本完成工业化,届时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将趋于稳定,但城镇化仍将持续,城镇建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5-08

      有消息称,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碳交易平台,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迹象。但仅有这样一个平台还远远不够,实体经济领域的进展方为根本。当前距2020年只有七年,要整体实现碳减排目标难度非常之大。...2009年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在提出今后碳减排目标的同时,曾提出了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的发展思路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04-09

      方案提出,乌鲁木齐市将把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纳入市人民政府统计指标体系,逐步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统计体系及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建立符合乌鲁木齐市特点的碳交易市场;确定全市碳源集中区与碳汇集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年度碳核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