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结果240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5-14

      参与投票的丹麦议会能源和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斯里格德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离投票结束时隔不久,我还不能评论未来的结果,格德表示,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去挽救这一全球旗舰型的气候政策。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05-09

      据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委托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撰写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预测,中国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在2014年将位列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5-08

      2009年末,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美国曾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过去的数年间,围绕减排问题美国与世界打了不少口水仗。如今美国已经不是碳排放的领头羊,取而代之的是中国,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一件事情。

      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2013-05-08

      4月下旬,欧盟碳交易市场(以下称eu ets)的救市修正案没有得到各成员国批准,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争论之后,希望的破灭,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支持者带来了沉重打击。这一结果其实并不意外。...有些救市案的支持者认为,目前的碳价格已不能有效激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延缓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这是一个伪命题。

      来源:能源集锦网2013-05-03

      ets受挫显然不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ets曾是全球碳减排的风向标,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标杆,如今却一蹶不振,迟迟无法发挥真实作用。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3-04-28

      电力生产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还多,将该部门置于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中心位置。在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继续发展的同时,其来自能源生产的排放正在攀升。2011年,中国和印度占全球煤炭需求的57%。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3-04-28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欧盟一向标榜自己引领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而在此次关于ets的表决之后,这种自吹自擂的论调将变得苍白无力。...该次表决也将使需求一个全球统一的碳价标准变得更加困难。不可否认,碳排放的危害是全球性的,为其制定一个全球统一的价格完全符合逻辑。

      来源:暖空调在线2013-04-26

      如果用价格反映污染、水、温室气体和废物的长期影响,基本货物从水泥到小麦全球产量造成的损失总额为7.3万亿美元,原文引自一份企业和投资者指南。...在亚洲以中国为首的燃煤发电,估计一年有4430亿美元的收入,但对自然造成4520亿美元损坏,主要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和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4-24

      尽管澳洲气候变化部长克莱格康贝强调,与欧盟碳市接轨的计划不会改变,但如今欧盟ets前途未卜增加了反对人士的忧虑。世界能源消费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也在尝试引入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的清洁能源投资已经出现疲软态势。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17日发布报告称,2012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比2011年下降了11%,部分原因是很多国家削减了清洁能源发展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04-22

      能源投资价格已发生变化在碳价格机制的推动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的风电与新建煤电厂相比,更具竞争优势。日前,一些研究机构发布报告,对澳大利亚的不同能源发电成本进行了全面的模型分析。...从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与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工业和创新事务部部长格雷格-康贝特在澳大利亚部长级对话会上透露的消息看,双方同意在建设碳市场领域加强合作。

      来源:新华国际2013-04-19

      丹麦、瑞典和芬兰是全球率先利用热泵技术来处理城市废水的国家。尤其是赫尔辛基,它还曾因大型供暖和制冷系统而获奖。这场能源革命能否在其他地方流行起来还有待观察。...不过,认真考虑城市热网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气候变化。利用热泵在全市网络中回收利用我们的余热或许有助于抑制加速气候变化的因素。那就实实在在是一场能源革命了。((英国《新科学家》周刊 作者:切尔西沃尔德))

      来源:《能源评论》2013-04-19

      ,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中国矿业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丛威等专家以及北汽福田汽车公司、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点普咨询公司...杂志在两会期间积极筹划并召开了以治霾的能源作为为主题的第13次《能源评论》学术沙龙,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2013-04-17

      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支撑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换关键科技问题;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方面。

      来源:中国能源报 裴建军2013-04-17

      为保护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今后我国必须对co2排放有所限制,企业或个体不能无限制或无代价地向大气排放co2。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碳排放权概念,可行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将惩罚和激励结合起来考虑。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3-04-12

      中国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在2014年将继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撰写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近日发布,并作出上述预测。广阔的市场前景就在眼前,中国的碳交易也正掀开神秘头纱愈行愈近。

      来源:上海商报2013-04-08

      对于碳交易,其优势是碳减排量确定,减排激励性强,可以催生碳金融,引导大量资金参与减排,通过交易使全球不同地区减排成本降低;其劣势是碳价格波动频繁,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体系正常运转成本高,对未来变化适应性较差...(作者系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部)

      来源:盾安节能2013-03-25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3-03-15

      《十二五国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的技术,有望实现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被广泛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详情点击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3-01-15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国际汞公约谈判被认为是重要性不亚于气候变化谈判的又一项全球环保重大议题,这也将成为国家加快推进全国汞污染治理进程的最大动力。...汞减排履约大限临近1月13日,联合国在日内瓦举行全球限汞公约案的政府间谈判,此次谈判共有140多个国家参加,计划到18日就公约案达成最终协议。

      来源:证券日报2012-12-19

      李硕同时指出:在国际气候秩序新旧交替的时代,未来几年更需要中国展现大国的风范和领导力,为推动全球近期减排雄心的提高、为促成下一个十年的全球气候行动协议注入更大的推动力。...节能减排不遗余力 多种手段力推绿色经济碳交易、标准化以及发展新能源将成为未来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或方式近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8次缔约方大会已经结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