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泥回流比”相关结果304

      来源:水处理技术2016-07-15

      2结果与讨论2.1活性污泥回流选择对混凝效能的影响实验中回流污泥平均质量浓度5.2g/l,实验结果见图2。...研究内容包括优化高效絮凝工艺中的反应强度(g值)、污泥回流、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药量等工艺运行参数;并考察了各种运行条件下高效絮凝工艺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来源:广州多分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6-07-15

      臭气浓度比较高,感知非常明显,长期工作难以忍受。...万吨印染工业污水,在工艺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硫化氢,甲烷等臭气,关于水务臭气治理工程,在经过该单位技术人员最近的现场勘查初步了解情况如下:l 臭气主要来源:污水处理厂的粗格栅及一级提升泵池、污泥调节池、污泥回流

      来源:水博网微信2016-07-15

      在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高cacl2废水时,应适当加大污泥回流量,以减少废水波动造成的冲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4)污泥脱水。...含nacl较高的废水生物处理时,污泥灰分含量低于含cacl2废水,而含盐废水密度大,在污泥膨胀或曝气池受到冲击污泥解体时,菌胶团比含cacl2废水容易上浮流失,因此含nacl较高的废水生物处理最好采用生物膜法

      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整理2016-07-12

      当要求硝化反应时,qc=10~30d;hrt:20、24、36、48h,根据对处理出水水质的要求而定;nsbod:0.03~0.07kgbod/kgmlss.d;nvbod:0.1~0.2kgbod/m3.d;回流比r

      来源:污水处理厂微信2016-07-11

      考虑到填料旋转以及总容器容积,填料的填充比被定义为载体所占空问的比例,为了达到最好的混合效果,填料的填充比最大为0.7。...作为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mbbr法兼具两者的优点:占地少在相同的负荷条件下它只需要普通氧化池20%的容积;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随水流流动所以不需活性污泥回流或循环反冲洗

      来源:中侨环境2016-07-11

      该技术最显著的工艺特点是不需要设置二沉池和污水、污泥回流系统;通过程序控制合理调节运行周期使运行稳定,并实现除磷脱氮;不设二沉淀池及省却回流系统,占地少,投资省,基建和运行费低,适合于中小水量污水处理的工艺...organica生态处理技术与国内其它先进工艺的比较2.1、同规模项目技术比较为便于比较,以中小城镇典型处理规模2万吨/天作为比较依据,直接运行成本包括电费、药剂费、人工费(mbr工艺含膜更换费),具体内容见下表

      来源:环保零距离2016-07-07

      9.污泥回流r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qr与污水流量q之比,用%表示。10.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水进入曝气池后,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也称曝气时间。...6.sour比耗氧速率也称our 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specific oxygen uptake rate)的简称,它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利用氧的量,是评价污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微信2016-06-30

      膜池~好氧回流比500%,好氧~缺氧回流比400%;设计最大供气量525nm3/min;生化池水深5.5~5.6m;硝酸盐去除量0~16mg/l,甲醇设计投加量0~48mg/l。...进水端设有污泥回流,池内设置立式涡轮搅拌器,一方面使泥水混合均匀,另一方面也使混合物在填料层上下形成环流,增加污水与微生物的接触,提高传质效率,强化废水处理效果。

      来源:水博网微信2016-06-30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进水中总凯氏氮tkn与cod的比值高时,需要降低混合液的回流比以防止no3-进入厌氧池。...该工艺的缺点是污泥回流携带的硝酸盐回到厌氧池会对除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且受水质影响较大,对于不同的污水除磷效果不稳定。

      来源:水处理技术2016-06-24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由于边池兼作曝气池和沉淀池,反应池的容积利用率比较低。(2) cass 工艺cass 工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由goronszy 教授在iceas 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改进型sbr 工艺。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微信2016-06-22

      由两级接触氧化池与中间沉淀池组成耐盐活性污泥回流系统。...池内均设有填充比40%的软性填料,有效增加系统生物量和硝化菌。池底布设穿孔曝气管,控制溶解氧浓度2~4mg/l。(5)除磷沉淀池。

      来源:环保水圈微信2016-06-22

      出水氨氮有时偏高 污泥发黑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其与fe生成fes 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解决对策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vss.h;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

      来源:环保零距离微信2016-06-15

      由于磁粉的比重大,因此大大增加了混凝絮体的比重,加快了絮体的沉降速度。磁混凝工艺同时设置了污泥回流系统,使得污泥中磁粉及混凝剂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混凝剂用量。剩余污泥中经过磁粉回收后排出本系统。

      来源:中国城镇水网2016-06-14

      如果不是联系的,连续进入生化池的废水就无法与回流污泥混合,去除效率和抗负荷波动能力就会降低,所以,污泥回流应该是连续的。问题8:印染废水,分高、低污水。...问题5:生化池回流是指二沉池污泥回流还是生化池的内回流? 停曝气至少要停2天以上,恢复进水时,我想排出池体的一部分上清液,再进水,可否?采取闷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污泥才能恢复活性?

      来源:水博网微信2016-06-06

      居国外的一些报道,氧化沟比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能耗降低20%30%。6.与其他污水生物处理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工艺可靠性强、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氧化沟处理污水的整个过程如进水、曝气、沉淀、污泥稳定和出水全部集中在氧化沟内完成,最早的氧化沟不需要设初次沉淀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采用延时曝气、连续进出水,所产生的污泥在污水净化的同时得到稳定,处理设施大大简化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微信2016-05-26

      高于2mg/l 污泥发黑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其与fe生成fes 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解决对策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vss.h;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

      来源:环境工程2016-05-26

      ③ 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但是如果把这些污泥回流到曝气池,却不能再现这样的能力,从而创造了吸附再生法。活性污泥的再生实质上是给微生物以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转移来的有机物。因此,有人把它改名为接触稳定法。

      来源:环保零距离微信2016-05-23

      另外考虑到此处设置堰的目的是使推流段经混凝的原水均匀的进入到沉淀段,流速应该比较低,应该以不破坏絮体为目的。...2、污泥回流及排放系统污泥循环系数按循环水量8%计算。5000.8=40m3/h,泵的扬程取20mh2o。采用单螺杆泵。系统设置4台。2台用于污泥的循环,2台用于污泥的排放。螺杆泵采用变频控制。

      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微信2016-05-17

      回答:1、没有任何必要去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水解池的,否则问题会更加严重。2、建议对策:1)尽量减少进入水解池的ss,2)减低水解池的水力停留时间。问题2:水解酸化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哪类?...比如从镜检和sv30试验来看与正常情况下会有哪些不同?2、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tn、tp的去除率能达到多高?如果采用泥膜混生并且连续回流的的方式,是否有利于n、p去除率的提高?

      来源:环境工程2016-05-11

      通常cass池分三个反应区: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和好氧区,容积比一般为1:5:30。整个过程间歇运行,进水同时曝气并污泥回流。该处理系统具有除氮脱磷功能。...同时,iat池污泥回流dat池。它具有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并有除磷脱氮功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