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高碳资源”相关结果252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2-26

      煤改气加剧气荒之后,监管层考虑提升燃气资源自给,再度集中批复了几大煤制气示范项目投建。...而针对煤炭油气化过程中水耗、排污、高碳等问题,业内企业比如神华,也正在进行技术攻关和改良。

      来源:新华网2013-12-26

      日益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制约,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高碳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低碳发展,才能缓解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约束性指标考核问责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求各级政府必须采取铁腕来推进节能减排,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重视程度有所减弱。

      来源:中国能源报 张子瑞2013-12-11

      、环境、代价过大,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也越来越突出。...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经济总顾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贺铿指出,绿色低碳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应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方式,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2013-11-08

      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大力支持与保障,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工业领域中有众多高耗能行业,这些行业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这是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中国亦是如此。...这是减碳的一种方式,而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节能改造,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碳的排放量,这需要政府、用能企业、节能服务公司等多方的合作才能实现,因此,加强合作是实现减碳的必要手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1-07

      城镇化的速度不是问题,如何避免被高碳锁定才是关键,只有保持城市适度的规模才能有效避免城市病。记者:课题组对中国低碳城镇化提出了一个怎样的战略目标?...庄贵阳: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着力点。中国提高城镇化质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也要依托城市为空间载体发展低碳经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3-11-05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城市在社会服务、资源、能源等方面同步供给,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满足投资需求,中国城市将消耗全球能源的20%,并消耗最高可达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四分之一。...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高碳锁定正逐渐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表示,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一段时期内很难改变,因此这也要求我国必须走低碳路线。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3-10-28

      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污染排放强度目标,反映了中央政府希望从资源耗竭型的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的社会转型。...他同时表示,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能源消费总量还会相应地增长,传统的高碳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来源:新华网2013-08-08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下,三大废弃物变废为宝,正在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新资源新产业。...山西省统计局统计专家武鹏程说,传统产业循环化,延长煤焦化、煤电材、煤电铝等资源循环产业链,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是推动山西高碳产业低碳发展,实现工业新型化的主要路径。

      来源:发改委2013-05-10

      发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是在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实情况下,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要举措,并有助于实现煤、石油等高碳资源的低碳化、集约化利用,促进电力、煤化工、油气等高排放行业的转型和升级,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5-08

      煤炭洗选节能减排作用巨大,是我国节能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高碳能源低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原煤经过洗选,能够更清洁高效使用。...,东南部地区由于开采早、开发强度大,资源已经严重枯竭,产量快速下降。

      来源:环境保护部网站2013-03-01

      山西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山西省人大代表认为,省长提出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经济找到了突破绿色抓手。

      来源:中新网2012-11-19

      孙桢说,新能源法实施以来,资源能源产品的价格改革非常成功,目前污水处理费用已经并入水价、脱硫成本进入电价,价格部门并非唯降是从。...而对低碳能源的补贴,往往却间接补贴到高碳产业上。 孙桢在2012第五届(中国)世界环保大会上表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内,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将不在于怎样鼓励低碳,而在于惩罚高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