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结果2650

      来源:太原新闻网2013-06-13

      对既有居住建筑中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进行节能改造,是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来源:中电传媒舆情监测网2013-06-09

      2009年9月22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讲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已成为各方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主渠道,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各方加强合作的基础

      来源:深圳商报2013-06-09

      从昨天下午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即将于6月17日至18日举行的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将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市低碳发展为方向,通过低碳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的主题,立足深圳国际低碳城,扩大低碳城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PV-Tech2013-06-04

      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好方式,还对整个世界的繁荣和供应安全作出贡献。尤其是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时候,这是可再生能源对全世界国家的吸引力。...在下一届联合会期后会议上,其计划共同呈现可再生能源对繁荣、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作为一个理念的网络和驱动器,其还致力于为项目提供动力,推动能源系统的全球转变。高层代表采用一份公布承认他们的榜样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5-22

      胡建民表示: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的投产,标志着国内掌握了igcc电站的关键技术,具备了自主设计、建设、调试和运行igcc电站的能力,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同花顺2013-05-21

      目前,虽然ccus技术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技术路径之一,但从全球看,该技术仍处于研发和早期系统示范阶段,尚未出现商业化案例。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05-20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我国政府重视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稳步健康发展,重视该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继续结合国情稳步推进该技术发展。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13-05-15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十二五时期,我区节能环保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以及优化产业结构

      来源:发改委2013-05-10

      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与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开发、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相关领域中长期规划的衔接与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整体要求,围绕贯彻《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关于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的相关工作任务,按照立足国情、着眼长远、积极引导、有序推进的思路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05-09

      据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委托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撰写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预测,中国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在2014年将位列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

      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2013-05-08

      有些救市案的支持者认为,目前的碳价格已不能有效激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延缓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这是一个伪命题。...4月下旬,欧盟碳交易市场(以下称eu ets)的救市修正案没有得到各成员国批准,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争论之后,希望的破灭,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支持者带来了沉重打击。这一结果其实并不意外。

      来源:能源集锦网2013-05-03

      ets受挫显然不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ets曾是全球碳减排的风向标,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标杆,如今却一蹶不振,迟迟无法发挥真实作用。...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感让多国意识到发展碳市场的必要性,不少国家在借鉴ets的发展经验后,成功形成了本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3-04-28

      国际能源署表示,参加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的国家,包括美国、印度、中国、俄罗斯和巴西,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而且它们通过转换其政策焦点,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大贡献。...电力生产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还多,将该部门置于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中心位置。在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继续发展的同时,其来自能源生产的排放正在攀升。2011年,中国和印度占全球煤炭需求的57%。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4-24

      五、《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勾勒我国工业碳减排路线图。六、中国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确立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4月16日,2012年度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低碳年鉴2012》首发式在北京举行,本次评选活动为连续第三年举办。

      来源:《能源评论》2013-04-19

      杂志在两会期间积极筹划并召开了以治霾的能源作为为主题的第13次《能源评论》学术沙龙,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

      来源:国家住建部网2013-04-12

      4月1日,在中国及世界各国政府对发展绿色建筑事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3-04-12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撰写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近日发布,并作出上述预测。广阔的市场前景就在眼前,中国的碳交易也正掀开神秘头纱愈行愈近。

      来源:上海商报2013-04-08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部)...在政策实践中,可以统筹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的机制设计,采用混合模式扬长避短,达到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杨昆2013-03-29

      中国政府把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了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指标。

      来源:盾安节能2013-03-25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