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染责任主体”相关结果29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尔德2014-05-21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土、建设部门,对于拟开发利用的关停搬迁企业场地,未按有关规定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的、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禁止进行土地流转;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的,禁止开工建设与治理修复无关的任何项目

      来源:北京商报2014-05-20

      《通知》要求,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拟开发利用的关停搬迁企业场地,禁止进行土地流转。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的工业企业用地中,超过30%的土壤已经受到污染。...因此,《通知》强调,为避免场地污染加重,防止二次污染和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禁止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拟开发利用的关停搬迁企业场地进行土地流转,确保工业企业原址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前的环境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来源:环保部网站2014-05-20

      四、严控污染场地流转和开发建设审批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土、建设部门,对于拟开发利用的关停搬迁企业场地,未按有关规定开展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的、未明确治理修复责任主体的,禁止进行土地流转;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的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欧阳春香2014-05-20

      骆建华建议,责任主体可由过去的谁产生污染谁负责转换为谁排放谁负责,由此划清排污企...首先是责任转移障碍。排污企业通过签订服务合同将污染治理工作委托给环境服务公司,能否将排污企业的治污法律责任转移至环境服务公司,需在法律层面加以解决。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5-19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很多企业想方设法地降低防治成本,总是为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减少对环保的各种投入,难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表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多种优势:一方面排污企业由于采用专业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达标排放率;一方面治污责任向环保公司转移和集中,环保部门监管对象大为减少;排污企业与治污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也促使双方互相监督制约

      来源:陕西省环保厅2014-05-19

      排放主体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共同、及时治理污染。凡是有排放、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在排放标准上一定要坚持国家标准和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坚持高标准。...娄勤俭最后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一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各级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政府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投入,要在整合环保资金集中财力解决重点区域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5-15

      修订后的《环保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法律条文也从原来的47条增加到70条,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但新法中大部分的内容还是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方面提到的比较少,或许是因为生态破坏难以量化,但相比污染,像煤炭开采造成更严重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和地下水破坏。新法中新增的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处。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4-05-09

      多利益主体的存在使得责任主体难以确认,造成污染责任的相互推诿,污染问题迟迟难以解决。行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根据美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经验,土壤修复产业生命周期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5-07

      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因此土壤污染的法律责任主体、污染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等问题缺乏明确的界定。首先,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尽快建立以谁污染、谁治理为主体的多责任、多目标的融投资体系,稳定资金来源,保证修复工作可持续开展。三是土壤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土壤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体制功能发挥受到严重限制。

      来源:中国新时代 作者:蔡爽2014-05-07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王世汶也对产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中国环保产业首先是污染责任的逼迫型产业。比如环境服务领域收入74%的份额来自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杨瑞雪2014-05-06

      而且这一行业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政策标准缺失、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可应用技术少等。由于我国土壤修复起步晚,在政策制定、技术发展方面势必滞后。...刘正军也表示,谁污染,谁治理的行业准则在土壤修复板块根本行不通,绝大多数项目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或者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但面对大片污染土壤与大量修复项目,这样的商业模式显然不现实,也不可持续。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黄贵凤2014-05-06

      要坚定不移推进土壤修复,做到队伍不散、要求不降、工作不松、责任不变,努力实现削减土壤重金属总量、恢复土壤生态功能、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二是强化执法监管,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贵冶周边环境治理指挥部要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进秀美乡村、苗木基地等各项工作,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的科学机制,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整体推进贵冶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来源:经济日报2014-05-06

      在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理念下,新环保法提出,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在4月24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以刚性的法律力量向污染宣战。这部四易其稿的《环境保护法》的每一次修改,都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这部新修订的环保法到底严在哪里?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4-05-05

      但在《水污染防治法》中,对重大水污染行为的罚款却有100万元的上限;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对大气污染行为的罚款也有50万元的上限;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最高罚款上限则是100万元。...其四是官员法定责任机制与官员引咎辞职的关系。环保法修订案也关照到了环保官员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并强调应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渎职、失职的公职人员从严问责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5-05

      周生贤指出,对于环保部门来说,坚决向污染宣战,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周生贤指出,十二五以来,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狠抓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7.8%、7.1%、9.9%和2.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蒋娅娅2014-05-04

      其中,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第三个突破是新环保法加重了行政监管部门的责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30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增加了按日计罚、暗管渗坑排污可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其目的就是要将污染责任一追到底。此次修法改变了社会公众参与环保要求泛化的状态。...权责对等,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各主体的作用。环境保护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必须明晰全社会的权利和责任,营造统筹推进的大格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构筑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莹2014-04-30

      周珂:我认为,新《环境保护法》在责任细化、落实方面,主要有3点突破:第一,责任主体更为多样。...这就为一些地方实行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二,责任的类型更为完善。以往《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责任类型主要是环境行政责任。新《环境保护法》把环境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进行了有效整合。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李江2014-04-30

      目前,各县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建设已完成责任分工,确保明年6月底前实现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市2013年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共有14座,主体已经建成,但处理设备和收集管网没有完善,需要尽快实现进水运行。

      来源:科技日报2014-04-29

      在这方面,大气、水污染治理已有经可取,即必须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只有理顺管理体制,从源头减少污染,形成合力多管齐下治理,才有可能让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打破滞后局面,进而走出困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