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污染责任主体”相关结果292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4-28

      但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在多大程度上赋予公民环境权,从而给环保法再增加一个维度:公民要求政府履行环保义务的权利以及相应的政府责任。...其实相比于公益诉讼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起集体诉讼制度,让那些在严重污染事件中受害的群体能集中力量寻求损害赔偿,这样才能建立起对污染企业的制约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28

      其中,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进行违法举报,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新修订的《环保法》一方面授予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环境监察机构可以进行现场检查,授权环保部门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设施设备可以查封扣押,对超标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可以责令限产、停产整治。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骆建华2014-04-25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说,环境问题和其他问题不一样,不管我们对环境、对污染有多么不满,我们自己都是贡献污染的一分子。如果我们每个人不从自己做起,是没有出路的,当然企业是主体,政府要负责。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臧文超2014-04-25

      同时,场地污染责任主体不明,造成很多污染场地处于无人治理、无人问津的状态。...中期,要以编制和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契机,明确责任主体,实现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上的突破,初步建立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框架体系和基本法规制度,使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和典型区域场地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杨烨 林远2014-04-25

      他对记者说,按照惯例,一旦确定要进行公益诉讼,会首先确定责任主体,并且对事件、以及环境和公民的利益损害进行评估,并提出索赔金额,如果胜诉后,被告的污染企业将会支付相应罚款,用来作为环境修复和受损害民众赔偿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4-04-25

      据了解,各细分领域的法律将更具指导力,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将明确地方政府的区域环境质量责任,促其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加强雾霾治理联防联治;土壤污染防治法将明确污染土地的修复主体责任,特别是其中争议最大的历史遗留场地的责任主体认定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4-24

      在修订草案已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以及加强监督等基础上,报告建议增加规定:一是在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联合防治中实行统一标准。...针对修法过程中关注较多的环境公益诉讼,报告建议将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扩大到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

      来源:解放日报2014-04-24

      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出《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污染场地调查评估的主要内容和责任主体。可问题是,评估、制定方案、修复、监理、验收,具体怎么做?没人做过!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蒋涛 郭金超2014-04-23

      从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到污染按日计罚、责任人与企业面临双罚,再到处罚不设上限,违法企业恐难逃法网。对政府而言,环境保护在政府责任中比重大幅上升。...如他建议,有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可扩展到其他法中,让公民向不作为、乱作为的行政主体提起诉讼。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23

      其次,目前的法律把受污染侵害的人排除在直接利害关系人之外,所以,受水质污染侵害的人没有权利直接起诉造成土壤污染的主体,而只能依据合同法起诉自来水公司,自来水公司再根据其损失起诉导致土壤污染的主体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4-22

      如果自来水厂及时履行了水质检测和通报责任,那么仅向自来水用户承担没有供应合格水的违约责任,之后再由自来水厂向污染者中石油兰州石化追究污染侵权责任,即可。...如果自来水厂没有及时履行自己的应有检测责任,在采取应急措施前,致使一些自来水用户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污染水,使市民蒙受损失,或者身体受到影响,使损失扩大化,就应当向自来水用户承担一定的过失责任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4-04-22

      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环境污染公共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鸣起当天在就草案向会议作汇报时说,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在修订草案已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以及加强监督等的基础上,增加三项规定。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刘立平2014-04-21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企业是治理污染的责任主体,企业的污染治理资金是我们治理重金属污染的重要保障。...湘江污染的源头要堵,但对治污的过程也要严管,对污染行为要严惩。2013年,省人大通过的《湘江重金属污染防治条例》是保护湘江的重要法律武器。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 作者:阴志远2014-04-2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锦楼博士谈到:污染结果公报的公布,应该首先要加强对普通大众的科学宣传,二要进一步分析引起污染的主要原因、识别主要敏感介质及敏感人群,评估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判定主要责任主体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肖颖 冯永强2014-04-17

      二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特别是要夯实政府在治污降霾中的主体责任,强化企业的首要责任。各市都要把推进治污降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群众汇报大气污染防治的情况。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4-04-16

      这就不禁引人反思,那些造成污染的企业哪里去了呢?从民事赔偿的角度,我国法律基于大陆法的框架,对于不确定受害人的案件没有明确的起诉主体。...污染企业却不承担污染责任,也不为土壤的恢复和治理付费,而将污染的成本最终转嫁给全社会来买单,这明显是不公平的。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周迎久 通讯员 王锦慧2014-04-10

      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公开环境信息是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之一。作为工业大省,河北省积极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让排污企业接受社会监督,引导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蕊2014-04-08

      比如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依然还没有到位,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依然不足等。严峻的形势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是,应该清楚看到,我国水环境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赵英民如是说。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常纪文2014-04-02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不是个体污染而是集体排放叠加或者交汇产生的污染,那么每个企业的污染贡献是多少?责任有多大?需要区分解决。不仅本地有污染,外地的污染随气象变动也侵入本地。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3-31

      例如,对不同用途土地污染的划分、各种土壤相关污染物种类的确定和划分、受污染土壤的修复责任的分担、土壤污染整治的行政管理体制制定等多方面的实际操作性问题,单靠修订现行法律法规是无法解决的。...三、基本法律制度1、土壤污染调查监测制度调查监测制度是防治土壤污染的一个基础性制度,土壤调查耗时长、过程复杂,要明确调查主体、统一调查方案、规范调查方法,建立土壤污染档案,特别是对已发生土壤污染事故的区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