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保护制度”相关结果3082

      来源:中国环境报 肖颖2013-12-31

      要对各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做到零容忍,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在环保方面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对工作不力的领导班子考核时必须一票否决。娄勤俭强调,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高胜达2013-12-26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近期表示,土壤修复市场若全面展开,会非常大,远远超过大气和水。...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已经启动土壤地下水污染责任机制研究,将为最终建立我国的超级基金制度奠定基础。

      来源:中国环保网2013-12-24

      会议要求,必须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为抓手,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身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在发展中保护

      来源:新华网2013-12-19

      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科学治理,推广适用技术,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为抓手,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

      来源:能源评论 陈国强2013-12-18

      因此,我们乐见更多的法律中能体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绿色理念;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从绿色经济视野重新审视我国的现行法律,提出更多立法、修法建议。...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体。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可能会增加经济成本,甚至会阻碍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 刘真真2013-12-18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来源:中国矿业报 张海鹏2013-12-10

      这个制度更加完善以后,可以减轻政府监督管理资源的巨大支出成本。记者:《决定》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与之前的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以及林地资源红线的区别在哪?...这种赔偿性的制度既可保证环境的公平,也可增加上游治理污染的动力。记者: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对于环保部的工作提出什么新的要求?夏光:应该说,提出了很重要的要求。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郭安丽2013-12-09

      推动重点地区生态建设《规划》提出,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等资源富集且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3-12-05

      我想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应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要实现就业保障和居民收入增加的这样一种增长。...第三推广绿色标识和标志制度。凡是用电子产品,都应该有能耗标识,凡是跟环保有关的产品,都应该有环境认证。这样让广大群众有一个选择,体现绿色消费,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来源:北京商报讯 陈维2013-12-05

      同时要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户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

      来源:环保部2013-11-29

      《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来源:新华网2013-11-25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的问题,像新型工业化道路五个定义里边就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两个定义,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城市扩建、项目决策、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中,始终要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把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具体化到各个层面,实干而不空谈,兑现而不失言。

      来源:证券日报2013-11-22

      要在过去强调的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基础上,加上谁破坏生态谁付费,谁使用资源谁付费两个原则。让破坏者担责,让受益者补偿,才能彻底强化生态保护。...,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2013-11-22

      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评论:强调以制度保护、治理环境。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2013-11-21

      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环境监测预警等领域和方面,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因此,在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六项主要任务中,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被率先提出来。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2013-11-21

      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开发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源头管控、过程监管和绩效考核

      来源:新华网2013-11-20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新华日报2013-11-20

      同时还体现在环境保护职能的转变:一是从单纯强调工业三废防治向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核辐射安全管理三大职能领域转变;二是从注重单环节末端治理向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从单一执法监督职能向监督执法与统筹协调兼而有之转变

      来源:德邦证券2013-11-19

      首次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显示出决策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意志,不仅意味着环境因素将成为干部考核的依据,更将成为惩戒的重要依据。...三中全会决定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提出。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2013-11-19

      过去对国土功能没有细化规划,现在有了主体功能区规划;过去对生态功能区域没有划定,现在有了生态红线。宏观上确定了人类活动的上线和生态保护的底线。夏光说。...国家有责任保护后代利益,需要给予制度保障,比如划定生态红线,实行独立监管,加强政府权力等政策。这和市场化不矛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两个途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