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结果692
      垃圾难题何解?听听大咖怎么说

      来源:环保科普3652017-06-0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一般一个车装5吨,2万多吨就意味着需要四五千辆大卡车去拉,排队运输的时间以及填埋占地都成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严格的法律也规范着消费者。德国法律规定:如果垃圾回收人员发现某一处垃圾回收点经常没有严格分类投放,会给附近居民区发放警告信。如果警告后仍没有改善,会提高该居民区垃圾清理费。

      央视新闻调查 | 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废水如何做到零排放?

      来源: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7-05-3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指出:一般一个车装5吨,2万多吨就意味着需要四五千辆大卡车去拉,排队运输的时间以及填埋占地都成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我们其实很多原则性的东西都提到了,但是不够细致,不够明确,不够刚性。在执法的时候,就会依据不足,力度不够。

      住建部:46城市垃圾强制分类要求将发布(附46城市实施方案的进展情况)

      来源:央视网2017-05-27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刘建国:主要就看我们的软件条件,法治化的水平跟我们全民参与的程度。...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刘建国: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参与,大部分人不参与,那你最后得到的垃圾还是混合垃圾。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硬件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一些地方分类处理的硬件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日均2600吨“餐厨垃圾” 北京如何破解处理治理难题?

      来源:新华社2017-05-26

      “中国特色”难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指出,餐厨垃圾处理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崇尚“以食为天”的中国人的餐饮习惯,决定了所产生的餐厨垃圾“高油、高盐”的特性,如果将其与生活垃圾混合堆放并进行焚烧和填埋,不仅资源化利用率低,而且易造成污染地下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

      第六届中国<mark>环境</mark>院所长论坛召开   百名专家共同探讨环保科技创新

      来源:中国青年网2017-05-24

      本次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以《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为题做了主旨报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和贺克斌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作为本次大会主席,做了会议的主旨报告。

      来源:法制日报2017-05-23

      参加座谈会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国分析,缺乏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设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教授王尚旭对北京市昌平区辛庄村的垃圾分类与利用作了详细调查。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2017-05-19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认为,之前,产业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做的较少,未来我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一定在农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认为,之前,产业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做的较少,未来我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一定在农村。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7-05-17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做的一份调研显示,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仅有约50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建设了一批污泥消化装置,而且污泥处理设施小,甚至近20座都已不能使用。...由于与日俱增的污泥产生量与污泥处理能力的严重不匹配,大量污泥被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堆放,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而污泥直接排放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一般来讲,1000吨污水大约会产生1吨左右的污泥。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2017-05-12

      王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伟城市污泥的产生与处理现状近年来,我国加大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9%,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22%,全国污水处理总量达到

      来源:新华社2017-05-0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可以倒逼垃圾的分类投放等各环节的立法、制度化,比如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包装废物管理条例的出台,快递行业、餐饮行业作业规范的制定等。

      “第21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4-25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俊华教授作主旨报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俊华教授报告的主题是《大气灰霾污染特征及关键前体物控制技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王书肖在作专题报告在汞污染防治技术与应用专题研讨会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大气污染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王书肖介绍了我国大气汞污染防治进展与履约技术途径,报告对燃煤

      垃圾分类从鼓励到强制 重拳出击“中国式”垃圾处理

      来源:中国网2017-04-20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也认为,在公共机构和企业先行推动垃圾强制分类,公共机构和企业责任人明确,组织动员能力强,任务好落实,效果好考核,这样可解决在居民中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时执行难等问题。

      深度|从垃圾分类透视社会文明进程

      来源:光明网2017-04-18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把垃圾分类比喻为一个“木桶”,法制化是它的“底座”,但目前还不牢固;政府推动、资金保障、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虽是“长板”,但全民参与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后者直接影响到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效果

      来源:北京日报2017-04-18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指出。市城管委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处长冯向鹏介绍,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广大市民群众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我国工业烟气污染控制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

      来源:清华新闻网2017-04-18

      理事会选举郝吉明为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选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俊华为实验室主任。...成立仪式前还召开了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首届理事会,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担任理事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和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党委书记张利华担任副理事长。

      来源:科学网2017-04-14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告诉《中国科学报》,分选处理后的物质再经过后续处理可分别获得金属、塑料、玻璃等再生原料,而剩余部分则根据其物质特性选择恰当的无害化方法进行处理处置,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04-14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解读说,但根据国内的现实情况,估计短时间内可能还是会将强制性手段与激励性措施结合起来,双管齐下,让居民尽快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分类则是指按照垃圾的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影响以及现有处理方式的要求等,将垃圾分离成不同类别,为后续的科学处理提供基础,有助于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7-04-1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在公共机构和企业先行推动垃圾强制分类,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公共机构和企业责任人明确,组织动员能力强,任务好落实,效果好考核;二是传统的动员激励方式的主要受众为老人小孩

      四问“垃圾焚烧” 缘何一年“烧”掉370多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4-07

      从事固体废物处置研究多年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也认为,既应重视焚烧技术的提高,也要加强对垃圾焚烧厂运营的监管,如通过无害化等级评估等方式强化监管,形成良性运营。...对此,《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向本报记者说明称:“所谓社会成本,主要包括由公共财政直接或间接支付、跨越焚烧厂界的资金,以及因焚烧而产生的健康成本

      来源:新华社2017-04-0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将倒逼前端立法、制度、规范不断完善,带动后端资源化产业发展,最终有助于实现垃圾减量的目标。垃圾分类要持之以恒推进。...会议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