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专项资金”相关结果3511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8-22

      8月15日,从环保部获悉,山东省东营市近日下发文件,对2012年度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扶助重点进行了明确。该市规定,2012年热电厂建设脱硝设施的,每个企业补助脱硝扶持资金500万元。...东营市环保局认为,通过对重点治理工程给予政策性扶持资金,可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引导企业加快治污减排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进展。

      来源:天山网2012-06-19

      对工作进展不力的限期治理企业将挂牌督办;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期限治理的企业,自治区环保厅将其纳入污染减排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对象,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资金补助。...国电新疆红雁池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在会议上发言时说:我公司已向国电集团公司递交专项报告,争取技改资金支持,同时我公司也积极筹措资金,力争项目按照自治区环保厅要求按期完成,改善乌鲁木齐的大气环境质量,确保电力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05-03

      龙净脱硫公司主要从事脱硫、除尘设备的设计制造、咨询服务及工程承包业务,承担着1999年国债专项资金建设燃煤电站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国产化项目。龙净环保目前还处于烟气脱硫技术引进的前期。...龙净环保计划利用新股募集资金1、 624亿元投资烟气脱硫产业,目前技术合作方为美国ge公司。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5-02

      同时,政府层面也有相应针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领域的专项资金,各类环保产业基金成为环保企业投融资的新平台。...近年来,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出台了多项旨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政策,在工业节能领域也出台了多个专项扶持资金。随着国家金融体系总体持续向好,工业节能产业整体的投融资环境也在持续向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03-01

      加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工业节能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九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重点支持行业节能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装备的研发,推动产业化应用;对鼓励发展的节能项目,其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节能装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2-27

      、开展排污权有偿调剂并用新建项目的总量调剂资金建立减排专项资金、让脱硝企业尽快享受到脱硝电价优惠政策四个方面来研究解决问题。...湖北省环保厅表示,对按时完成脱硝工程建设并正常运行的企业,在国家脱硝电价补贴政策出台前,该厅将给予运行资金补助;辽宁省下发了《辽宁省十二五期间电力企业脱硝计划》,表示要从环保专项补助资金、省政府采取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贷款

      来源:发展改革委2011-09-29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80多亿元、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220多亿元,共支持了5200多个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形成节能能力1.6亿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国家制定发布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中央和省级地方财政都设立了节能专项资金,对节能改造实行投资补助和财政奖励,有力推动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共形成节能能力3.4亿吨标准煤。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8-31

      一是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二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完善会计处理制度;四是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节能服务方需要提前垫付大量的资金,融资问题一直是合同能源管理的瓶颈。

      来源:百方网2011-07-27

      、煤基清洁燃、太阳能光伏、风能、储能电池、燃料电池、led照明、 核能八大领域.天津十项举措重点支持新能源领域产业发展,“明确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风电、光伏、绿色二次电池和led四大产业,计划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为此,天津将从十个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是支持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平台与环境建设。二是支持实施一批新能源自主创新重大项目。三是加强新能源领域检测试验、认证、共性技术开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09-08-27

      兆瓦级风力发电变流器作为九州电气自主研发生产的项目,曾先后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项目和第二批1300亿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周维来认为,在国家大力倡导下,近段时间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许多资金涌入到这一领域,这对行业的发展会大有好处。

      2005-03-21

      同时,县政府还从当年技改贴息专项资金中列出600万元,专项用于对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奖励和列入省节能技改项目的配套贴息。   县委、县政府的这一节能举措,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