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立体观测”相关结果28

      来源:中安在线2017-11-20

      立体观测大气给它照个ct张帅2011年中科院博士毕业,依托中科院创新工程院,他创立合肥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环境气象综合立体观测及相关技术咨询与服务。...实际上,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流动检测、立体观测等新思想和新装备正在被引入治理之中。

      大数据助力治霾—贺克斌院士:中国的雾霾污染治理进程与展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5-09

      在描述污染源排放特征上动用了各类技术手段,从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地面观测、模型预测等等,在整个地区捕捉这些污染的信息,大量的立体观测获得的信号和数据,把它在一个云的平台上处理和分析

      刘建国:大气环境综合<mark>立体</mark>监测技术进展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2017-04-18

      合肥物质院发展了大气污染立体观测技术平台,集成车载doas、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和地基max-doas,可进行区域源排放总量监测、颗粒物跨区域输送通量监测和气体污染区域输送与区域污染监测,具有高时空分辨率...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产业技术发展战略中规划:到2020年,完成我国区域环境污染综合立体监测网络;到2025年,实现机载、星载大气环境污染业务化监测;到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的智能化、立体化综合关联监测。

      来源:仪器信息网2016-11-24

      对此,报告中给出四点建议:第一,区域站、国控站部署颗粒物激光雷达、maxdoas立体监测设备、能见度仪;第二,主要传输通道部署风廓线雷达、水汽廓线雷达;第三,有条件的地方部署走航立体观测车、臭氧激光雷达

      来源:科学网2016-10-12

      周斌表示:建立、健全规范化、统一化的立体监测网络成为大气污染及成分监测的迫切需求与必然趋势,发展天地空一体化的立体观测技术能很好适应当前对大气环境监测的需求。...据周斌介绍,该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复杂地形条件下大气污染成因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以立体监测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为主要研究内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立体观测设备并实现产业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3-02

      贺克斌说,除了完善pm2.5污染源解析,还应强化大气立体观测技术平台,污染源头减排和区域调控技术等。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02-03

      副院长征文及研讨的主要议题:区域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管理与政策;区域联防联控减排机制;区域灰霾特征与治理技术;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核心技术;大气污染物源解析;空气质量模拟与预报预警;大气复合污染预测监控技术;区域大气灰霾成因联合立体观测

      来源:聚光科技2014-08-26

      此次联合观测,中科光电将承担省中心、高淳、无锡三个立体观测站点设备保障及综合数据分析工作,每日提供立体数据分析报告,利用中科光电立体监测业务模型,将激光雷达、max-doas探空数据与近地点颗粒物质量浓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