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面源污染防控”相关结果32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4-03

      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分别负责饮用水水源地汇流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的指导与监督。卫生计生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监测。...》《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农业<mark>面源污染防控</mark>与水环境保护研究展望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02-28

      深入剖析了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并从深化基础研究、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促进区域联控,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物化方面进行了展望。...排放时间、频率和组成的不确定,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三大不确定性特征,这极大地增加了面源污染防控的难度。(1)来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来源:德州新闻网2017-12-11

      坚持从严管理,强化面源污染防控。坚持科学调度,深入推进错峰生产。坚持综合执法,严格移动源污染管控。通过全面防控和精准施治,德州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控,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开展一河一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农村环保工作走向深入。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mark>污染</mark>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专项组织实施进展分析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07-27

      ,在我国主要湖泊水库流域和粮食主要产区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各单位较为系统地开展了农业化学品减量和替代、畜禽生态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以及重金属污染农田物理化学调控、农艺措施控制及植物修复技术等的试验研究与应用,形成了农田生态系统清洁生产、技术与政策等综合防控治理模式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9-28

      计划表明,吉林将从土壤保护的重点任务包括实施中部黑土地核心区综合保护、开展西部地区土壤生态修复、推动东部地区土壤生态功能提升、实施土壤分类别分用途管理、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和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抓好土壤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等七大方面重点保护土壤生态

      来源:科学网2016-09-21

      根据《行动计划》意见稿,吉林省土壤保护的重点任务包括实施中部黑土地核心区综合保护、开展西部地区土壤生态修复、推动东部地区土壤生态功能提升、实施土壤分类别分用途管理、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和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2016-07-14

      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契合时代需求,成效显著2. 1 构建起面源污染立体防护体系,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难题近年来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越来越为公众关注,为此,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水源地水资源保护,

      来源:市政西北院2016-03-24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极其复杂,流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点、面源污染防控长期乏力,流域水质严重恶化,特别是建成区存在大量黑臭水体,交接断面水质难以满足目标要求。...在当前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两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既是落实国家水十条、《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施行计划》、《深圳市贯彻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治水提质的行动方案》的必然要求,

      来源:新华网2016-03-14

      加大对淮河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加快城乡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改善淮河流域水质、加强淮河干、支流湿地的保护发展。...白金明认为,应该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污染处理协调机制,推动建立淮河流域跨出境断面水质考核标准和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此外,要积极把淮河打造成我国的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15-12-04

      ,积极探索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有效机制。...初步构建了由273个农田氮磷流失、210个农田地膜残留、25个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定位监测点和2万个农田调查点组成的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不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来源:京郊日报2015-08-11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将协作开展流域面源污染防控、化肥减量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耕地质量建设与提升及水源保护地面源污染防控。...京津冀三地土壤肥料系统日前携手创建了土肥水协同发展创新联盟,将开展智慧土肥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灌溉施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物联网应用等一批创新技术。

      来源:昆明日报2015-06-30

      当前,大理市正在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新模式,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绿色植保防控等技术,力争使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区域内氮肥、磷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5%以上,有效减少农田富余氮、磷流入洱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