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体废物检验”相关结果391

      来源:西藏人民政府网站2014-06-27

      5.严禁露天焚烧生活垃圾、秸秆等固体废物。加快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规范处置生活垃圾。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严禁城市及周边地区露天焚烧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6.绿化国土、严控尘源。

      来源:江西省环保厅2014-05-29

      运营评价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除尘脱硫脱硝、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不含危险废物)、有机废物、生活垃圾、自动连续监测等专业类别。运营评价分为甲级、乙级两个级别,另设自动连续监测专项评价。

      来源:新民网2014-04-16

      陈同斌表示,在我国被污染耕地中有8成以上是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砷、镉、铅),主要来自于采矿、冶炼的跑冒滴漏和固体废物堆存,及化工、电镀等其他污染源。目前,毒土地已经威胁到18亿亩耕地红线。...根据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发布的《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显示,我国1/5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其中镉污染的耕地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

      来源:赛迪网-CMIC2014-02-14

      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大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0%,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2013-11-01

      建立辖区环境风险源档案和数据库,建设全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省、市级信息系统联网。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污泥、电子废弃物等处理处置的监管能力建设。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2013-10-08

      第十三条 产灰单位应当完善除灰、贮运、利用系统,对现有灰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粉煤灰扬尘、流失、渗漏,禁止与其他固体废物混排、混堆。...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第一条 为了推动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2013-09-11

      制定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指导城镇和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核材料的管制和民用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九)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定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组织实施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3-08-05

      锅炉排放的水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来源:中国华电集团2013-06-21

      实现废水、固体废物零污染。该厂引进了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对厂区产生的各类废水分流处理、回收利用,保证了废水的零排放。...为了使乌鲁木齐首府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秉承绿色电力,奉献社会承诺的华电红雁池电厂把生态环境视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线,努力减少原煤消耗,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实现废水、固体废物零污染,积极推进脱硝改造

      来源:半岛都市报 王媛 孙俊杰2012-09-24

      指导督促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国家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规范和国家减排要求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或实行生态环保养殖模式。...继续实施黄标车提前淘汰经济鼓励政策,加强全市环保检验机构资质认证,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和开展农业源污染治理。

      来源:中新网2012-06-29

      以铁矿、铜矿、金矿、钒矿、铅锌矿、钨矿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推进建筑废物和道路沥青再生利用。到2015年,新增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约4亿吨,产值达1500亿元。...(五)产业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以共伴生矿产资源回收利用、尾矿稀有金属分选和回收、大宗固体废物大掺量高附加值利用为重点,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鼓励产业集聚,形成以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发展格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