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废弃物能源化”相关结果414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14-08-15

      实现三个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实现秸秆是农业废弃物到重要的资源的转变;在利用方式上,实现秸秆从简单、单向利用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转变;在利用机制上,实现秸秆从分散的自给自足利用向集中、大规模的产业化、商品化利用的转变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8-12

      垃圾焚烧发电占用土地少,可实现可燃废弃物组分的能源化利用。严建华说,垃圾焚烧发电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显著减少固体废弃物体积,而且有效利用了城市生活垃圾含有的可用能资源。

      来源:科技日报2014-08-11

      据了解,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农作物、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后加压、增密成型,即变废为宝成了秸秆煤炭。...在诸城市宏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种生物质固体成型的燃料新产品呈现在记者眼前,这就是秸秆压缩煤。这种燃料粗度在68公分,形状和椅子腿相似,质地较硬,是利用玉米、小麦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压制而成的。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7-28

      .二、燃料及原材料替代类技术.1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14 有机废气吸附回收技术.15 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备车用燃气技术.16 低碳喷射混凝土技术.17 低水泥用量堆石混凝土技术.18 电石渣制水泥规模化应用技术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4-07-10

      他所带领的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科研团队,集中在近年来成为热点的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成功研发了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成为废弃物能源化处置世界五大技术流派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4-07-03

      所谓零排放,其字面含义为工业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为零,是指无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直至为零的活动。同样在2004年,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一期工程开工。...项目建设方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明认为,废水处理是最大的问题,为项目经济可持续带来了挑战。

      来源:新华网2014-06-26

      李天举:伴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省上下政府和民众所焦虑、关注、关切的问题。...李天举:我国2000多个县,水资源充足的不足1/3,绝大部分是缺水和严重缺水地区,陕西尤其是陕北,作为陕西确定的能源化工基地,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水资源问题。

      来源:OFweek 节能环保网2014-06-12

      学院综合考虑环境与能源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解决能源问题。我们研究的核心是把环境中的废弃物、污染物在治理的过程中资源化、能源化,并开发可再生、低碳能源新技术。

      来源:同济大学2014-05-15

      污泥资源化是世界大势联盟首届理事长、同济大学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晓虎教授介绍,许多发达国家已从法律层面上把污泥定义为生物固体,而不是废弃物,强调和推进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资源的回收利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1-14

      、工业节能(节电、节油、节气、节水、节煤装置及设备)、建筑节能(节能墙体材料及设备、屋面系统材料、采暖、供热设备及通风系统、节能门窗及钢结构、建筑节水产品);3、环卫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2013-11-07

      (一)废渣循环链运作模式用原煤洗精煤,精煤炼优质焦炭供炼铁使用,炼铁过程中产生的铁渣用于生产矿渣微细粉,洗煤产生的矸石废弃物用于发电,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用于生产建材,在炼焦过程中回收焦油、粗苯,向化工产品延伸...能源化、效益化,达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使企业的发展走上了效益型环保型的循环经济之路。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2013-08-29

      农作物秸秆、玉米芯、稻壳、农林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等被称为可再生利用的生物质。生物质能源已经成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库。...近年来,公主岭市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本着节能环保,建设绿色能源县的宗旨,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以及农林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取得成功,2013年8月下旬,记者随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组来到公主岭市

      来源:国际在线2013-08-21

      我国吉林省生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开发生物质能源上走在全国前列。所谓生物质,就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主要包括农林废弃物、动物粪便、能源作物和生活垃圾等。...2012年,吉林可收集秸秆资源量约为3600万吨,能源化利用总量每年约为1200万吨,相当于600万吨标煤。

      来源:四川省政府办公厅2013-07-09

      (五)着力技术创新,研发推广绿色建筑相关技术 加强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建材、废弃物资源化、环境质量控制、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等方面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