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化”相关结果4373

      来源:同花顺2013-05-21

      目前,虽然ccus技术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技术路径之一,但从全球看,该技术仍处于研发和早期系统示范阶段,尚未出现商业化案例。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05-20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我国政府重视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稳步健康发展,重视该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继续结合国情稳步推进该技术发展。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13-05-15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十二五时期,我区节能环保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以及优化产业结构

      来源:发改委2013-05-10

      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与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开发、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相关领域中长期规划的衔接与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整体要求,围绕贯彻《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关于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的相关工作任务,按照立足国情、着眼长远、积极引导、有序推进的思路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05-09

      据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委托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撰写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预测,中国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在2014年将位列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5-08

      2009年末,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如今,这一形势已有变化,容不得我们再有丝毫懈怠,需要居安思危。我国煤炭消费在国内一次能源消费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消费比例一直维持在60%-70%。

      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2013-05-08

      有些救市案的支持者认为,目前的碳价格已不能有效激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延缓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这是一个伪命题。...目前的救市案主要是调整供给曲线,再平衡供求关系,对此呼声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气候变化从业人员,例如咨询机构、金融中介等。根据bbc曾经做过的调查显示,气候资金有超过1/3流入了中介机构囊中。

      来源:能源集锦网2013-05-03

      ets受挫显然不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ets曾是全球碳减排的风向标,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标杆,如今却一蹶不振,迟迟无法发挥真实作用。...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感让多国意识到发展碳市场的必要性,不少国家在借鉴ets的发展经验后,成功形成了本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3-04-28

      世界银行总裁jimyongkim最近表示:迄今为止,我认为我们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一直被太过狭隘地关注,规模小而且不协调。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各国政府必须支持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否则将冒错失气候变化目标的风险。这是来自国际能源署执行理事mariavanderhoeven的严重警告,她今天表示,目前在低碳技术方面的整体投资速度极其缓慢。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3-04-28

      该信号也将影响各成员国的气候政策,如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政策。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如部分环保人士所担心的那样导致欧洲的整个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体系将土崩瓦解。...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欧盟一向标榜自己引领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而在此次关于ets的表决之后,这种自吹自擂的论调将变得苍白无力。

      来源:暖空调在线2013-04-26

      在亚洲以中国为首的燃煤发电,估计一年有4430亿美元的收入,但对自然造成4520亿美元损坏,主要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和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一些专家质疑报告中的假设,比如一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为106元,在是基于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2006年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数据。在欧盟市场,一吨碳排放配额交易约4.6欧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4-24

      尽管澳洲气候变化部长克莱格康贝强调,与欧盟碳市接轨的计划不会改变,但如今欧盟ets前途未卜增加了反对人士的忧虑。世界能源消费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也在尝试引入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欧洲议会)投票结果说明,现在要在气候政策上形成共识比3到5年前更难了。起初救市方案被认为很容易通过,外界曾预计最迟2012年底就能被通过,并迅速发挥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4-24

      五、《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勾勒我国工业碳减排路线图。六、中国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确立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04-22

      从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与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工业和创新事务部部长格雷格-康贝特在澳大利亚部长级对话会上透露的消息看,双方同意在建设碳市场领域加强合作。...一直认同碳税和碳市场可以并存的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如果中国进行开征碳税尝试,澳大利亚补偿机制可以借鉴,并且碳税开征工作可以促进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来源:新华国际2013-04-19

      不过,认真考虑城市热网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气候变化。利用热泵在全市网络中回收利用我们的余热或许有助于抑制加速气候变化的因素。那就实实在在是一场能源革命了。((英国《新科学家》周刊 作者:切尔西沃尔德))

      来源:《能源评论》2013-04-19

      杂志在两会期间积极筹划并召开了以治霾的能源作为为主题的第13次《能源评论》学术沙龙,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

      来源:新华网2013-04-19

      访华期间,中美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强调发展绿色能源的重要性,包括海洋热能转换技术。海南岛是中国重要的海军基地,但美媒报道和洛-马公司的声明均未提到建设发电厂的具体地点。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整理2013-04-17

      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支撑相关领域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换关键科技问题;探索预研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研究设施建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方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4-17

      这与适应气候变化要求而推进能源转型是一致的,但不切中时弊。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和中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清洁的非化石能源,即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到50%左右。

      来源:中国能源报 裴建军2013-04-17

      为保护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今后我国必须对co2排放有所限制,企业或个体不能无限制或无代价地向大气排放co2。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碳排放权概念,可行有效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将惩罚和激励结合起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