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结果477

      来源:商报2014-08-26

      全面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信息、保障行住房分配和退出信息,加大公租房配租政策及实施情况公开力度。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实时发布监测点监测数据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值,定期公布空气质量,建立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信息定期公开制度,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公开,全文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等信息,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8-15

      第57条规定一方面明确了对污染环境或者破坏生态行为的监督,另一方面,对政府及其环境监管的各个部门未尽到监管职责的违法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为进行监督。...一是在第56条中明确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有效手段,让公众参与环评是实现公众环境参与权的有效途径。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8-13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有下列排放污染物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统称排污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一)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二)直接或者间接排放工业废水、医疗污水的;(三)排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的...,提交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意见的自查报告);(五)规范设置的排污口照片;(六)对通过交易获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项目,提交有效的交易凭证;(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8-05

      一位地方环保部门人士表示,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环评,其实根本不会真正听取民众意见,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并未真正公开信息来接受公众监督。...作为本次修法的亮点之一,在历经四审修订的法律中,特别专列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一章,并且明确了公众参与的重点领域,包括环境法规和政策制定、环境决策、环境监督、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宣传教育等。

      来源:环境经济2014-07-18

      推动环境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设计中除健全环境综合服务、设施运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领域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等制度之外,尚待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实施合同环境服务之后相关主体间法律责任应当如何承担。...在此模式下,无论何种法律关系,排污企业均需对环境服务商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责任承担不利后果,有效界定排污企业在此模式下的责任承担问题,有助于提升企业自愿性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其逃避环境监管违法排污行为的发生几率

      来源:中国建材网2014-07-18

      我们也应看到,脱硝设施的运行对水泥工业而言也是新课题,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其内在运行规律,需要相互多交流,才能早日实现脱硝设施与主生产线工艺设备一样,操作娴熟、得心应手。...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还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17

      通过后督察,督促了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问题的整改,执法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环境执法效果得到巩固和提升。...如山东省枣庄胜达精密铸造公司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台儿庄区环保局两次责令其违法项目立即停止生产,但这家企业未执行处罚决定一直生产。直到环境保护部实施后督察后,当地才组织实施了断电和关停工作。

      来源:天山网2014-06-27

      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李春红要求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环境违法行为必须整改到位,汲取教训必须到位,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不按要求和时限整改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屡教不改、屡改屡犯的;对领导不重视、不作为而发生环境违法行为的;对违背科学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发生突出环境问题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和部门

      来源:昆明信息港2014-06-23

      此外,道路、工地扬尘的治理以及黄标车的限行和淘汰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空气质量。水源污染36条入滇河道进行治理滇池的保护一直都是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刘跃进介绍,目前市民对环保局工作的问题反映较为突出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测评方面审批不满,对于审批办事的单位,群众感觉环评审批慢、环评难;二是市民反映环境投诉处理不及时。

      来源:株洲市人民政府2014-06-20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新...2014年底前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检测和环保标志管理,2014年完成60%的机动车环保标志首次核发;2015年6月底前城区主要路段实施黄标车限行。8.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4-06-17

      此外,根据环保工作安排,将严格环评管理,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推动建立规划环评部门联动机制,开展能源、城镇化等政策环评试点。目前来看,这一预期还没有更多消息放出。...该法是现行环保法颁行24年后首次出台修订版,与现行环保法相比,新环保法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首次将生态红线写入法律,进一步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的责任,通过按日计罚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6-16

      从严排放是必行之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以来,各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对未通过终期考核的地区,除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外,还将加大问责力度。

      来源:《法人》2014-06-04

      例如,垃圾焚烧厂的选址问题,涉及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各项技术要求,适用《环境影响评价法》;焚烧后废物的排放则主要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垃圾焚烧经常用来发电,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5-28

      从政府能力上看,环境保护需要常态性监管,而政府监管力量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是具有偶然性的,受制于视野有限的不足。...如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其负责人将会予以拘留;对于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对其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予以行政拘留;对于通过暗管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5-28

      对于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同时,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试生产过程中,应当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来源:中华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14-05-26

      没错,这监督管理才是政府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包括了环境保护规划、政策环评、环境质量标准、污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鼓励优于标准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现场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制措施、环境责任考核、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作者:王曦2014-05-21

      其中规划行为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第7条规定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第...第二,政府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环保执法行为要受到规范和制约。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某些政府官员倾向于乱作为或者懈怠其职责。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4-05-15

      据了解,环评,全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由专业机构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杨智明介绍,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对环评机构弄虚作假造成严重污染的,要与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同时,还提出要完善环评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管理和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来源:云南省环保厅2014-05-15

      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未按时限及要求完成年度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不执行十二五规划要求及创模工作要求的,阻饶、妨碍环境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为更好的建立健全制度,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及时督促和指导排污单位整改纠正其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本着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相结合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玮2014-04-30

      六是加强对引进外来物种等行为的规范,规定...二是增加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