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化”相关结果4819

      来源:中国水泥网2012-10-23

      在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下增设省减排工作办公室,减排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环境保护厅,进一步加强部门统筹协调,负责领导小组涉及污染减排的日常工作。2、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叶涛2012-10-22

      今年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之年,也是国家大力促进科技和经济工作相结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一年,全国上下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对此,骆建华表示:环保产业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变化。如果从狭义的环保产业出发,传统的环境治理市场空间确实是可预见且有限的。

      来源:经济导报 刘民 崔珠峰2012-10-15

      据了解,瑞士碳资源管理公司是一家国际化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等创新性市场开拓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业绩。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cdm 项目,大规模采购温室气体减排量。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2-09-29

      带着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记者:首先感谢王秘书长接受我们的访谈。...当今,能源消耗急剧增长,电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消耗品,人类生活对电能和现代机械带来的便利越发依赖,在这样的依赖和便利背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电力与环境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

      来源:新华网2012-09-26

      在能源供应逐渐趋紧、应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建筑节能减排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2012-09-17

      从国际看,围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博弈更加激烈。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开征碳税并计划实施碳关税,绿色贸易壁垒日益突出。...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国家发改委同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历经两年时间

      来源:马鞍山皖江在线2012-09-12

      马鞍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魏尧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苏从勇,副市长季翔,市政府秘书长杨勇义,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来源:中达电通2012-08-07

      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台达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运用电源设计与管理的基础,整合全球资源与创新研发,深耕三大业务范畴,包含电源及零组件、能源管理与智能绿生活,同时,台达积极发展品牌,持续提供高效率且可靠的节能整体解决方案

      来源:经济日报2012-07-05

      从国际上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来源:天山网2012-06-19

      除了形成酸雨,导致土壤酸化、气候变化外,氮氧化物还产生了多种不利的环境影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5-02

      十二五期间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更趋强化,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对工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抓好工业节能减排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三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01-18

      event 1南非德班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德班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28日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开幕

      来源:中电联对外联络部2012-01-09

      征求意见稿)、《节能减排规划(2011-2015)》(送审稿)、《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规划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1-09-27

      近日从省发改委获悉,甘肃省平凉市热电联产节能改造及城区集中供热项目被正式列入国家利用欧投行应对气候变化框架一期贷款第二批备选项目计划,这是甘肃省首次成功争取到欧投行贷款的项目。

      来源:国际融资2011-08-08

      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对此,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副主任杜江认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政策 纵观国际社会,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世界各国均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为之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

      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2008-12-25

      研讨会涵盖了提高能源效率、确保能源安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主要问题。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08-11-19

      但是环境组织“地球之友”认为该示范项目不是解决气候变化的办法。该组织发言人称,简单说要改变地球气候,现在就有解决办法。任何“清洁煤”技术短期内减少二氧化碳都是有限的。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6-05

      j-power负责人称,随着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在不远的将来出口技术是可能的。 j-power和日本中国电力计划在大阪建设一座装机15万千瓦的实验电厂。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3-24

      荷兰对气候变化特别脆弱,因为该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在海平面之下,他们位于三河冲积平原。 科来莫尔说,现在有计划把荷兰陆上风电装机翻一番,到2011年达到400万千瓦,2020年装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