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保公益诉讼”相关结果528

      来源:光明日报2014-04-30

      他同时也强调,即使在国际上,公益诉讼也只是环保的一个补充而非主流。为什么要到2015年才实施?...环境公益诉讼将大量涌现?4月25日,家住江苏淮安柴米河边的陈女士在一档节目中跪求淮安市环保局长治污的情景引发了各界热议。人人参与环保是此次修法的亮点之一。

      来源:华融证券2014-04-30

      (2)环境保护部日前印发《关于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过程中加强环保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面排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环保情况,切实执行违规项目清理整顿环保要求。...对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应对;明确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行政强制措施;鼓励和组织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的衔接;完善区域限批制度;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相关举报人的保护;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30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举报人保护专门作出规定,并强调了公众保护环境的责任,明确了公民环境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全民参与环保的良好局面。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玮2014-04-30

      多家环保ngo也以各种形式表示反对,其主要说法是一审稿大大落后于当前环境形势,有限的修改无实质意义,例如事关环境根本问题的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损害赔偿等均未涉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审稿公布后,几乎遭到了环保界主流声音的一致抨击。9月26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提交了一份专家联名意见书。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28

      本次修改环境保护法还对环保的一些基本制度作出了规定,比如从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政策、总量控制、生态补偿、排污收费、排污许可,特别是根据公众意见,又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刘永丽2014-04-28

      薛涛说,法律只是个概念性的东西,具体到执行还需要有很多细节的底层设计,以及落实点的抓手设计,这或许还会通过一些恶性污染事件或环保公益诉讼进一步倒逼实现。...pm2.5事件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事件恰好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发展变革的转折点在环保方面的体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4-28

      在经过一场拉锯战之后,新法将环保公益诉讼的主体最终确定为在设区市以上的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保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这相对于二审稿中的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是一个进步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4-28

      同时,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扩大,提升了公众参与度。好制度贵在执行博友毛开云表示,按照现行法律,企业违法排污后受到的经济处罚最高只有50万元。显然不足以震慑违法企业。...对于这部所谓的史上最严环保法,不少博友认为,新环保法亮点很多,有利于推动我国环保类法律法规的日臻完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28

      此次修订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纳了各方面的共识,体现了今后一段时期环保的实际需要。这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环保法》。...要求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排污单位必须公开自身环境信息,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骆建华2014-04-25

      解读:社会高度关注公益诉讼,这次在诉讼主体上又有新的突破,为强化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管制度创造了条件。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说。人人参与环保,是本次修法的亮点之一。...四是确定了一些新的环境保护机制,如信息公开、公益诉讼等。这部法律的颁布正当其时,也有很多亮点。

      来源:华商报2014-04-25

      对此,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从修法的结果来看,诸如着手加大罚款力度,对污染企业按日计罚,且罚款上不封顶;而且,官员不作为要引咎辞职,等等史上最严措施,可谓期待已久,并无异议,而像污染责任保险未强制、公益诉讼主体未放开等等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记者:王烨2014-04-25

      别涛也表示,环保部将继续会同保监会推进环境责任保险,今后的工作包括鉴别、筛选高风险的企业,拿出相应名单;逐步完善风险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规范、方法、指标;推动地方环保部门、保监机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合作等...不管怎样,公益诉讼在法律上的平台已搭建起来,渠道已打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记者:马晖2014-04-25

      在此前的草案稿中,曾将公益诉讼主体范围规定为中华环保联合会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后又扩大为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扩大公益诉讼主体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是环保法修改中另一个颇受关注的焦点。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赵东东2014-04-25

      另一方面,环境管理依然不够严格,违法成本严重偏低,很多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意在环保方面下工夫,很多企业都在超标排放。...对此,不少网民认为,水污染及水质问题频发暴露了违法企业受利益驱动无惧作奸犯科、地方有关部门监管缺位处罚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应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同时进一步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对水污染的罪魁祸首形成高压之势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沈彬2014-04-25

      新《环境保护法》还是一部开放的立法,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的机制中,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在修订草案二审时,曾将环保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定为一家国字号环保组织;在之后的几次修订中,法律诉讼主体得到进一步扩大,最终被规定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杨烨 林远2014-04-25

      记者了解到,此前二审稿中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主体过窄引发争议。...如同镜中花一样,目前我国环保公益诉讼在实践中,却遭遇有法可依但有法难依的窘境。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侯艳 杜希萌2014-04-25

      如果你不让我监督,不让我参与,我还完全可以通过环境公益诉讼来启动对你的监督,通过司法来约束你的违法行为。能够看出,新环保法对于政府和企业责任做出了不少新的规定。...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讼部部长马勇认为,在对社会每个公民都提出要求的同时,这部法律同样赋予了公民参与环保、监督政府和企业的法律抓手。

      来源:中国网2014-04-24

      本次《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四审稿,在确认生态文明理念、规定政府环境责任、强化行政执法力度、加大企业违法成本、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拓展强化许可管理、确立公共预警机制、强调区域联防联控、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文化建设(体现为生态环境道德、环保科学技术、生态文学艺术等方面)、生态社会建设(体现为人口均衡、环境正义、环保组织建设等方面)和生态产品建设(体现为环境治理恢复、替代资源开发、生态修复保育等方面

      来源:证券日报2014-04-24

      李国帅告诉记者,由于之前环保部门在具体执法上存在多头管理,交叉执法的问题,导致执法力度不够,现在新的环保法草案扩大了公益诉讼的主体,同时又增加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监督,这些都从实质上加强了执法力度。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丁 鑫2014-04-24

      针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修订草案增加了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定,完善了关于行政强制措施、区域限批制度的规定,扩大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治理和应对作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规定。...侯宇轩称,环境改善需求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社会资本,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贡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