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南京农业大学”相关结果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04-28

      他希望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能够向其他国家分享好的技术、设备以及推广经验,并推动中国产业技术进入国际,为全球生物质炭产业做出示范及带动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率领团队,自2009年开始研究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热裂解生物质炭的农业应用及技术开发,并进行了我国首例生物质炭农业应用的联网田间实验,将原先让人棘手的农业废弃物

      来源:生态修复网微信2015-03-23

      国内主要进展相比于国外,我国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研究处于起步和逐步推广应用阶段,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科技农林大学等多家单位在热脱附方面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来源:固废观察微信2015-03-23

      国内主要进展相比于国外,我国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研究处于起步和逐步推广应用阶段,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西北科技农林大学等多家单位在热脱附方面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来源:新华日报2014-11-26

      南京农业大学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姜卫兵提出,我国对绿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并没有统一的法律、政策及其用地、财税奖补机制。...工程投产后,年消化利用2000吨绿化废弃物,填补南京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空白去年底,本报以《绿化废弃物不再一埋了之》为题,报道了蒋明所在公司准备投入运营的情况,其时登博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通过技术研发,形成了可将落叶

      来源:新华报业网2014-09-23

      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gchera)2014年世界农业奖颁奖典礼昨天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土壤学家保罗-弗莱克(paul vlek)获此殊荣。

      来源:国家与石油化工网2014-08-19

      建立菌株种质资源库生物修复的前提基础是具有高效降解污染物的菌株资源,这也是生物修复技术产品的核心,南京农业大学当前建立了目前我国农药微生物降解最大的菌株种质资源库。...据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及全国各地的环境监测站的检测数据表明,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1600万公顷,达到我国可耕地的1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农田生态环境农药残留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8-05

      南京农业大学建立的种质资源库中农药降解菌株能降解的农药种类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农药品种。...建立菌株种质资源库生物修复的前提基础是具有高效降解污染物的菌株资源,这也是生物修复技术产品的核心,南京农业大学当前建立了目前我国农药微生物降解最大的菌株种质资源库。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06-06

      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调查发现,我国市场上约有10%的大米存在重金属镉超标。食用镉大米可能引起骨痛病,镉在肾脏中的累积可能导致肾衰竭。更可怕的是,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总工程师刘文华建议,一方面,污染严重的土壤要严格禁止农业生产并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对于污染影响程度不确定或较轻的土壤,各地政府要在土壤污染状况清晰公布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2014-04-28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修复网的代表组成的专家组参加了项目评审验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马义兵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等子项目承担单位的代表分别汇报了课题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