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源市人民政府2022-07-27
4.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区域背景值等地方标准体系尚需健全,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有待优化。地下水环境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进入全面改善的窗口期,资源环境压力有望舒缓,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为生态环境治理释放红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7-10
整合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优势资源,扩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范围。依托网格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开展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摸清生态产品构成、数量、质量等底数,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2-07-06
生态环境部门负责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全过程的环境监测及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非法改装、违法收集、运输餐厨垃圾的车辆。...第五条【管理体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强本行政区域餐厨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编制发展考核计划,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制定餐厨垃圾管理和综合利用政策。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07-05
全面实施扬尘精细化管控(二)完善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及监管(三)实施其他面源污染物排放管控第七章推进大气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一)构建区域分级管理与联防联控机制(二)健全污染过程预警应急响应机制(三)提升大气环境监测能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27
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提升。推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构建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和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以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目标,全面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修复,逐步优化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
来源:中国环境2022-06-20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起步较晚,工作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面临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科技支撑、资源配置等诸多不足和短板。这其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和地方新污染物治理的监督、执法和监测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2-06-16
(水处牵头,环科院配合)九、建立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信用评价机制(厅内自主改革任务)按照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的原则,将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纳入我省整体环保信用评价体系,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开展信用评价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2-06-01
监测行业也同样面临竞争压力,这几年环境监测行业...马辉指出,拖欠问题成因复杂,很多与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矛盾有关,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建议建立长效、常态化沟通机制,建立更加平等、更加规范的市场主体关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16
围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域及化工、电镀、危险废物处置等重点行业,聚焦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综合分析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典型污染场地特点,科学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来源:北极星环境监测网2022-05-09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第一节 “十三五”生态环境监测取得的成效完成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有力指导全省“十四五”期间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测支撑、引领、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制定本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4-28
完善全省空气、地表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国控、省控、市控三级为主的环境监测网。——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执法能力不断提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形成防范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工作合力。实施全省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挂牌督办了一大批环境违法问题。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4-25
第十条【土壤环境监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农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2-03-31
实施覆盖到乡镇(街道)的水环境监测考评、排名通报;开展水生态研究性监测,对覆盖全市五大流域的150个点位开展水生生物指标、生境指标等监测。...(一)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效履行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深改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职责,加强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市委生态文明委53项任务全部完成、形成118项政策成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29
健全执法机构与监测机构联动工作机制,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及各分中心积极支持配合执法和应急工作,依照标准保障监测数据质量;执法机构应积极支持配合监测管理部门,严查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违法问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18
沿海驻市监测中心均已具备现场样品采集、现场监测等基础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逐步增强。海洋生态环境现场监测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能力大幅提高,监测能力覆盖6大类、104项、500余个单体。
来源:董战峰2022-03-15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能力建设,增加要素的监测点位,完善污染企业的污染在线监测。加快推进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四是不断深入探索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环境准入标准,对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一票否决”。加强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和能力建设,实施环境污染治理专业化、社会化第三方托管服务。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24
三、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七)加强排污许可全过程管理。推进排污许可证清理整顿和核发登记工作,有效衔接排污许可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环境监测、排污权交易、信用评价、环境保护税等制度。
我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突出标准引领,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全面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环境监测市场化服务,建立全省生态环保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制定出台《关于支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措施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1-23
“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数据质量提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指导推动监测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加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22
二是立足提升能力,紧紧围绕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目标,系统谋划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改革创新,健全监测与评价制度,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完善体制机制,筑牢数据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