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细颗粒物(PM2.5)”相关结果1869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0-03-14

      当前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已经进入攻坚期,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仍然突出,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0-03-12

      污染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pm10)54微克/立方米,均达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12

      污染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为(pm10)54微克/立方米,均达标。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03-09

      集中力量打赢蓝天保卫战,注重统筹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防治、统筹秋冬季和春夏季、统筹重点地区和城市群地区,着力抓好清洁取暖散煤替代、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公转铁”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工业窑炉

      来源:沈阳市生态环境局2020-03-09

      今年,沈阳市大气优良天数同比要增加1-2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41微克/立方米及以下,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

      发改委印发《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09

      空气清新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3 个指标。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3-09

      考核分为两部分:(一)对各市(州)完成省人民政府下达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比例年度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视任务完成情况给予激励或约束;(二)对各市(州)当年达标天数率、细颗粒物pm2.5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06

      年我市地表水优良省考断面12个,增加1个,断面水质优良率由2018年的91.7%提高到100%;劣ⅴ类断面0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67个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治,建成区黑臭水体1个治理达到初见成效;大气细颗粒物...(pm2.5)由36微克/立方米降至32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达标,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4,珠三角排名第1;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加快补齐,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3-06

      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到2020年,全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11%以上;pm2.5年均浓度基本保持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较2015年减少15%以上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05

      引发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污染包括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挥发性有机(vocs)等。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3-04

      以臭氧污染防控为中心,抓好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vocs)减排,严格控制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重点做好冬春季节的细颗粒物和夏秋季的臭氧污染防控,强化污染天气应对。

      来源:北京日报2020-03-04

      最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结果表明,扬尘对北京市pm2.5排放贡献率达16%,超过燃煤和工业,是仅次于机动车的本地第二大排放源。...大兴区成立以主管区长为主任的扬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以及七个行业扬尘治理专班,每周拉练检查,整合车载颗粒物监测、道路尘土残存量、道路尘负荷监测三套颗粒物监测体系,依托科技手段管控扬尘污染。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3-04

      )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不高于56和34微克/立方米。...);桂平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不高于55和34微克/立方米;平南县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2%,可吸入颗粒物pm10

      来源:中新网2020-03-04

      最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结果表明,扬尘对北京市pm2.5排放贡献率达16%,超过燃煤和工业,是仅次于机动车的本地第二大排放源。...为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市建成覆盖全市街乡镇共计1020个监测点位的粗颗粒物自动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扬尘污染情况。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0-03-04

      最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结果表明,扬尘对北京市pm2.5排放贡献率达16%,超过燃煤和工业,是仅次于机动车的本地第二大排放源。...7月,大兴区所有的镇街粗颗粒物(tsp)浓度排名全部退出全市后30名。

      来源:北极星环境监测网2020-03-04

      二、数据审核内容和方式审核全省省控监测网所监测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2.5)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

      来源: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局2020-03-03

      全文如下: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局关于参照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810-2018)的征求意见的通知各企、事业单位:当前我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达标形势不容乐观,其治理任务依旧艰巨

      来源:中国科学院2020-03-03

      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大气污染控制化学研究组(陈进生研究团队)发现的重要成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短时移动将造成局地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变化,影响pm2.5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一图读懂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

      来源:京环之声2020-02-28

      2014年至2019年,京津冀三地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北京市从2014年的85.9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51%,京津冀区域下降

      来源:京环之声2020-02-24

      2014年至2019年,京津冀三地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北京市从2014年的85.9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51%,京津冀区域下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