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减污降碳技术”相关结果832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02

      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水泥行业如何进一步减污降碳、提质增效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03 ccus技术尚难产业化 生物燃气技术减碳担重任5月18日,国际能源署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了碳中和技术路线图:2030年全球净零排放中大部分二氧化碳减排量来自于当今实际可用的技术(现有技术),2050

      双碳目标下 关于VOCs综合治理管控的几点思考

      来源:长三角VOCs治理产学研用联盟2021-07-02

      导语在“十四五”开局之际,“减污降碳”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新热词。...异味本身的特殊性,再加上vocs治理的技术不一定适合异味治理,亟需将两者区别对待,形成相对独立的异味管控治理措施。

      再聚蓉城: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 倒计时ing!

      来源:中国环博会2021-07-02

      环境企业要勇于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重视低碳前沿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当下,环境企业该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这是环境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来源:新华日报2021-07-01

      以系统观念推进碳中和工作,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譬如co2矿化发电颠覆性技术,世界现有碳减排是以碳捕捉封存(ccs)技术为主,但该技术成本高,同时存在co2逃逸的风险。

      来源:科技与金融杂志2021-06-30

      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培育乡村振兴的“永久”带头人,形成以工带农、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全国统筹,发挥制度优势,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促进产业化。

      借助节能提效等九大抓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9

      对此,应将二氧化碳的监测、报告、计算和标准体系纳入大气质量监测,抓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二是节能、提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战略,产业结构、管理、技术和文化节能都很重要。...八是发展碳汇,鼓励ccus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减排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汇+移除技术”即可实现碳中和。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6-28

      环境企业要勇于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重视低碳前沿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当下,环境企业该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这是环境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8

      优化传统技术节能效果。提高余热发电机组的转化效率,将中低温余热回收...结合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推进进度,持续提高烧结烟气循环、燃气蒸汽循环发电、炉顶余压发电、烟气余热回收、高炉渣余热回收、钢渣余热回收、一包到底、高炉煤气热值提升等节能技术,进一步降低全行业能耗,减少行业碳排放总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25

      2、热点聚焦:聚焦“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发展。3、痛点剖析:剖析新形势下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创新难点、痛点。...五、谁会参加★行业主管部门相关领导 ★设计院、研究院★各省钢铁重点企业★工程总包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烟气治理各类设备商★技术工艺材料配套供应商★相关行业协会★投融资租赁企业★环保高校拟邀单位:中国宝武、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2021-06-24

      面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感知灵敏性不足。...运用智能检索技术,实现快速、高效、精准的综合查询;运用智能语音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信息展示交互模式,充分满足管理与公众需求。一键生成,精准推送。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2021-06-23

      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殷瑞钰分析,削减粗钢产出总量和流程结构调整发展全废钢电炉短流程钢厂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两大抓手,其余技术对碳减排、碳中和贡献相对较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对此,应将二氧化碳的监测、报告、计算和标准体系纳入大气质量监测,抓实减污降碳协同效应。2. 节能、提效是实现双目标的战略之首,产业结构、管理、技术和文化节能都很重要。...发展碳汇,鼓励ccus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减排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汇+移除技术”即可实现碳中和。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2021-06-22

      每年根据企业或可研机构技术(产品)创新的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指标,对行业先进技术(产品)进行...为充分发挥生物质能减污降碳、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能源安全等综合效益,未来产业将需长周期发展,走一条“农业-环境-能源-农业”闭合循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双碳”目标下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需要这样做 --第七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大会出谋划策

      来源:第七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大会2021-06-22

      “双碳”目标下,固废管理要深刻认识“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应抓好减污降碳协调推进,加大工业固废资源化力度,助力碳减排,重视危废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无害化问题,坚决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2

      所以减污降碳非常值得推进。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能源结构调整。...“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迎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

      来源:光明日报2021-06-22

      王珂英:从各国碳达峰路径看,碳达峰后会经历一个平台期,之后随着技术进步,碳捕集技术和负排放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碳排放水平会持续下降,进入良性循环,并最终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会产生重要变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2

      所以减污降碳非常值得推进。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靠能源结构调整。...“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迎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1

      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共治要求,对以石化、化工、电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冶金、造纸等重点碳排放行业为主导的园区,将二氧化碳增补为总量控制指标,并核算其允许排放量,分配至各固定污染源,载入排污许可。...对产业园区等重点控制单元建立起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污染物排放量与允许排放量,减排量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对应的关系,构建区域及时空尺度上差别化的总量控制目标体系,充分利用区域环境容量资源,为优化园区控制总量分配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18

      “两高”项目环评文件开展技术复核。...各市应对排查出的在建“两高”项目环评文件逐一技术复核,复核重点为项目是否符合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三线一单”、规划环评等要求,对技术复核发现的问题加强后续监管;我厅将抽取各市已批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17

      三是技术要求同根。环评体系通过排放量核算与影响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和管理要求。排污许可体系以排放量为核心规范企业生产运行期的污染排放行为。...在试点碳市场及监测—报告—核查(mrv)制度基础上,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为核心,以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排放报告核查指南等为技术支撑的制度体系已经形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