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公益诉讼”相关结果808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28

      要求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排污单位必须公开自身环境信息,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拓展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范围。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骆建华2014-04-25

      更重要的一点是,社会高度关注的公益诉讼,这次在诉讼主体上又有新的突破,放宽到市级以上的社会组织均可作为诉讼主体,为强化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管制度创造了条件。...解读:社会高度关注公益诉讼,这次在诉讼主体上又有新的突破,为强化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管制度创造了条件。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说。人人参与环保,是本次修法的亮点之一。

      来源:华商报2014-04-25

      过去的25年里,《环保法》拿环保没办法,才有了环境的一步步恶化。...对此,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从修法的结果来看,诸如着手加大罚款力度,对污染企业按日计罚,且罚款上不封顶;而且,官员不作为要引咎辞职,等等史上最严措施,可谓期待已久,并无异议,而像污染责任保险未强制、公益诉讼主体未放开等等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记者:王烨2014-04-25

      上述财险人士认为,要求企业消除污染是公益诉讼的一种,一旦诉讼成功,企业需要支付巨额的清理污染、恢复环境的费用。在企业承保时,也可以将清污费用纳入环责险的承保范围。...此次环保法修订案四审稿中,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限定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相比起三审稿中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规定,已有很大扩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记者:马晖2014-04-25

      扩大公益诉讼主体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是环保法修改中另一个颇受关注的焦点。...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将机构注册在区县一级的环保组织数量不少,如果新的规定包括上述在区县一级注册的众多机构,则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将有很大扩充。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沈彬2014-04-25

      新《环境保护法》还是一部开放的立法,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的机制中,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新法规定: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杨烨 林远2014-04-25

      尴尬去年公益诉讼索赔额上亿零受理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武器,是指为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侯艳 杜希萌2014-04-25

      如果你不让我监督,不让我参与,我还完全可以通过环境公益诉讼来启动对你的监督,通过司法来约束你的违法行为。能够看出,新环保法对于政府和企业责任做出了不少新的规定。...第三,在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到公共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时候,应当及时公布预警信息。第四,应当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环境公共污染危险的减缓。

      来源:中国网2014-04-24

      本次《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四审稿,在确认生态文明理念、规定政府环境责任、强化行政执法力度、加大企业违法成本、扩大公益诉讼主体、拓展强化许可管理、确立公共预警机制、强调区域联防联控、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此外,以环境权为基础的诉讼,可将污染行为环境质量受损人身和财产受损的复杂因果关系证明,简化为污染行为环境质量受损的简单因果关系证明,从而大大降低环境侵害因果关系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4-24

      针对修法过程中关注较多的环境公益诉讼,报告建议将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扩大到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草案在雾霾治理、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等方面有重要突破。根据现行《立法法》,法律修改草案一般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后表决,此次《环境保护法》则将迎来第四次审议。

      来源:证券日报2014-04-24

      公益诉讼主体数超过300家相比较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环保法修订的另一个热点就是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在第四次的修改草案中,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由此前民政局登记下的十几家增加到三百多家,包括所有在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相关社会组织。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丁 鑫2014-04-24

      针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修订草案增加了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规定,完善了关于行政强制措施、区域限批制度的规定,扩大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治理和应对作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规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蒋涛 郭金超2014-04-23

      如他建议,有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可扩展到其他法中,让公民向不作为、乱作为的行政主体提起诉讼。...参与环保法修改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曹明德认为,修订草案如获通过,就标志着中国通过立法形式来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和措施。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贡玮2014-04-22

      随着公益诉讼稳步推进,ppp模式将首先在水业试点,水业公司要谨慎合规,否则要付出巨大代价。水务公司或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可能要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刘正军:五大建议力促环境产业发展作为全国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4-22

      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后,应该逐步赋予一切单位和个人起诉权,让每个环保组织和个人都来做公共环境利益的代言人。...为鼓励环境公益诉讼,印度宪法甚至没有规定诉讼资格问题,从而为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留下了空间。目前,我国法律界对扩大公益诉讼主体范围的担心,主要集中在是否引发滥诉讼。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4-22

      现在,任何组织和团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都可能面临法律障碍,因为目前的环境法律并没有规定哪些组织和社会团体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现在谁提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都可能面临法律障碍《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是前提条件是提起的主体只能是法律规定的团体和组织,把公民排除在外了,所以兰州中院拒绝受理5个市民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有一定的道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4-22

      但是自二审稿以来,因为对环境公益诉讼资格设定过严,引发了舆论强烈反弹。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四审修订草案中,公益诉讼环保法主体也将有望进一步放宽。...常纪文告诉记者,环保法修改将有望放宽对公益组织的限定,比如公益诉讼的环保组织只要满足经民政局批准,从事环保公益活动满5年等条件即可。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殷泓 王逸吟2014-04-22

      环保法修订草案四审稿进一步扩大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规定: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保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4-04-22

      同时,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完善区域限批等方面有重要突破。经历了多轮修改的环保法草案,此次有望审议通过。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在草案多次修改过程中,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过窄的问题一直是关注焦点。此前二次审议稿规定,主体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4-04-17

      其中最大的是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之争。...环保公益诉讼主体饱受争议一位环保人士透露:环保部一直鼓励放开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但经过部门博弈,最后在二审稿、三审稿中都对公益诉讼进行限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