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知情权”相关结果79

      来源:康姆德润达2015-03-13

      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1436个监测点位,将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并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布,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环保部检测报告)(便携式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lvs)2015年3月2日,康姆德润达公司的便携式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lvs在环境监测总站质检实验室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严苛检验,通过环境保护部环境检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

      来源:新环境2015-02-24

      包括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构建有效渠道和合理机制;加强对政府、企业的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等。...包括从布局和结构入手,改善环境安全总体态势;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理,实现健康发展与环境安全;加强企事业单位环境监管,强化企事业环境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事后追责;建立环境风险预测预警体系

      来源:固废观察2015-02-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玉歆认为,为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实行多部门的联合管理;同时,应强调公民的环境知情权,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来源:中国环境网2015-02-10

      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尊重民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进行民意调查,召开听证会。...首先,充分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政府和企业主动向公众提供信息,消除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对公众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来源:康姆德润达公司2015-01-26

      中国环境保护部30日在北京通报,2015年1月1日起,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1436个监测点位,将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并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布,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2015-01-04

      1月1日起,我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1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并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平台上公布,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平台的发布结果主要显示全国空气质量总体状况,由于所采用的监测点位数量和各城市不尽相同,与各城市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亦会有所差异。

      来源:今日早报2015-01-04

      关键词1: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环保法修订案》保障了广大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引导老百姓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工作。也就是说,今后环保的民主参与程度和监督比重都将加大。

      来源:四川法制报2014-12-19

      保障公众知情权 鼓励举报环境违法新环保法的颁布实施,实现了推动建立绿色发展模式、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三大突破。...这一系列规定,必将对下一步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起到积极作用。突破三实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据悉,新环保法专章规定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制度。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1-11

      解读: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于环境知情权以及环境监督的呼声日益增加,新环保法新增条例保障了公民的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这也成为此次新环保法的最大亮点。

      来源:天津北方网2014-11-04

      解读:近年来,随着公众对于环境知情权以及环境监督的呼声日益增加,新环保法新增条例保障了公民的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这也成为此次新环保法的最大亮点。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7-14

      实施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建设工程,保障人民群众环境知情权。...声环境质量、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47.98,较2012年上升了4.94,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近岸海域<mark>环境</mark>监测信息公开方案》

      来源:环保部网站2014-07-03

      一、目的与意义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信息是重要的环境信息,及时公布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信息,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提升环境管理决策水平和工作成效,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和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

      来源:陕西省环保厅2014-05-19

      要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支持媒体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直接曝光。...二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坚决纠正忽视环境保护的片面政绩观问题,坚决摈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三要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解决资源价格和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吴炜玲 吴昊 张敬尧2014-05-12

      环境保护离不开公众参与,纵观发达国家的环保历程,政府、企业和公众,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三大支柱。而公众参与的基础是确保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环境信息公开。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简工博 丁一2014-05-05

      对此,一些专业人士表示,公众参与的基础是确保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环境信息公开。新环保法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作了明确具体规定,是一大亮点。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蒋娅娅2014-05-04

      同时,法规也明确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并要求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公开环境信息,及时发布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排污单位必须公开自身环境信息,鼓励和保护公民举报环境违法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骆建华2014-04-25

      纵观西方国家的环保历程,政府、企业和公众,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三大支柱。公众参与的基础是确保公众对环境知情权、参与和监督,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环境信息公开。

      来源:央视网2014-01-07

      广西:每月召开一次环境安全形势会议2013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檀庆瑞表示,自治区环保厅向全社会公开承诺:环保审批依法快捷,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环境监测公开透明,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环境执法严格公正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1-03-29

      环境监测数据逐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有力地印证了“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二是加强了污染源监测。...春节刚过,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2011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一五”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进展,认真讨论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研究部署环境监测重点工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