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评保障”相关结果942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18

      近年来,院、部双方在灰霾成因与控制、水体环境治理、土壤污染调查、生态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pops 履约、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提炼精华,突出重点,充分发挥项目成果对国家环境管理、规划、决策和科研等工作的支撑作用,服务于国家生态安全空间管控、新型城镇化生态规划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

      来源:福州日报2014-06-13

      昨日,福建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自即日起至11月底,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不落实、废气处理设施未建设或形同虚设的企业,一律责令停止生产。对整改无望或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的企业,一律予以取缔或关闭。

      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整理2014-06-10

      对未通过环评、能评审查的投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供水供电。...建立健全清洁、高效、稳定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加快保障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供应。

      来源:法制网2014-06-10

      同时,实现了区域各省气象部门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信息通报、联合会商,进一步提高了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在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时,增设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专章,明确国家和地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划定方法,由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组织实施环评会商

      来源:绍兴网2014-06-09

      昨天,绍兴市环保局建设管理处处长胡晓东表示,今年一季度,在355个审批项目中,因未通过环评,49个项目被否决,否决率达12%,否决数量占全省的28%,为全省之最。绍兴环境保护的号角早已吹响。...背水一战,显示的是对环境保护的勇气和决心,而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需要靠制度的创新和保障。事实上,围绕节能减排,一个环境保护的体系正在去年的绍兴开始着手建立,并纳入日常运行的轨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06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行动将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专项行动,以铁的心肠、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严格落实十个一律:对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一律公开曝光;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的,一律不得开工;在建项目环保设施未达标的

      来源:晋中市人民政府2014-06-06

      一、市城区燃煤锅炉治理改造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为硬约束,按照政府统领...所有供热站都要根据场地条件、设备现状及运行情况在烟气出口加装布袋除尘或多管除尘,形成两级除尘系统,除尘效率达到环评要求,并按照国家最新的非电燃煤锅炉排放标准,粉尘排放低于80mg/m3。

      来源:聊城晚报2014-06-04

      新《环保法》规定的按日计罚、查封、扣押、拘留等举措,为惩处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高额的罚单将成为企业违法的代价。对于保护环境有一定的推助作用。...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虽然早前便要求企业进行环评,但对于迟迟不进行环评的企业,没有法律进行有效约束。近几年我市企业遍地开花,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未进行环评

      来源:《法人》2014-06-04

      严厚福博士举例说,京沈高铁项目因为北京沿线居民的反对,环评历时4年多,环评报告经过多次修改甚至最终改变了始发站,环保部在最后审批时通过听证会的形式通过了项目。...法律规定最终落到实处才是关键,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程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5-27

      为其顺利开展环评工作,正确履行环评审批程序提供指导。...要将环评监管关口前移,在项目咨询阶段大力介入,指导园区从强化区域环境污染防控、提升环境保障能力、适宜资源承载能力角度,引进低污染、低耗能、高附加值的工业项目,切实帮助园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

      来源:山东省环保厅2014-05-21

      定期对园区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对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园区,分行业实行环评从严审批或限批。对产能过剩行业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实现省、市、县区三级联网,纳入全省产能过剩行业环保管理动态数据库。...同时,完善政策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环保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大气污染排放限值,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措施。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昆婷2014-05-21

      保护优先应有制度保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在制定经济和技术政策的时候,也要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充分听取有关专家和各有关部门的意见,使我们经济和技术的政策能够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环评的目的是要预防或者减轻拟建项目的不良环境影响,而在补办环评的情形下,建设项目已经开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形成事实,环评已经失去了事先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作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作者:王曦2014-05-21

      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一是要解决政府主要领导对环评的不当干预的问题;二是完善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程序,为公众和所有利益相关方表达意见提供切实的渠道和程序性保障;三是强化法律问责和行政问责

      来源:上海市环保局2014-05-12

      三是市区两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工作机制,应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开发区管委会、区县政府协调,形成合力,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好保障工作。...2014年,根据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部署,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将共同推进环评审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细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增强街镇环评管理能力;同时,按照环保部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和环评机构日常监管的要求

      来源:金陵晚报2014-05-12

      20天内公开项目环评内容据介绍,去年11月,环保部为进一步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开力度,对政府的环评公开信息出台了相关指南。...环评报告藏着掖着将严惩环评的公众参与也越来越重要,过去,那些造假、走过场的环评报告书再也走不通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5-09

      ,要坚持依法环评、加大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力度,切实保障公众环境权益,要与广大群众充分沟通、加强舆论引导。...提升参与宏观综合决策能力;三是必须强化全过程监管,对于重大决策、重要规划、重点项目,应该想方设法提前介入,同时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四是必须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5-05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基层环保部门、社会公众、专家媒体在评价具体排放行为时,对环评承诺、环保协议弃置不顾,而将排放标准作为唯一评判依据,由此得出标准过宽、过严等结论。...这需要相应政策措施、法律制度的保障,为此,必须通过《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排污许可证条例》等立法工作,着力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执法监管制度等一系列实施环境标准的关键法律制度

      来源:环保部2014-05-04

      ,根据运行记录,通过机组发电和下游深溪沟水电站的反调节作用,下泄流量不低于327立方米/秒,尼日河引水工程通过生态放水渠和泄洪闸相结合方式下泄不小于下泄3立方米/秒的生态基流,满足环评及批复要求。...三、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和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四川省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枢纽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明:(一)电站试运行期间,最低保障一台机组运行,没有出现过停机状况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24

      4 重视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应贯穿始终冯淑萍(委员):本法第一条开宗明义: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3 保留环评验收非常必要王毅(委员):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环评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建设,目前环评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环评的话可能问题更大,特别是环评设施验收规定必不可少。

      环保法修订 常委会各成员发表各自看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24

      4重视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应贯穿始终冯淑萍(委员):本法第一条开宗明义: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3保留环评验收非常必要王毅(委员):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环评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建设,目前环评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环评的话可能问题更大,特别是环评设施验收规定必不可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