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盐碱地改良修复”相关结果92

      来源:科学网2016-02-17

      ,以盐碱地改良修复、治沟造地、占补平衡耕地、地膜污染防治、秸秆肥料化利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等为实施重点,以生态产能建设为核心,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控施化肥,特别是磷肥施用;严格控制工矿企业废弃物排放堆积,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做好矿产开发地的复垦工作;重点控制农膜残留,推广地膜残留农艺防治技术和地膜回收再利用技术;重点改良盐碱化及沙化等障碍土壤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2-04

      推进传统耕作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复种指数,充分挖掘土、水、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潜力,提高耕地、草地、水面、林地综合产出效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质量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支持盐碱地和土壤污染耕地等改良修复

      来源:中金公司2015-08-26

      我们按全国近6亿亩盐碱地测算,土壤修复产品需求量近6,000万吨或1,5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参股广东塑交所,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公司已在内蒙古通过流转承包土地开展土壤修复工作,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预计未来将通过买+租的形式承包改良10万亩土地。15年上半年全国土壤修复合同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17亿元,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

      来源:新华网2015-07-29

      整合后,公司将在盐碱地治理、湖水改良等领域作出贡献。...整合后的绿地再生集团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以土壤治理、湖水改良、花卉种苗、濒危物种保育以及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施工等为主营业务。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25个,实用型5个。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5-07-14

      资源化消纳:污泥处置出路根据资源化利用路径的可行性分析,目前我国污泥最佳利用方式包括绿色建材,营养土用于沙荒地、盐碱地、海滩涂、废矿山和垃圾填埋场修复,车用cng。...绿化营养土可用在30平方公里盐碱地上建设移动的果木森林,并可提供京津冀城市绿化用树。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的出台,污泥处置被明确提出: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6-24

      今年病虫害比较严重,这片盐碱地单靠每亩施用20公斤钾硅钙矿物肥料单项措施,能保持去年的产量水平,已经极其不易。...6月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建明作为中科院渤海粮仓项目组专家成员,前往山东滨州盐碱地小麦示范块进行测产。

      来源:固废观察微信2015-02-09

      澳大利亚以盐生灌木种植为切入点,采取长期生物降水排盐畜牧业生产跟进、休耕与免耕合理轮作结合、培肥地力等一系列生态盐碱地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农田进行了修复。...工程分别采用两种修复技术路线:采用化学淋洗-化学固定-生物质改性耦合方法修复27亩;采用化学淋洗-土壤改良方法修复38亩。修复后65亩弃耕地变为水浇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有关规定规定。

      来源:中国上海2014-12-10

      上海市垃圾填埋场多数位于海岸沿线,属滩涂型垃圾填埋场,存在着覆土多为吹填土、封场土资源匮乏、滩涂盐碱地环境以及高大填埋堆体等众多不利因素,使得垃圾填埋场封场生境具有土层薄、孔隙状况差、养分匮乏、水分缺失...课题组依托课题垃圾填埋场生境特征、土壤预制改良和适生植物筛选等研究成果,完成封场垃圾填埋环境修复示范区2处,老港示范区5000平方米,黎明示范区2000平方米,应用植物种类20余种。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10-15

      年多的成功示范推广,在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北恩施、福建、江苏等20多个省、自治区、市、县建立多个种植、养殖、水产等农业项目示范区,在水稻、蔬菜、果业增产幅度达15%~80%;对重度盐碱地改造效果明显

      来源:武清区政府2014-09-12

      百米马集团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是应用生物物理方法,用一定量土壤有机修复剂添加在盐碱土壤中,使盐碱地土壤改善成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该技术在国内属领先水平。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4-05-26

      ;引进低毒、低挥发性溶剂生产技术项目;引进生物质能源技术项目;引进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项目;引进海水灌溉技术项目;引进耐盐绿化植物和耐盐经济植物等。...力争在全省煤电、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引进国外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项目;水泥、钢铁及相关企业燃煤机组、燃煤锅炉除尘设施改造引进国际先进除尘技术项目;在石化行业引进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项目;引进非溶剂型涂料产品创新项目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4-15

      清华大学盐碱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昌和教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是将能源学科和环境、生态、农林牧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