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281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24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林业和草原等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汾河流域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汾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24

      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执行生态保...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增强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理念,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九)强化治污能力建设。指导企业制定环境管理清单,积极改进污染治理设施,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17

      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以将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为核心,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12-22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林业和草原等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汾河流域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汾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12-20

      《规划》围绕推动《“双重”规划》落实,以全面提升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着力解决重点生态问题为目标,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以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比、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性或脆弱性为主要依据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16

      更新调整应依据“三线一单”相关技术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原则上优先保护单元的空间格局应保持基本稳定,重点管控单元的空间格局应与环境治理格局相匹配,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2-04

      第十三条 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应当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分区管控要求,并包括下列内容:(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26

      以生态功能不降低、环境质量不下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突破为底线,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坚决制止违反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定进行生产建设活动的行为,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11-24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识别湖区重要生态系统,有效衔接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安排各类空间和要素。...紧密围绕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治理目标任务,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快编制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健全流域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

      《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mark>环境</mark>支撑区“十四五”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23

      对标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和区域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目标,河北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风险防范化解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01

      生态保护红线加快优化调整,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考察时指出,广东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在广东探索出一条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意义十分重大。

      来源:新华社2021-10-22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20

      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管控开发强度。湖泊面山建设项目一律暂停,重新论证,该取消的坚决取消。14.减工业用水。...推广种植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2021年年底前,制定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将结构调整任务细化到作物、分解到乡村、明确到地块、落实到主体。20.实施无土栽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重点关注热点区域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还表现在,我国粗钢、水泥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局部地区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8-27

      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以将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为重点,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8-1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划、重点流域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施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用途管制,优化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拓展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途径,引导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工作。

      来源:山西省人大2021-08-05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林业和草原等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汾河流域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汾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5-12

      第八条(资源状况调查)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组织黄河流域土地、矿产、水流、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4-13

      各类城市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落户条件,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推动进城就业生活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城的人口等重点人群便捷落户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3-19

      随着城市规模继续扩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逼近上限,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改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