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监测网络体系”相关结果114

      来源:中国环境网2015-08-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要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4-15

      二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健全监测网络体系。三是强化法制建设,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包括农产品产地保护还有农业环境保护治理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法规制度体系。四是要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4-15

      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而言,必须加强统筹,整合水利、国土、海洋等部门的监测力量,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监测机构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及时发布各种监测信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3-09

      同时,农工民主党对机动车污染提出了治本之策,即建设完善的铁路网络体系,有效降低公路...由环保部每年统一组织三地环保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和评估,主要针对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审批、现有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监察、超标处罚等环境管理环节,内容包括对国家标准一般限值、特别排放限值的执行情况,改变目前排放标准重制订

      来源:大众网2015-01-30

      2014年,全省共设置省控河流77条、107个监控断面,省控河流断面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更为完善。针对部分断面长期不达标或水质不稳定等突出问题,综合施策推动污染治理。...为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全省已完成济南、威海、日照等10个市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批复工作;完成了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月例行监测、年度全分析,组织开展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年度评估,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1-20

      长期以来,为开展好环境质量监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但在市(州)以下,由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足等原因,对监测网络布局研究不深,例行监测坚持得不够好。

      来源:江西晨报2014-10-11

      推进机动车排放污染联合防治,实施区域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合作,严格新车和二手车的环保达标准入机制,加速淘汰高排放车辆,共同建设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尾气检测、黄标车限行、机动车排气等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体系。...环境质量监测昌九建立环境监测监控平台昌九将开展区域环境联合监管,共同建立与完善水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统一监测方法和标准,推进区域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一体化和监测质量管理一体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8-20

      主要表现在后勤保证和应急物资储备上,各级环保部门应借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做法,依托危化企业健全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实现物资储备社会化管理,确保达到准备充足、及时到位的要求。...取样初步监测,溪流和水库受到废油渣中的酚类污染。

      来源: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2014-07-28

      近日,宇星科技中标2013年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工程项目(第二期)第六批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及分站网络设备采购安装工程。

      来源:和讯股票2014-05-22

      环保部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明确将氨氮、氮氧化物的监测约束性指标加入到现有监测指标体系中。另外,水利部也开始重视水质监测工作,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

      来源:金融界股票2014-05-21

      环保部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已明确将氨氮、氮氧化物的监测约束性指标加入到现有监测指标体系中。另外,水利部也开始重视水质监测工作,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

      来源:环保部网站2014-04-16

      各地要积极组织科技、总量、环评、监测、污防、生态、监察等人员参加我部面向省级环保部门举办的标准培训。...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期刊、报纸、热线、培训等渠道平台,完善环境保护标准宣传网络体系,积极营造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来源:仪器信息网2013-11-11

      初步构建了多目标、多手段、立体型、复合型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完成了国家、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四级水环境监测关键技术与网络体系集成示范,提升了流域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能力,同时为监控预警主题和水专项研究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2013-08-05

      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我国对环保产业的重视和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体系的建立,我国水质分析仪器仪表市场不断突破之前存在的诸多局限,如规模偏小,技术不够成熟,仪器的可靠性、稳定性不足,难以满足复杂的水体环境和日益多样化的污染物监测需求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