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垃圾分类意识”相关结果1197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9-02

      公民垃圾分类意识对我国垃圾分类的工作意义重大。但垃圾分类不能只停留在口号阶段,垃圾分类在我国存在分类意识与现实明显背离的现象。我们认可垃圾分类的同时,一定要养成分类扔垃圾的习惯。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4-09-01

      思路 1 以点带面 推广前端分类意识在以往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中,大杂烩式的混合收运占据了主导地位。垃圾的资源属性被忽略,同时在垃圾的处理过程中也很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盐田区制定了《盐田区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收集处理工作(2012-2015年)实施方案》,并在此框架下先后编制盐田区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标准》和《垃圾类别划分标准》,并分别制订居民小区、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4-08-27

      同时,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将从今年起连续三年对各地级以上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垃圾分类及总体成效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农村生活垃圾涉及保洁、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的责任不明晰、运营费用不落实、垃圾处理设施未能有效运行,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和效率;农民的环卫保洁意识急需提升,农村环卫保洁的全民参与机制尚未健全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2014-08-22

      据悉,下阶段,江桥镇将在其他有条件的小区逐步推广餐厨垃圾处理机,在减量垃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14-08-06

      通过垃圾分类处理,既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又会让每个人形成日常生活中的担当意识,培养科学的垃圾处理意识、建立到位的垃圾分拣制度、形成周到的垃圾处理程序,让城市在洁净中保持美丽的容颜,让城市人在自我约束中对公共卫生做出点滴贡献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4-08-05

      所谓分类难,其主要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社会群众垃圾分类意识不足。良好的分类习惯仍然未成为公民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二是分类标准模糊。...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经验,使得垃圾分类真正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形成长效机制。解决餐厨垃圾处理问题不能一蹴而就。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2014-07-31

      所谓分类难,其主要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社会群众垃圾分类意识不足。良好的分类习惯仍然未成为公民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二是分类标准模糊。...例如杭州,杭州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4类,但这4类垃圾如何定位区分的标准却不清晰,让有分类意识的居民也感到无从下手。三是事后无法回收。

      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整理2014-07-29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乡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保障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资金投入,落实城乡生活垃圾管理目标。...利用各类媒体开展生活垃圾管理的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意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把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知识纳入学校课程。

      来源:经济日报2014-07-03

      笔者认为,让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和意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垃圾后续处理的硬件支撑,软件再好,也终会疲软。...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一个环节滞后都会带来整个系统的运行难题。有地方曾表示,正是因为垃圾分类不严格,分派不同车辆浪费油钱才混收的。

      来源:新华网2014-06-24

      另一方面,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首先要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在我国社会公众基本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丢弃的意识,引导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以及软硬性制度也基本处于空白。

      来源:东方今报2014-06-16

      信阳市环卫处监理公司经理李乐云告诉记者,分类垃圾桶已经在市区实行三年多了,但是市民似乎并没有养成垃圾分类意识。不要说垃圾分类,大多数市民还是将果皮箱当做垃圾箱使用,所有的生活垃圾全部扔进去。

      来源:《法人》2014-06-04

      严厚福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执行垃圾分类的力度小,日本对违反垃圾分类的行为有严厉惩罚措施,而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惩罚性规定。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03

      邻避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施标准低、项目选址不公开、公众对环境利益的自我维护意识增强、缺乏公平合理的补偿和平等有效的沟通机制等邻避现象在国内外都有,但近几年在中国十分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有助减量、减排、提质、提效,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市容环卫部门一家是很难做好的从焚烧技术原理分析来看,焚烧是一种能够适应处理混合垃圾的技术。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高逸平 章高航 纪驭亚2014-05-20

      分类的垃圾一定会分类处理令程光华欣慰的是,4年后,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在提高。去年,我们做过调查。有垃圾分类意识的居民达96.5%,每天参与的人只有60%。两者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尽管,近4成人未做到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2014-02-19

      例如,我国已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但垃圾分类这个循环经济的起步环节却很不理想,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并无明显好转。因此,在提高生态法制执行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来源:新华网2014-01-15

      如今在德国,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对不少德国人来说,在城市里能坐城铁等公共交通就没必要开车,垃圾分类也必须仔细,投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已成潮流。...随着污染加剧以及人们意识的改变,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一些欧洲和德国的法律及管理条例就工业设施排放、燃料中铅含量、大型燃烧设备排放等予以具体规定。

      来源:中国水泥网2013-08-14

      另外,从已建的工程看,在国人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没有提高到应有高度前,生活垃圾不用分类,一股脑进行处置的做法还深受地方政府领导的好感,且解决了实际问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