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煤炭总量控制”相关结果12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程洪瑾 刘奕诗2013-02-01

      他建议,尽快推进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措施,完善火电厂脱硝电价等鼓励政策,在pm2.5污染尤为严重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以及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贾科华2013-01-23

      开展区域煤炭总量控制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相关研究方面虽仍有待完善,但可以基本确定燃煤是一次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形成二次颗粒物前体物的主要排放源,两者占比高达近一半以上。...应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并加强监管,大大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同时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推动污染物总量控制与交易,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

      来源:中广网2013-01-04

      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京津冀等空气污染较重的地区将执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通过提高准入门槛严控火电项目、水泥、钢铁等污染较重的项目上马。

      2012-10-10

      到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9.0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10.4万吨减少13.4%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7.4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19.8万吨减少12.3%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2-06-28

      4、总量控制和按排污量收费的要求企业扩大规模、各地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热情不减,但项目建设的前提之一是有环境容量指标。而指标有富余的地方或企业已很少,只有靠进一步的减排来获得。...火力发电站是煤炭消耗的主体,其排放的二氧化硫约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50%,因此控制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是我国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重点。工程措施减排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2012-05-18

      能源总量控制已成必然十二五期间的能源目标也可以考虑引入其他方式,如能源总量控制方式。其实各地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都已经对于总量有了一个大的判断。从长期来讲,我国未来肯定会进行总量控制

      来源:解放牛网2012-03-05

      《意见》指出,对电力行业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全面推行燃煤电厂脱硝;直接影响新投资的规定是,新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而脱硝的成本不容小觑。...记者注意到,2009年以后,秦皇岛动力煤价格涨至1000元/吨的历史高位,煤炭市场已彻底变为卖家市场,结算方式也从以前的先运煤,发电后付款变为了先付款,再运煤发电。

      来源:北京日报2012-03-04

      政府措施燃煤:消费总量削减62%未来几年,天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将占据本市能源市场主导地位。到2020年全市燃煤比重将控制在10%以下,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比十一五末削减62%。

      来源:中国网2012-02-04

      因此,必须在这些地区及早开展煤炭总量消耗控制,并将煤炭消耗总量控制纳入新建项目前置审批条件,从而有效控制煤炭增长带来的大气污染负担。根治污染源,才是真正解决雾霾天气的最终出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1-18

      我觉得当下最应该做的是各地开展燃煤消费总量控制,它可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目标。 周嵘说。而此前,国家已经拟在地方尝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一些煤烟型污染突出的重点区域,国家正在努力改变末端治理的思路,积极探索从排放前端控制污染,其中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即为一个治本的措施。一位环保政策专家介绍。此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12-29

      减排目标责任书中包括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主要减排任务和措施等。同时,还明确了各省(区、市)和企业集团重点减排的项目清单。...加大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煤炭、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重点行业新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审批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前置条件。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0-14

      四项32字原则是:1、总量控制,等量置换。十二五期间,各区县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突破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的基数,实施总量控制。...天津市确定了十二五总量减排五大任务和四项32字原则。五大任务是:1、确保新增燃煤量和城镇常住人口分别控制在1500万吨和300万人以内。

      来源:闽西新闻网2011-01-18

      ,对区域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具有综合效益。...龙岩坑口火电厂作为当地唯一的热源点,全面实现向工业集中区内热用户集中供热,进而替代工业园区内其他企业分散的自备小锅炉,提高热能的利用,大大减少工业园区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的排放,节约煤炭资源和生产成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