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总量”相关结果764
      垃圾处理行业碳减排路径探讨

      来源:大城小E2022-04-22

      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3%来自垃圾处理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58×108t/a。...张婷婷在毕业论文通过假设各类垃圾收集处理情景,结合北京实际垃圾产生量对垃圾收集处理各环节碳排放进行估算,研究发现,运输环节碳排放量占比最小,垃圾分类工作带来碳排放的增加几乎可以忽略;垃圾处理仅分为填埋和焚烧两类导致的碳排放量最高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2022-04-19

      在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碳排放占比较高。要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自2020年9月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全社会自上而下掀起了一股碳中和的热潮,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已经启动。

      来源:通州区生态环境局2022-04-12

      涉及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法规制度体系、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作、强化碳市场和低碳试点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力争实现全区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总量下降的目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4-06

      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综合运用法治、市场、技术等手段,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创新配额总量控制和有偿分配机制,做好与全国碳市场的衔接,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

      来源:泓济环保2022-04-02

      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02 2022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31

      第十一条 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鼓励开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近零碳排放试验区的示范建设,通过规模化应用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等产品和技术降低建筑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实现碳排放目标。

      多家中国项目和企业入围全球水奖!

      来源:GWI研究2022-03-30

      2021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三部走的碳中和路线图,到2025年和2035年,北京排水集团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45万吨二氧化碳/年,3.6吨二氧化碳/万立方米污水)预计较2020年分别下降

      1330家!北京市重点<mark>碳排放</mark>单位及一般报告单位名单公布!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18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应向社会公开;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文件规定,市生态环境局要会同市统计局发布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年度重点碳排放单位及一般报告单位名单

      来源:新华社2022-03-07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这一转变有助于推动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3-05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新华网2022-03-05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2-03-04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强认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低碳产业深入融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来源:新华社2022-03-03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强认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低碳产业深入融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2-28

      一、完成能源资源消费和碳排放年度“双控”目标深化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着力推行“双控”与定额相结合的目标管理方式,根据《省直机关能耗定额管理指标》,确定省直机关年度能源资源消费指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2-24

      到2025年,成渝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推动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2-17

      严格控制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来源:唐山环境局2022-02-16

      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百千万”行动,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根据“退后十”目标任务,唐山市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企业排放总量细化分解至每个月份、每项因子,修订《唐山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及奖惩问责办法》,严格按照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奖惩。

      来源:董战峰2022-02-15

      建立城市碳达峰的考核引导和激励政策体系,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积极推进碳金融创新助力减碳融资,推动城市梯度实现碳达峰。三是加强生态保护政策。...一是完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差别电价、水价政策,继续推进绿色税制改革,研究将vocs、碳排放纳入环境保护税范围。

      江西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01-20

      主要目标包括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工业领域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取得积极进展、建筑节能水平有效提升、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林业碳汇能力持续增强

      《上海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行动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1-19

      (责任单位: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市、区机管局)(三)鼓励各公共机构开展用能及碳排放总量管控试点推行单位能源资源定额及碳排放限额管理,并根据试点情况在全市公共机构范围内适时推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