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低碳零碳负碳”相关结果145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1-03-08

      不仅需要工业、交通、建筑等消费侧部门积极响应,而且需要电力、燃料等能源供给侧部门做出主动调整,负碳电力系统的重构、零碳能源体系的建立,以及近零排放工业流程的重塑亟需科技支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18

      发挥生物质“零碳”和“负碳”,特别是减少甲烷排放的优势,在满足农村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促进“碳减排”和“碳中和”,否则我国将难以按期实现“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即使做了清洁能源项目也是“零打碎敲”不配套、行业之间“互不通气”,难成气候,形不成可持续、市场化、可推广的模式。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20-11-12

      )、碳吸收、低碳零碳负碳排放(如采用生物质能发电并捕集和封存其碳排放)、购买碳排放权等因素。...因此,中国的发展必然是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由高碳向中碳、再向低碳过渡,当实现了现代化强国之后,再奋斗10年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社会,之后进一步发展形成负碳社会。

      来源:资源再生杂志社2016-10-11

      仅有“三低”,没有“三高”,会降低企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零碳城市”、“负碳城市”的目标是美好的,但在实践方面不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实现。...绿色发展包含着低碳发展,低碳发展可用碳生产率表示:碳生产率=gdp/碳排放量。公式中的分母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越少,则单位消耗和排放的生产率越高。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4-09-26

      零碳负碳的技术升级之路;在环境治理方面,从经济优先、先污染后治理过渡到平衡协调发展、控制污染,最终实现和谐增长、环境优先的发展模式。...再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发展之路;从各行业分散用煤、消费量增加,到煤炭使用向大用户集中、逐步减量化,再到终端使用替代能源、实行去煤化的道路;在技术改造方面,从不考虑效率的所有技术适用,逐步发展到要求采用清洁高效技术,最后过渡为实现低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