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相关结果167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2-19

      环境损害的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也就是要求污染者或生态破坏者承担侵权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中明确规定了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而这些方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新《环保法》原文:第六十六条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解读:本条是关于受到环境损害提起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23

      此外,法庭将建立资源环境案件的恢复性司法机制,即根据案件情况,以判令侵权人消除污染、恢复原状的方式,代替单纯的物质损害赔偿。...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成立后,柳州市内环境污染类、生态破坏类、涉及林木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案件和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将集中在此法庭审理。案件审理将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集中审判方式。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9

      2014年4月,新修订的《环保法》出台,其中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本文从京津冀在联防联控治理雾霾过程中的主体和目标,相关运行机制以及责任承担与损害赔偿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法律措施。如何构建联防联控行政主体?雾霾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区域内各省市间协调行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志刚2014-05-20

      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环境保护社会监督机制;推进绿色保险,深化环境健康、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研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四是建立生态文明目标考核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玮2014-04-30

      多家环保ngo也以各种形式表示反对,其主要说法是一审稿大大落后于当前环境形势,有限的修改无实质意义,例如事关环境根本问题的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损害赔偿等均未涉及。...三是明确联合防治协调机制,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监测,实施统一的防治措施。

      来源:中国能源报 张子瑞2013-12-11

      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如损害赔偿的制度,责任追究的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制度等。贺铿还表示,真正践行绿色发展,企业才是主体。...这些年,高能耗对环境生态破坏比较严重,说到底是科技支撑薄弱,因此,企业一定要坚持创新发展,要有技术做支持。

      来源:环保部2013-11-29

      周生贤说,《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专门用一个部分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