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次颗粒物”相关结果90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4-05-07

      氨气监测技术方面,氨气是大气中唯一的高浓度碱性气体,与大气中酸性气溶胶化合,在空中形成极细的二次颗粒物,是大气环境中气态污染转变成固态污染的重要推手。

      来源:重庆生态环境2022-01-06

      另外,我市冬春季高湿、多雾的气候特征,还会促进气态污染二次颗粒物快速转化和颗粒物吸湿增长,造成pm2.5浓度上升、大气能见度下降,这也是我市冬春季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如何应对冬春季空气污染天?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10-21

      从大气污染排放来看,各种污染来源多样、成分复杂。“但多项研究一致表明,源于煤炭、石油等燃烧产生的一颗粒物二次颗粒物,占到pm2.5排放的2/3以上,包括移动源、工业源、生活源等。”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1-08-12

      ,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是气象条件、污染排放和二次转化、区域传输、沙尘天气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王彤等对京津冀地区秋冬季颗粒物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二次颗粒物、交通源、生物质燃烧源和民用燃煤源是

      来源:中国绿发会2021-02-14

      我们在追求超低的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忽视了目前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大量的氨排向空中,转而形成二次颗粒物和微生物的繁殖,抵消了其它颗粒物减排的效果。...氨气是大气中唯一的高浓度碱性气体, 排放到大气中的氨与硝酸或硫酸等酸性气体发生反应, 形成硫酸盐、硝酸盐,氨盐等二次颗粒物,是大气中气态污染转变成颗粒态污染的重要推手。

      我国固定源挥发性有机<mark>物</mark>污染管控现状与挑战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21-01-25

      不过,vocs既是大气pm2.5中有机组分的重要前体污染,也是o的重要前体污染。而且,由于o是表征大气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浓度的升高意味着大气氧化能力的提升,也可能加剧二次颗粒物的生成。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21-01-22

      颗粒物的污染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臭氧(o3)污染开始凸显;而从目前已知的颗粒物形成机理可以看出,o3对于二次颗粒物的生成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21-01-20

      2.招标用途:搭配在线测量进样口,既可用于实验室的模拟研究,又可用于长期大气外场观测或基于移动平台的立体观测实验,将其与颗粒物密度、吸湿性、挥发性、混合态、化学组成、光吸收及光散射等理化性质结合,可帮助研究二次颗粒物和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机制

      来源:中国绿发会2020-12-16

      因此,我们在追求超低的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忽视了目前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大量的氨排向空中,转而形成二次颗粒物,抵消我们颗粒物减排的效果。传统上认为大气中的氨主要来自于农业,但最近的研究推翻了这一观念。

      来源:化工学报2020-12-15

      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不仅会带来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还容易与大气中的nh3、so2及烃类化合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二次颗粒物,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其存在处理效率不够高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在正常运行中会不可避免产生氨逃逸、臭氧泄漏等二次污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使得烟气污染减排效果大大削弱。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2020-09-25

      ,其浓度的升高意味着大气氧化能力的提升,也可能加剧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因此vocs的控制成为国家和地方“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及“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专项行动之一.关于vocs的控制我国学者已开展相关研究,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针对固定源

      来源:央视网2020-09-13

      柴发合:首先,大气氧化性强是二次颗粒物生成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测量到的pm2.5,它是由大量的一排放,比如说扬尘、粉尘、烟尘、机动车尾气尘;还有二次形成的,比如说我们排放的氮氧化物、氧化硫、挥发性有机,还有氨这些气态污染在大气中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来源:中国环境2020-08-04

      臭氧污染和pm2.5污染存在几方面的关联性:首先,臭氧和pm2.5中的二次成分都是通过大气化学反应产生,前体物类似,都包含nox和vocs,臭氧与二次颗粒物生成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来源: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2020-07-08

      、模型模拟分析二次颗粒物生成原因基于两套疫情期减排清单,本研究利用模型模拟了疫情管控期臭氧和二次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发现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相似,京津冀地区的臭氧和二次颗粒物浓度均呈上升趋势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05-19

      、so2、vocs、nh3等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在污染严重秋冬季节,颗粒物二次来源将愈发凸显。...(三)面临的主要问题1、长沙市大气复合污染愈发凸显,颗粒物二次来源影响加大。

      来源:星球研究所2020-03-26

      二次颗粒物已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下图为2011年甘肃中部灰霾下的火力发电厂,其排放中既有一颗粒物,也有气体污染,摄影师@刘忠文)▼例如由氧化硫(so2)氧化形成的硫酸盐颗粒(so42-)是二次颗粒物由氮氧化物

      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2020-03-09

      建议不同的城市积极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分别对二次颗粒物前体及扬尘进行管控。...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污染特征雷达图可以看出,截至7日,区域整体尚未完全形成区域性一体化的污染特征,以偏二次颗粒物特征为主;而石家庄、邢台和邯郸等城市偏粗颗粒物特征明显。

      雾霾再袭新德里 这个冬天太难了!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9-11-15

      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剧增,加上机动车尾气排放、二次颗粒物的影响,以及主要城市工业园区排放,集聚起来引发了此次重污染天气。...《方案》规定,相比2017年,印度到2024年要减排20%-30%颗粒物排放,但仅要求相关各州和城市制定清洁空气行动方案,没有规定官方公布的102个未达标城市应承担的具体减排目标。

      来源:生态环境部2019-09-24

      从相对湿度看,太行山-燕山沿线城市相对湿度较高,北京市夜间到凌晨相对湿度会维持在60%左右,个别时段超过80%甚至接近饱和,更有利于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和吸湿增长。...对区域内多次重污染过程的分析表明,当近地面风速小于2m/s、存在近地面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时,污染快速累积;特别是相对湿度高于60%时,气态污染颗粒物二次转化显著加快。同时,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2019-08-02

      从大气环境角度来看,vocs 具有光化学反应特性,积极参与大气光化学氧化过程,生成臭氧等有害光化学氧化剂,还参与大气中二次颗粒物的形成。...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开展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将vocs、so2、nox和颗粒物一起列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防控重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