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相关结果2857

      来源:检察日报2014-07-24

      污染环境犯罪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近年来,检察机关始终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摆到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第一,客观证据的调取、固定有赖于行政机关,而行政法律法规在取证方面的要求往往低于刑事法律,容易造成案件移送侦查机关后,部分证据不符合刑事证据标准,实践中,可要求行政执法机关按照刑事证据标准严格取证。

      来源:《能源与节能》2014-07-15

      电力企业的分布问题火电企业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导致其在选点的过程中把煤炭的成本作为着重点,这样就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火电企业的成群现象已经造成了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破坏了建厂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是,现阶段电力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还是主要依靠行政性的法律法规等,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并没有发挥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积极作用。

      来源:《环境经济》2014-07-08

      六是环境经济政策法制不健全目前正在实施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补偿和环境责任保险等,在国家层面尚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依据,没有上位法律法规的指导,陕西省在试点过程中会面临执法障碍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3

      南水北调工程是北方水源的重要补给项目,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供水水质优良,十分重要。...四省区水资源生态补偿主要做法京津冀地区是生态敏感区,河南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保护好生态环境极为重要。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2014-07-02

      2.各市要根据钱塘江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状况,确定污染控制重点区域,分流域、分行业制定和实施针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特别排放限值,在2014年底前全面实施制浆造纸、电镀、羽绒、合成革与人造革、...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议意见》(浙人大常办〔2013〕39号)的要求,对2013年省人大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水源保护区内55家违法企业或设施,坚决予以关停或取缔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4-07-02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表示,当局必须进行几轮详细调查,包括将调查的单位...此外,还要健全完善治理土壤污染的法律法规,增加对土地污染者和不作为官员的震慑力。土壤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危胁广大民众舌尖上的安全,而且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治理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27

      他表示,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中国政府正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不断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以积极探索环保新路为实践主体,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二是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形成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三是以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组织制度体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24

      2014年5月,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此外,还负责各行政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中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监管,负责组织修改和完善资源、环境法律法规等。其次,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17

      建立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重点要认真学习、全面熟悉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内容。要加强对新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准确解读新法内容,使大家都知法、懂法、依法监督。...即:以积极探索环保新路为实践主体,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形成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组织制度体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03

      当前,环保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为维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广大环保干部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程序,认真履职,不断推进各项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来源:中安在线2014-05-22

      三、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城市人民政府在旧城改造和新区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风道、地理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合理配置产业,科学规划建筑的高度、密度,保证绿地面积,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消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志刚2014-05-20

      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执行不到位的行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考核工作,着力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流域生态补偿。

      来源:法制日报2014-05-20

      此外,我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与管理体系、风险评估标准体系、监测监控体系、土壤修复技术体系等。...中国每年均有大量因各种人为活动导致的污染场地出现,但总体上我国工业场地污染的管理、风险评估及修复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选择尚缺少规范和指导文件,选用不适当的修复技术不仅达不到修复目标,更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更大的危害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林艳2014-05-20

      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应进一步加强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工作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其法律制度特有的执行力。...一方面,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行政问责、部门奖罚、官员选拔任用等机制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基于绩效考核的压力,片面强调招商引资,忽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工作对专业和技术要求高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贺震2014-05-16

      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并不算少,也不能说都不够严,但是这些年来,环境法律法规执行的效果普遍不佳。如果25年前开始实施的《环境保护法》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生态环境不会恶化至此。

      来源:环保部2014-05-04

      三、工程规模、生产工艺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发生重大变更时,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重新履行相关审批手续。...(三)合理布设取水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取水工程施工和运营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设置足够容量的非经常性废水储存池,确保废水全部收集并有效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4-24

      报告建议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三是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同时,报告建议增加规定:国家鼓励和组织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2014-03-27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土壤污染修复的黄益宗博士则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壤修复刚刚起步,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2014年是土壤修复的准备之年,土壤修复走市场化的路径是必然选择,但我国土壤修复的产业化之路还有多远?

      来源:学习时报2014-03-10

      从上世纪70年代,德国就开始不断颁布法律法规,把科学技术的标准放在环境立法体系中加以规范,以使科学技术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得到预防和控制。...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德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工业和战争的双重重创,日益恶化。

      来源:环境保护部网站2014-02-26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污染场地又称污染地块,指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经调查和风险评估可以确认其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