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区域雾霾”相关结果1836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2024-08-20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大气污染防治难点问题,大力解决高值区域污染问题、夏季臭氧污染问题、秋冬季pm2.5污染问题,持续深入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坚持精准执法。...第三阶段:保障巩固阶段(11月11日至12月31日),持续发力,巩固浦东新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全力降低颗粒物浓度,最大程度降低发生跨年雾霾风险。四、重点对象与具体分工(一)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24-05-28

      2、对城区道路实施24小时冲洗、洒水、洗扫作业,雾霾天气除霾,对沿街树木、绿化带、护栏、人行便道每周进行两次清洗除尘。...城区主次干道、街头游园、农产品批发市场、平舒市场、城区小街巷、4个城中村及城区范围内所有无物业小区的垃圾桶布桶及垃圾清运工作,有物业小区无需布置垃圾桶,仅需要进行垃圾清运工作,垃圾桶每天擦洗保洁,作业区域内常住人口约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2024-01-08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夏季反常高温出现,旱灾频繁,极端降水及洪涝灾害增多,冬季雾霾天气频发。...自北向南涵盖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区三大自然区域,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是我国西北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物物种资源较丰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较密集的重要区域

      来源:中国环境2023-10-31

      01 本轮重污染天气为“雾霾”混杂10月29日起,受区域大范围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转差,山前一带城市已达中度—重度污染级别。...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空气质量上来看,雾出现的同时依然存在污染,因此是雾霾混杂的天气。为何会雾、霾混杂?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7-15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加工使用和消费等各环节都可能进入环境,带来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危害生态环境安全、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活质量,以及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正逐步成为当前制约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改善的新难点,也是继雾霾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2022-04-22

      在全省层面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系统谋划部署,实现规划统领、力量统筹、任务统分、标准统一,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治本攻坚,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污水、垃圾、危废、雾霾等人民群众高度关注,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人民群众时刻期盼,《规划》着眼抓源头、打基础、管长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力争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成效

      来源:新华社2021-11-02

      一般来说,气象条件差的时候就可能有雾霾,这是为什么?主要是污染物的总排放量还比较高,还没有达到跟气象脱钩的程度。...我认为在于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时空协同机制、过程分销机制、排放核算的深度耦合方法、减污降碳效率的量化效益分析、还有区域联动机制。

      来源:徐州日报2021-10-04

      这一区域,曾是徐州市最大的一块采煤塌陷地,旱季荒草丛生,雨季水乡泽国,满目破败荒凉。“爷爷奶奶说,一到下雨天,鱼都能蹦到床上来,附近居民住的房子开裂比较严重,常常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在与雾霾的交锋中,徐州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转型升级,关停15家钢铁企业、8家焦化企业、47家水泥企业,退出化工企业151家,9家热电企业完成关停改燃;为守护碧水长流,三年总投资75.94亿元

      全文实录丨中共中央宣传部就“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9-30

      我的另一项工作任务和在座的每一位都息息相关,就是应对重污染天气,也就是减少雾霾。...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比如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这些区域的空气质量改善,都是我的工作范畴。

      来源:相章分享VOCs治理技术2021-08-09

      2 污染现状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极端污染天气频发,长时间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大气中的pm2.5污染持续超出标准,空气质量每况愈下。...这些小分子有机污染气体通常化学性能活泼,具备极强的化学反应活性,非常容易与自然界中像臭氧、空气等发生反应,引发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长期来看甚至可能引发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环境危机。

      技术 | 水泥窑炉NOx原位还原超低排放技术及示范

      来源:水泥2021-06-21

      目前,我国水泥工业nox年排放量超过百万吨,占到全国年排放总量的10%~12% ,已成为继热力发电和交通运输之后的第三大nox排放源,是引起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之一,严重危害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1.2 分级燃烧技术分级燃烧技术,是将分解炉所用煤粉燃料或者燃烧所用空气进行分级多点配送,在保证燃料燃烧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营造出还原性气氛区域,一方面降低nox的生成,另一方面将来自回转窑的nox还原成

      来源:大气攻关联合中心2021-06-15

      持续发力雾霾锁天、出门看不到对面的行人、空气污浊不敢顺畅呼吸、中小学停课、工厂限产、空气净化器一机难求……这是8年前北方许多城市频频出现的情况。...“这个夏天的天空真美,空气透亮,就是紫外线比以前强了,更得注意防晒了”“空气中没有刺鼻的味道了”“雾霾天越来越少见了”“一出门就看到蓝天白云,真舒心”……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东部沿海到汾渭平原,各地居民明显感受到一种变化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1-06-03

      “陕西是利用ccus技术的最佳区域。”马劲风说,陕西油气当量居全国第一,煤炭产量第三,能源结构依赖化石能源,co源汇匹配度全国最好,可以地质封存最多的co。...在燃烧前通过微矿分离技术将煤炭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和可燃物分离,再生产高热值类液体燃料(如甲醇)和天然矿源土壤改良剂,并联产微量元素矿物质复合高效菌剂有机肥,一方面降低甲醇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土壤改良剂解决土壤酸化、板结问题,增加绿色植被,从源头解决造成雾霾的环境污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SIGS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贺克斌 为全球环保提供“深圳范式”

      来源:深圳商报2021-05-31

      深圳应直面时代命题近几年,大家对“雾霾”“pm2.5”已不再陌生,而贺克斌院士已和它们打了20多年交道。...,贺克斌与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2060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的论文,首次定量揭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及重点区域

      中国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环保“扛得住”

      来源: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2021-03-22

      地方政府需要思考稳增长、保就业与大气污染治理之间的平衡问题:雾霾治理是否会影响gdp增长?雾霾治理对gdp的影响相对有限。...雾霾治理对gdp影响有限粗犷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环保生态问题,大气污染是突出的“问题”领域,雾霾治理迫在眉睫。

      来源:中晶环境2021-03-04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雾霾污染形成反复,治理效果不甚明显。全国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反弹,尤其是非重点区域问题凸显。雾霾治理,期限一拖再拖,效果起起伏伏。

      来源:新华社2021-02-26

      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他同时表示,散煤治理是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解决雾霾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关注四:减少人为因素造成重污染天气春节期间北京等地发生了空气重度污染。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2021-02-19

      治理雾霾不仅要督企,更要督政。“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还实施了督促各级政府层层落实的环保责任。...“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加强区域生态保护协同,率先从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等方面取得突破。优良天数达七成,加快了天蓝、水清、地绿的绿色发展,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持续增强。

      来源:《河北冶金》2021-02-17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区域差异很大,内蒙古、西南、西北地区综合利用率相对低,累计堆存量较大。2.1.2 半干法脱硫半干法副产物脱硫灰为干态灰渣,石膏有效成分较少,以亚硫酸盐为主。...而随着人们对雾霾形成机理的进一步认识,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不得强制企业治理湿烟羽”。因此,湿法脱硫仍有生存空间。湿法脱硫和干法、半干法脱硫的副产物差异很大,不同的脱硫工艺,副产物也不尽相同。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1-21

      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空气污染物的监测预警;气象部门负责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级别预报和雾霾天气监测预警。各县区编制本地区污染企业清单,加强日常监测监督。...1.4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区域统筹、属地管理,加强预警、及时响应,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