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土地荒漠化”相关结果34

      来源:天水市人民政府2024-02-22

      市水务、生态环境、林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组织开展渭河流域水土流失、生态状况、土地荒漠化沙化等调查监测评估,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评估结果。...第八条 市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定期组织渭河流域土地、水流、湿地等自然资源状况调查,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渭河流域自然资源状况。

      来源: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3-07-28

      省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沙化调查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结果。...第七条省人民政府统筹协调黄河流域市(州)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行政、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气象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已经建设的台站和监测项目基础上,健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文、泥沙、荒漠化和沙化

      实录 | 国新办举行《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来源:国新办2023-01-19

      十年来,中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面积都在持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扭转。...白皮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实践成就和经验做法,介绍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的努力和成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28

      省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沙化调查检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结果。...省人民政府统筹协调黄河流域市(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行政、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气象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已经建设的台站和监测技术装备基础上,健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文、泥沙、荒漠化和沙化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31

      国务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黄河流域土地荒漠化、沙化调查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调查监测结果。...第十二条 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黄河流域省级人民政府,在已经建立的台站和监测项目基础上,健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文、泥沙、荒漠化和沙化、水土保持、自然灾害、气象等监测网络体系

      立案处罚208家 罚款1357.4万元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陕西省反馈督察情况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3-22

      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现象严重,却违背自然规律安排大量耕地占补平衡项目。2012年以来,榆林市靖边等县区开垦沙地、林草地约30万亩,部分项目甚至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2018年以来,榆林市毁林开垦13.3万亩,加剧林地退化和土地沙化。安康市白河县硫铁矿区污染综合治理要求2021年5月底前实施废石贮存场建设,至督察时尚未启动。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不够有力。

      黄河流域地下水环境现状、问题与建议

      来源:环境保护2021-08-17

      黄河河源生态亚区年降水量为300~400mm,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其水文情况影响该区域植被的生长发育,进而调控土地荒漠化进程。...因此,面对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问题,该区域地下水对其地表植被、湖泊、湿地或土地质量的良性维持作用尤为重要。地下水资源的减少使地下水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维护作用减弱。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1-03-24

      基于污泥的这些特点,土地利用也成为污泥处理处置的一种常用方法。例如,在盐碱地、沙地中使用污泥进行土壤改良,并栽种耐盐碱的沙枣、梭梭树、紫花槐等,可以逐渐修复受损土壤,对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有积极作用。

      2021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02-20

      2.行业内企业向综合型生态修复治理方向发展除了为应对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政府也加大对城市环境生态的修复力度,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型综合生态治理项目随之出现。...在生态修复领域,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道路边坡等基础设施修建区生态修复等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持续具有增量空间。

      来源:《基层建设》2020-06-17

      ,以达到优质的生态产品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3.2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管理体系滞后总体而言,我国实施的土地改良、高标准建设、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防治等综合性土地改良措施,对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20-03-19

      当前全球面临着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土地荒漠化等系列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实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绿色发展,是中国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庄严承诺,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系统谋划环境治理现代改革的思路与重点方向。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包括治理体系法治、制度、规范化、程序、多元化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其核心是系统化管理。

      来源:基层建设2020-02-14

      在大自然中,这些有机废气是直接导致酸雨形成的罪魁祸首,从而腐蚀建筑物和损害人体健康,加剧土地荒漠化等,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来源:中国矿业网2019-09-03

      曾经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工业废料、废气的野蛮排放,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极限,违背了自然规律,造成了资源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

      全文|《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7-25

      土地荒漠化呈蔓延趋势,荒漠化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0.73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0.86万平方公里)。水电工程建设、过度放牧等导致部分湿地和河湖生态功能退化,自然湿地面积逐渐萎缩。

      来源:向小田2018-06-22

      大家都知道,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破环非常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及沙漠、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里面的举措就包括,依靠科技+产业+城镇的模式,突破原有的业务范围,从而带动集团营收和市值规模爬上新的台阶。

      【简述】土壤退化及其恢复

      来源:碎片化农业体验2017-12-15

      每年大约有2000公顷土地荒漠化。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壤退化这一古老的问题目前变得愈加严重,这些问题有土壤侵蚀、荒漠化、盐碱化、土壤酸化、有机质和养分损失、土壤物理性状恶化、土壤化学污染等。

      来源:生态资本论2017-07-05

      蒙草生态是内蒙古的一家生态修复上市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疆,地理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在土地荒漠化严重,气候干旱东扩,相关领域市场需求较大,近几年,内蒙古开始尝试利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全区环境问题

      王文彪:"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恰逢其时

      来源:新浪环保2017-05-16

      近年来中国积极通过在荒漠化地区进行生态修复,植树造林,中国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趋势得到扭转。...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实现了连续十几年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11-28

      本就水资源匮乏的中国,水污染形势异常严峻;频繁爆发的雾霾,将我们带进了新鲜空气成为奢侈品的时代;接连发生的食品重金属超标现象又进一步揭开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与土壤的盖子伴随着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来源:中国环境网2016-08-26

      风沙肆虐 温饱成大事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北榆林市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地区之一,解放初期,全市4.36万平方公里中沙区面积约占48%。...随着全市860万亩流动沙丘全部得以固定和半固定,陕北榆林,这座曾经饱受沙漠危害的塞上名城,历经几代人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奋斗,如今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的历史性转变,曾经的千里荒漠已变为郁郁葱葱的林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