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20-08-10
实际上,在污染者责任较为明确的工业治污领域最为广泛的工业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和运营环保设施,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污染者付费”模式。...这项决议规定,禁止各成员国对该国就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予以资金上的补助,要求排污者(即污染者)负担由政府部门决定的减少污染措施的费用,扭转“企业赚钱污染环境,政府出资治理环境”的极不公平趋势,保证环境处于一种可被接受的状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5-19
减排效果好的企业还能赚钱。一位经营者算了笔账:3月份,企业剩余二氧化硫指标88千克、化学需氧量990千克、氨氮134千克,按照标准,挂网销售至少卖出5575.8元。据此估算,全年约可获利6.7万元。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12-13
未来真能赚钱吗?风险很大。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如今,新环保法开启了环境效果时代,在土十条气十条水十条三项规定下,地方政府如何承受,又该如何释压?...,治污企业在年均增长超过10%的行业之中具有极大的发展不平衡性,绝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在艰难地生存。
来源:每经网2016-07-07
在铁腕治污、零容忍等要求下,以钢铁等重污染行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不得不提的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争议的焦点,中央领导也曾多次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述。
来源:环保人2016-06-19
而按照该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如果其行为尚不构成犯罪,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
来源:舟山日报2016-04-05
因此,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对污染零容忍,只是在普遍可以承受的治污成本下设定排污标准而已,在此基础上再对不识相的排污者痛下杀手。...虾峙一家养猪场,花50万元建起污水处理项目,不单治了污,而且有效益能赚钱。这样有了自主动力,污染防治自然水到渠成,一劳永逸。
来源:北京商报2016-03-22
如此频繁地表态,在业内解读为中央有意将常年与不赚钱、低利润等词挂钩的环保产业改头换面的决心。...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出台让不少投资者颇为兴奋,就是因为在经济下行时,他们从这项政策中看到了未来潜在的庞大商机。有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来源:北京商报网2015-11-18
园林绿化等治污项目大多是不赚钱的,但如果参照国际经验,将园林绿化与房地产开发更多地融合在一起,把园林绿化任务整合在有利可图甚至高利润的房地产开发等项目中,且二者还相互关联,那么这类微利、不盈利的公共项目就会改变自身包袱的形象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5-09-10
但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的资金对染料项目的投资热情并不高,为什么赚钱的行业大家都不愿意投呢?原因除了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限制外,高额的三废治理投入和高研发投入也是一些投资者对染料项目望而却步的直接原因。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9-19
排污权反映的是占用环境资源的价值,体现谁占有,谁付费的原则,征收环节在前端,是对排污行为的前置约束,概括来说排污权不够用,得花钱去买,排污权用不完,卖出去赚钱。...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促进企业治污减排,保护环境,提升环境质量。加强污染物在线监测,提供排污费收缴依据,提高收收缴率。
来源:扬州网-扬州日报2014-07-22
强化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的利益导向,扬州不仅制定配套政策,把治污企业扶上马,而且财政补贴送一程。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05
除了当前大气、水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以及污染减排压力增大等原因外,当前环境容量资源价值被低估,排污费价格偏低,导致出现企业排污赚钱、治污赔钱的不合理现象,也是此次排污费价格调整的重要原因。...下一步,我们会在运行中不断探索,最终找到排污费阶梯收费标准与企业达到相应排放浓度标准所需增加的成本两者间效益最为优化的一个点。这个点也许是排放浓度降低一半,也许是其他。
来源:科技日报2014-03-11
怪象之一:治污工程吃不饱以南京为例,大约有60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能力约为每天200万吨。...我们没有这种社会环境,举报者会掂量后果,打不着狐狸还会惹一身骚,所以谁都不愿意沾这个事,大家互相都不说。
来源:网易网站2013-12-16
福川伸次建议中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实施污染者负担的原则,以适当的管制为前提,让污染者承担污染的责任,同时,让企业重视污染防治的对策,推进防治污染的投资,改善设备的管理,同时把防止公害的费用内部化;另外
来源:华夏时报2013-07-09
新一轮关停并转的冲击波,已经冲向了前期环保投入薄弱的中小钢厂,大企业也将难以幸免,而在一批顶不住压力的钢厂死在沙滩上后,大型国企又将成为获益者,钢企防治污染的世纪难题正待破解。...而成本的差距将直接与效益挂钩,环保成为了钢企眼中赚钱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