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科研仪器”相关结果16

      来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24-06-03

      发布20项以上创新科研仪器重点产品供给清单,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更新置换先进科研仪器设备。(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四)医疗设备进医院。

      来源:江西省人大常委会2024-03-27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当加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设备与大型科研仪器向先进制造业企业开放共享,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10-26

      (六)畅通国家科研资源开放渠道。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组建专业化的科学仪器设备服务机构,参与国家科研设施与仪器的管理与运营。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2020-08-07

      研发的部分高端科研仪器如气溶胶雷达、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等已得到应用,并自主构建了我国首个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系统。...诸多跨领域的技术开始应用到环境监测当中,如化学发光法以其高灵敏、高选择性、仪器简便等优势在环境监测领域迅速发展,并有效支撑了业务化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重大<mark>科研</mark>基础设施和大型<mark>科研</mark><mark>仪器</mark>开放服务信息公示

      来源: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8-06-27

      ,现对我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基本信息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相关制度进行公示。

      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发展态势报告(下)——中美科学基金项目分析

      来源:农业知库2018-03-13

      探索系列主要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应急管理项目等;人才系列主要包括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海外及港澳优秀学者项目、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等;工具系列主要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十六部门关于印发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指导意见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11-20

      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建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及大型科研仪器,推动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08-18

      一是pm2.5监测网,主要依靠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等高端科研仪器已普遍应用,光谱定量检测的灵敏度更是达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科技网2017-02-07

      其中,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等高端科研仪器开始得到应用,光谱定量检测灵敏度达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了污染面源vocs遥测,大气成分、颗粒物和臭氧垂直探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航空平台上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气体及气溶胶颗粒物分布的遥感监测等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微信2016-05-09

      ,部分高端科研仪器如气溶胶雷达、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也开始得到应用,初步形成了满足常规监测业务需求的技术体系,支撑了我国十二五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大气环境监测技术pm2.5、o3、vocs等污染物监测技术和设备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恶臭自动在线监测预警仪器、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在线监测设备、大气细粒子与臭氧时空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环境大气中细粒子监测设备等实现了产业化

      来源:仪器信息网微信2016-01-28

      徐琴平说,共享不是绩效考核的内容,仪器能为科研服务就可以了,并不要求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不仅如此,通常大型科研仪器主要集中在大牛手中,没有专人负责。

      来源:仪器信息网2015-11-20

      随着我国科研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逐年增加,面对基数庞大的仪器设备总量,仪器设备的故障率也在逐年增高。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2015-09-28

      我们应该注意到,除了直接投入,目前用在采购仪器上的钱,有一部分实际会间接用到研发上,因为如果国内的科研院所都能花比较多的钱用于采购国产的新型科研仪器,就可以使国产科研仪器的创新研发销售形成一个顺畅的良性循环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2015-03-06

      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延伸阅读:【专题】迎接新常态:2015两会节能环保专题报道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4-12-01

      目前,该院为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基地配置了一流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试验研究和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可承担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能效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和检测评估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08-16

      国内高校不乏自己动手改造、制作实验仪器的老师,但他们不得不在科研成果与考核之间摇摆。很多教师囿于科研或创新方面的压力,会自己动手鼓捣仪器,但这种源于科研需求的活动与后续的商业开发往往没有必然联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