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工业废水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5-21 15:02:31
“到2025年建成若干国家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随着环保政策不断趋严,废水零排放的热度节节攀升,零排放项目持续上马。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宝武水务2021-04-23 10:39:45
宝武水务以推进钢铁工业废水零排放和废气超低排的实施,促进城市与钢厂和谐共生为使命,以成为世界一流的水、气治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为愿景。...2030冷轧废水处理、宝山基地焦化四期废水零排放、湛江钢铁外排综合利用工程、青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四烧结烟气脱硝脱二噁英工程等水气治理首台套经典业绩。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万米空间2021-01-13 10:37:00
而此时,零排放也早已在其它地区和行业大量应用,全美建成的工业废水零排放装置总数达到120套左右。第二部分 零排放技术的早期发展早期的零排放水处理技术主要基于蒸发器和蒸发塘。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现代化工》2020-12-08 09:48:40
本文中对燃煤电厂中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回用路径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1 燃煤电厂废水种类及处理回用方式燃煤电厂用水分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中国电力》2020-11-05 13:52:37
燃煤电厂水系统主要包括原水预处理、锅炉补给水、工业水、循环冷却水、煤水、渣水、工业废水和脱硫废水等处理系统,且系统之间涉及水的串复用,水平衡非常复杂。...;反之,则不允许火电厂设置排污口,要求废水零外排。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科技研究》2020-06-12 10:25:42
7)废水处理及回用水系统。主要是实现对生活废水、含油废水、含煤废水、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关键词】电厂;废水排放系统;改造;优化火力发电厂耗水量极大,当前大多数电厂的循环冷却倍率较低,小型电厂的技术管理滞后,为了防止电厂排放废水造成的污染,鼓励电厂进行废水的循环使用不外排,减少排污实施废水零排放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化化网煤化工2020-05-08 10:24:41
,最终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5月1日,荣信化工二期4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中水回用站装置成功出盐,产出纯度为98.5%的氯化钠,标志着这一设计指标达1200m3/h的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调试顺利打通流程。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工业水处理2020-04-10 08:44:52
/除渣设施,减少系统水耗,对工业废水分类回收、分质处理,实现阶梯用水,实现全厂废水达标排放,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基层建设2020-04-08 09:43:33
因此,火电厂工业废水是比较复杂的,废水中所包含的污染物的含量也是非常高的,必须进行处理,达到零排放。4、电厂工业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法常用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方法等。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化工环保2020-04-02 10:30:02
简言之,零排放就是将工业废水浓缩成为固体或浓缩液的形式再加以处理,而不是以废水的形式外排到自然水体。...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gb/t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中对零排放解释为企业或主体单元的生产用水系统达到无工业废水外排。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化工管理》2020-03-11 09:35:34
2 工业废水零排放主要膜处理技术介绍 实现工业高盐废水的零排放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首先一般通过物理或化学的预处理方法,实现悬浮物、胶体及一般易结垢离子的去除,再通过膜处理工艺实现淡水的回用,同时达到废水减量的目的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膜法水处理札记2020-03-10 09:47:01
页岩气系统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处理工艺,可以说涉及了目前很多零排放系统中的常用技术,如:气浮技术、氧化技术、絮凝沉淀技术、蒸馏技术、膜技术、生化技术、蒸发技术等。...页岩气一般采用水利压裂开采,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水资源,由此产生的压裂返排液则是目前主要的待处理工业废水。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给水排水》2020-01-06 09:26:49
电厂进行了排水的梯级利用,主要是将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系统超滤反洗排水回收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反渗透浓水回用作为脱硫系统工艺水补充水,脱硫废水作为渣冷却水补水等。...目前火力发电厂主要进行脱硫废水的零排放消纳处理,由于其废水量较少,一般在20m/h左右,主要采取蒸发结晶或烟道雾化蒸发处理,工艺流程相对简短。
类别:工业废水来源:《基层建设》2019-08-22 14:55:14
氯碱工业废水除具有化工废水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如水量大、水质变化大、含盐量高、氯离子含量高、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多样等。...5.2废水“零排放”思路(1)氯碱企业要实现废水“零”排放,首先要根据企业内部各装置区废水特点和用水要求,对企业内部水平衡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废水分质分级利用方案,减少最终废水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