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评论正文

【干货】石油类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实例分析

2016-09-09 08:49来源:周周向上作者:刘雪松 蔡五田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石油类污染场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场地的土壤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块特征,油罐、油池、排油沟附近土壤污染显著,有机污染物检出率高。地下水污染的区块性特征不明显,整个石油加工生产区的浅层地下水通过流动已经变为成片污染。整个场地的最大污染深度已经达到30m,30m以下的土壤有机污染物检出率很低。

5.2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扩散特征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呈两种方式,一是以污染源为中心的浅层土壤面状扩散,主要是污染源在人为影响下由于泼溅、溅洒等原因在浅地表产生的污染,这种污染扩散除了污染源本身外,其它溅洒出来的污染物只对浅层地表(1.5m内)产生污染,扩散特征是以污染源为中心,呈不规则污染面,污染强度由源到边递减,且递减梯度大;另一种是纵深的扩散,也就是污染源的污染物泄漏以后,在重力和雨水的作用下下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土壤中迁移的主要动力为重力迁移和气相弥散,雨水下渗是带动污染物向下迁移的主要驱动因素。地表污染源(重油、柴油等)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迁移过程中,有一个下移极限,即污染下移到一定深度后,地表污染源在无外部力量(污染源的量与浓度)补充的情况下不能再为污染下移提供重力与浓度,使污染停滞在这一深度。但在雨水的作用下,下渗的雨水会为污染提供一个下移载体,有机污染物会随雨水的下渗锋面继续下移,最终到达地下水面。地下水位的季节性波动使包气带内接近地下水的区域有机污染物浓度出现一个季节性变化的峰值带。这一点是有机污染场地特有的特征。

5.3 场地内地下水的污染特征

根据多级监测井取样分析结果,在场地大多数区域,卤代烃类、单环芳烃类、氯代苯类,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浓度降低。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地下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呈增高趋势,即浅部地下水的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ORP)、pH值低,污染程度高;深部地下水的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ORP)、pH值高,污染程度低(图5)。地下水的流场方向对污染的扩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较大污染源下面的地下水污染呈现出彗星形状的污染晕,根据调查与监测资料几个较大的污染晕已经相互交融,形成片状污染区。

6 结论

石油类有机污染场地的调查首先从场地识别入手,确定场地是否为有机类污染场地。而后进行场地踏勘,利用污染源追踪的办法,查清污染物的输运方式、产生地以及输运分布。污染范围与深度圈定,首先利用物探技术对场地典型污染源区进行探查,概略确定污染源周围的污染广度与深度,然后采用坑探与钻探的方法修正物探的探查成果,提高物探识别污染的可靠性。

场地有机污染调查中,采用土壤气现场测试筛查技术,有目的地指导取样,避免了取样的盲目性,节约了取样成本和化验费用。地下水分层取样保证了不同含水层水质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土壤样品保存采用加分析醇密闭保护,提高了数据分析精度。

石油类污染场地的污染物以单环芳烃所占比率最高,其次为烷烃和烯烃。干砂层和地下水波动带的有机污染最为严重。重力和降水成为污染物下移的主要动力,不同岩性对污染物的运移和贮存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原标题:石油类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实例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场地查看更多>土壤污染查看更多>石油类污染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