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市场化治污 打开环保生意之门

2017-02-13 08:32来源:北京商报作者:蒋梦惟 张畅关键词:环保产业第三方治理环保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编者按“打破一亩三分地。”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的话言犹在耳,也为三地跨区域协同发展开启新的大门。三年来,北京多领域借势前行,环保、新能源车、冰雪等产业在变局中重生。城市功能重新排列组合,旧生意逝去,新商机溢出。本组系列报道讲述了企业泛舟全新起锚的故事。在首都功能疏解的大潮中,大城格局由此一新,产业蓝海浮出水面。

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环保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板块。十余年前,北京环保市场尚是一片荒芜,小而不精的企业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完整的产业,创业先驱们频频碰壁,后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契机,行业迈出了重要一步。大量的企业家被北京环保产业的大蛋糕所吸引,纷纷变身为“环保商人”,他们埋头于水源地保护、清洁能源开发和垃圾物无害化处理,将以往的经济发展包袱转化成可见的财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京津冀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机制的建设和2022年冬奥会商机,让环保企业家们观望到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机遇,群雄逐鹿时代或将正式到来。

产业蹒跚起步

“上世纪90年代,在科技部结束环保研发的工作之后,我选择海外进修,回国后恰逢90年代末我国对于污染治理的意识开始觉醒。”已进入环保领域多年的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何愿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时全国经济还处于较高速且粗放的发展阶段,工业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通常情况是政府白天追着治理,工厂就在夜里偷偷排放,宁愿费尽人力物力也不愿出钱治理,当时我就想,如果能通过一种新技术,把污染物转化为资源再生利用,也许污染企业就愿意投资,随即决定结合自身专业,投入到环保产业当中”。何愿平介绍,碧水源刚成立时,起步资金只有400万元,规模也不大,只能通过为房地产企业开发一些小型项目获利。

时间继续推进,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和中央一系列治污“铁腕”政策落地,北京也进一步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治理,由此催生的专业化治污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资料显示,2002年北京的环保产业规模就已接近50亿元,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环境工程以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营服务等领域产值10亿元,而根据当时北京市经济委员会的预测,到2005年底,北京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年均递增率为18%,环保产业产值增长率约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倍。

“不过实际上,2005年之前北京整个环保产业盘子都不大,不少环保企业都是刚改制成民企,或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规模很小”,高能环境修复公司总经理魏丽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甚至当时高校设立的环保学科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设的,“大约在2006年,经过数轮沉淀以及居民环保意识的增长,北京的环保产业才算真正成型”。

良好的市场前景叠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的东风,初尝甜头的环保企业家们纷纷埋头努力耕耘,北京的环保产业也从“冷门”向“显学”转变。何愿平回忆,2006年之后北京提出加强生态建设的要求,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提高水质,当时在中关村管委会推荐下,碧水源获得了机会。“那时候几乎所有的中关村高科技园都去参与奥运项目建设,碧水源则在奥运水质治理方面承担了很多项目,包括北京奥运龙形水系、国家大剧院水处理工程等,至今我们仍然在运营这些项目,可以说借着奥运的契机,碧水源的自主创新技术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到了2010年前后,环保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北京经济社会稳增长的重要砝码。时任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的张燕友直言,将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产业和投资着力点来发展,就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融合发展。

第三方崛起

就在北京环保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后,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时明确表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业内看来,和谐宜居之都的概念涵盖交通、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其中环保产业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2˙26”讲话为北京确定更清晰的城市定位,北京环保产业迎来强劲的发展东风。

随后的三年间,本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环保产业投入,《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84项治理措施,涉及全市各个委办局、区县及各家相关企业,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五年内,预计北京全社会方方面面为治理大气投入资金近万亿元,其中北京市政府将投入千亿元以上。在魏丽看来,“2˙26”讲话之后的三年里,北京环保产业的创新势头更浓,“一来许多环保企业都看到了北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决心更好地耕耘这一事业,而随着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原先积累的经验已不足以解决现有问题,伴随着环保政策先后落地,企业的高科技含量也更加深厚”。

在此基础上,叠加充足的资金和巨大市场需求“撑腰”,作为环保治理新手段的第三方治理乘势崛起,成为治污市场的中流砥柱,也造就了一片广阔的产业新蓝海。所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根据国务院2015年颁布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是指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目前各地政府、机构、企业等排污者普遍采取的排污之后通过购买设备等方式自行治理污染的方式。这一兼具创新性和高效率的治理模式,也迅速成为了一些重污染城市的选择。

何愿平表示,目前北京面临较为严重的水资源缺乏问题,且饮水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作为第三方治理商,诸如碧水源等水污染治理企业就是致力于破除这一瓶颈,尝试涉足水资源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水源地保护、给水技术、家庭饮用水等等。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直言,从国际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经验看,建成第三方治理市场体系,将可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推动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而北京推行的第三方治污政策,也有助于民资迅速将市场盘子做大。

而纵观整个行业,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北京环保市场现有规模颇为可观,根据《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5)》,截至201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已经达到了5000亿元的规模。而在我国已有的27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总部位于北京的就有包括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神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

与此同时,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在各大领域逐步推开,环保产业也欣然借助这一模式进一步吸引民间资本的注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显示,目前北京列入库的,就有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张坊镇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和怀柔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计规模超20亿元的项目稳步推进中。此外,近期还有环能科技签订了北京平谷区水质改善应急工程PPP项目、正和生态中标北京市通州水环境治理PPP建设项目。分析普遍认为,随着PPP各项扶持政策及资金支持到位,未来北京环保产业还将继续对民企打开大门。

扛过低潮期

如同其他产业一样,一砖一瓦搭建当前这个如火如荼的环保市场时,不少先吃螃蟹的创业家曾遭遇重重困境。北京商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2年前后的北京市环保产业发展面临不少明显的瓶颈,首先是总量规模偏小,环保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且组织结构松散,缺乏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成套组织形式,此外,尽管当时北京已涌现了一批环保骨干企业,但缺少具备环境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型环保企业集团。

回忆起创业初期,何愿平也颇为感慨,“一开始公司并没有稳定客源,生产出的产品送给别人用,别人都不要,后来因为公司主打的膜技术在出水水质优、省地、少污泥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当时不少北京房地产商因建设小区中水工程的需要,才开始用碧水源产品”。

但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因为碧水源生产的设备体积小,能够解约一半的占地面积,颇受房地产商欢迎,我们就为国内十多个房地产开发商的小区做了小型水净化工程,但是只收到了30%的工程预付款,工程完工后余款迟迟不到位,一旦等到开发商销售完所有项目,可能连负责人都找不到了,”何愿平介绍,2005年碧水源七个有关工程款的官司都胜诉了,但依旧有开放商不愿还钱,而是给了一个会所的消费卡抵账,“那时候只觉得中国环保的前景太渺茫了”。在何愿平看来,2005年前后,我国环保产业的状态就是“猫抓耗子,耗子躲猫”,“大家都躲着,都把环保当负担,市场开拓特别艰苦”。

谈及在困境中坚持下来的动力,何愿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时自己心里怀揣的,就是对技术的信任,“整个团队都坚信,手里有技术、心里不慌张,总有拨云见日的时候,很快的在2006年,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运动,碧水源也一下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延伸阅读:

治霾企业3年亏损4亿 工业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未打开

原标题:市场化治污,打开环保生意之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