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须做好加减法

2017-09-19 08:56来源:环保创业邦作者:杜焱强 包存宽关键词:绿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长江经济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各地已有不少经验积累,但工业绿色发展道路应因地制宜

做好工业领域绿色发展的“加减法”,必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各不相同,如何协调及平衡并下好一盘棋,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然而,天下难事始于易和做于细,诸多地方在探索工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已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四川始终坚持做好增强新动能加法和淘汰落后产能减法,结合省情严厉打击“地条钢”和处置“僵尸企业”。

作为重庆知名工业基地和主要煤炭能源基地,綦江“三招”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即产业“退二进三”、培育绿色需求和推进绿色生产。

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尊重“人给水出路、水给人生路”的自然规律,提出“三个长江”指导黄金水道开发利用和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并打造2000亿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以说,不少地区先行先试并走在工业绿色发展前列。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或产业,绿色化发展道路应是各异的、多样的。工业绿色化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且是循序渐进的,并非一蹴而就。

工业绿色发展的施工图:一关键,两边界,三条线

结合《指导意见》的四大要求,为助推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做好“加减法”,我们建议地方至少做好一个“123”。

重抓优化布局一关键

优化工业布局是工业绿色发展的基石。当前,长江沿岸重化工业布局分布散而广、项目准入不严、分类指导不足和区域重复发展等现象十分突出。应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晰确定自身区域工业发展方向和强度,对星罗密布的已建企业实行集约化管理,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另外,可充分利用区域的比较优势,大力引导跨区域产业转移,比如发挥上海的核心领头羊作用,带动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或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结合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落差,推动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链衔接,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例如,长三角企业因为土地、能源、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可引导这类型企业将制造及加工等环节逐步向上游地区转移,并依托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和联动效应,实现上下游区域良性互动。

明晰政府市场两边界

要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更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手协力合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助于提高工业企业转型的能力和效率。工业绿色发展最终需要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产品、每项生产工序流程上,否则就是空话。所以,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工业全领域全过程,就必须发挥好价格机制在经济和产业行为中的指挥棒作用,通过能源、矿产等资源要素价格机制,调节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等在内的生产和消费行为,推动社会经济向绿色发展。

比如,利用当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如园区购买环境污染治理服务等,共同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实现利益共享。

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区域利益协调,加大财政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的力度,通过财政贴息、贷款贴息等方式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经济带涉及多个省市多个职能部门,亟须构建相应的统筹协调机制,搭造具有整体性、专业性和协调性的大区域合作平台,共同舞好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同时,也不能忽视公众的自我诉求,要采取适当方式推进和建立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

严防紧守三条线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或目的,是要减少工业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强化工业绿色发展中生态环境的硬约束,关键是要在水环境领域坚守“水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首先,要强化水资源总量红线约束,依靠市场机制,鼓励用水权交易,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以市场手段提高用水效率。

其次,依靠工业用水效能提升和严格末端水污染物排放,将水质达标作为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的底线要求,从严控制污染物入河量。

最后,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空间管控要求,利用环保督察等监管措施,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工业开发活动进行清查和盘底,对披着“绿色发展”外衣的招商引资、节能产品等要严肃查处,对沿江港口、过江通道等要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对长江上游、水源地区等生态敏感区域要降低人类经济活动强度。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长江经济带承载着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等重任。我们要做好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的“加减法”,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延伸阅读:

产业观察|共舞长江经济带:打造工业绿色新动能

原标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须做好加减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发展查看更多>节能环保产业查看更多>长江经济带查看更多>